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不同氨源氨化秸秆效果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氨源氨化秸秆效果比较褚衍普,胡来根,朱万宝,冷和荣(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发展秸秆畜牧业是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主要内容之一,亦是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国广大农区在生产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同时,还获得大量副产品──作物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素标记的重复DNA序列与黑麦染色体的原位杂交

作物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两个黑麦重复DNA序列pSc119.1和pSc119.2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研究其在小麦和黑麦染色体上的分布及在检测黑麦染色质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pSc119.1分布于所有黑麦染色体的长短臂上,但在小麦染色体上几乎检测不到杂交信号,证明 pSc119.1对黑麦染色体具有专化性。进一步用该探针与小麦品种“Amigo”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可明显检测出其中一对含IRS的染色体。 pSc119.2则主要分布在黑麦染色体的端粒区,但在其它部位也可看到一些弱的杂交位点。另外, pSc119.2也能在小麦染色体上产生杂交带型。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重复DNA探针序列 生物素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除草剂对大蒜安全性测定及应用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几种除草剂对大蒜安全性测定及应用薛光(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大蒜地除草是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明确37%旱草灵乳油(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研制,中试品)、恶草灵乳油(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24%果尔乳油(美国罗门哈斯公司)、50%乙草胺乳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唑醇(S3308)对石刁柏幼苗生长及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

中国蔬菜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烯唑醇(S3308)对石刁柏幼苗生长及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烯唑醇(S3308)又称灭菌黑,不仅能调节植物生长,而且还可以增强许多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苹果、李等对某些病害的抗性,是近年来合成的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蒜地杂草的化学防除

植物医生 1995

摘要:蒜地杂草种类繁多。禾本科杂草有看麦娘、硬草、野燕麦、早熟禾、马唐、旱稗等;莎草科有碎米莎草等;阔叶杂草有猪殃殃、播娘蒿、繁缕、小蓟、一年蓬、荠菜、婆婆纳、卷耳、泽漆、苣荬莱、蒲公英、蓼、扁蓄、碎米荠、飞蓬、大巢菜、野老鹳草、小旋花、鬼针草、泥糊莱、海滨酸模、圆叶锦葵等。 一、蒜地杂草危害特点 1、分季危害时间长 蒜生育期长达220多天,其全生育期中的杂草分早秋、晚秋、早春和晚春杂草4期危害。这些杂草长期与大蒜争水、争光、争肥,造成大蒜减产25%~6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半矮秆杂种小麦优势性状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2~1994年以麦优1号和麦优4号两个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和标准对照计7个品种(组合),比较研究了含Rht3基因的高产半矮秆杂种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物学产量、光合特性、株高和抗性等性状优势.结果表明,麦优1号和麦优4号两个杂种小麦的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RuBP羧化酶总比活性和抗逆性均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或超高亲优势,但两个杂种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优势表现有所不同,无一固定模式.组合间超标优势差异明显,反映出与其亲本产量遗传力密切相关.株高无优势,基本为两亲本平均值,这与不含Rht3基因的杂种具有株高优势明显不同.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是这一类型杂种小麦十分突出的有利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现状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现状张则斌,蒋兆春,刘铁铮(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区研究所南京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79年首次在国内见诸报道,随后迅速在我国传播,给我国的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每年因本病的暴发、流行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FC叶面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江苏淮阴黄潮土上试验表明:花生喷施NFC叶面肥每亩能增收花生20kg,增产5~6%,投入产出比达1:6,与喷施宝叶面肥相比,NFC处理比喷施宝增产2.19%,每亩增收花生7kg。喷施NFC叶面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提高了花生的干果重、总粒重、出仁率、百果重、百仁重等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后移栽棉的氮肥、密度效应及器官建成动态研究

棉花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二次均匀设计,研究氮肥和密度对小麦后移栽棉皮棉产量及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产量等性状的二次模型,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提出小麦后移栽棉适宜的施氮量为210~230kg/hm2、密度为4.75万~4.90万株/hm2.同时建立了不同器官(如株高、总果枝等)的建成动态模型,并提出小麦后移栽棉不同生育阶段器官建成动态的合理指标

关键词: 移栽,棉花,氮肥,密度,产量,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胆碱对盐胁迫下甘薯扦枝生根的影响初报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

摘要:氯化胆碱对盐胁迫下甘薯扦枝生根的影响初报陈以峰,周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氯化胆碱(Chlinechloride,简称CC)原用于饲料添加剂,能提高畜禽的产量。近年来陆续发现CC能够改善作物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促进水稻、小麦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