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草宁防除棉花苗床杂草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3年通过棉草宁的田间试验,明确了其在棉花苗床除草的最低、安全、有效用量。播后苗前,亩用33%棉草宁50ml,能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安全系数在2以上。


灭虫精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熏蒸试验表明,灭虫精熏蒸3龄全龄(共80小时)、4龄入眠前8小时至5龄起蚕(共48小时)两期家蚕,无明显毒性,均能正常取食、生长,对茧重无任何影响.胃毒试验表明,灭虫精对2龄家蚕胃毒活性较高,2龄蚕连续饲喂浸药桑叶,1mg/kg浓度处理区24小时内全部死亡;5龄蚕对灭虫精处理的桑叶有较强的拒食反应,100、40、10mg/kg处理区在换喂正常叶后部分可恢复正常,低浓度(4、1mp/kg)处理区饲电侵药桑叶12小时后换喂正常叶,皆可正常上蔟结茧.以上试验说明,灭虫精在大田的正常使用对家蚕是基本安全的,不影响蚕的正常生长,但应避免药液直接接触桑叶。


适合机械收获的绿豆新品系──Vc3726A及其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适合机械收获的绿豆新品系──Vc3726A及其栽培技术顾和平,沈克琴,陈新(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绿豆耐旱性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是一种良好的用地养地作物,对光照反映迟钝,全生育期短,播期弹性大,亦是一种良好的救荒作物,绿豆具有...


夏大豆新品种苏豆三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 1995
摘要:夏大豆新品种苏豆三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顾和平,韩锋,祝其昌,沈克琴,纪锁成,陈新苏豆3号(原系号苏89—2)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用苏豆1号×浦东关育豆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苏豆3号的育成经历了11年:1984年配制杂交组合;1985~89...


菲律宾山区土地持续利用
《世界农业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菲律宾山区土地持续利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化所郑建初浙江省环保所刘健菲律宾山区的土壤持续利用矛盾远比平原地区突出,由于人口压力、森林乱伐、不合理的耕作手段等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民贫穷等严重问题,菲律宾将生态持续土地利用的重点放在了山区。在...


水稻群体叶色的光谱诊断及其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基础
《江苏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把EXOTECH100BX光谱辐射计和Polycorder高速数字记录仪联用,通过对晚稻品种武育粳2号无肥处理本田期的光谱监测,冠层叶色显示出“三黑三黄”的变化节奏。三黑出现的时间是:移栽至分蘖末期,枝梗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减数分裂期至始穗期;三黄出现的时间是:分蘖末期至枝便分化期,颖花分化期至减数分裂期,始穗至灌浆期。当水稻冠层叶包由黄逐渐变黑时,栽培上应提供充足的氮素,例如水层灌溉,适当追施氮肥等,满足群体氮素代谢对养分的需要。当叶色由黑逐渐褪淡时,应控制群体对氮素的吸收,例如落干,适当搁田等,促使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向茎、鞘或籽粒中的转运。只有使肥水管理措施与水稻冠层的叶色变化节奏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节约农本,夺取高产。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多光谱扫描;叶包


江苏低产苹果园的成因和改造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低产苹果园的成因和改造技术刘红锦,常有宏,刘广勤(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目前,我省苹果面积已超过80万亩,多分布在黄河故道和大沙河沿岸的沙土及飞沙土上。其中五六十年代栽植的十几万亩成年树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部分果园树势早衰,腐烂病、...


转化CMV-cP基因番茄对CMV病毒抗性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苗期人工接种,对转化CMV-cP基因的番茄品种8805R1~R4代进行接种CMV病毒试验。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对抑制CMV病毒病症状的表现及延迟其发展均起到一定作用。8805R3代对CMV的抗性明显高于R1代,R4代抗性已基本稳定。当高浓度的CMV病毒侵染R4代植株时,也会出现100%的发病率,但它们的新生枝叶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利用半叶法测定8805R。(cp+)及8805R4(cp-)接种叶和新生叶病毒浓度,结果是:cp(+)和cP(-)在接种叶上病毒含量相当,但cP(+)的新生叶中病毒含量明显低于cP(+)的等位叶,说明CMV-cP基因的存在,限制了CMV病毒粒子的迁移和繁衍,最终也减轻了CMV病毒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 番茄;CMV-cP基因;CMV病毒


免耕对水稻土持水特征的影响
《土壤通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太湖地区5种类型水稻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粒含量高的水稻土上,免耕处理土壤通气孔隙增加,而毛管孔隙则减少。比较粘重的栗子土,免耕的通气孔隙是常规耕作的2.2倍;黄泥土上高30%;而沙黄泥土则无明显差异。免耕对水稻土通气孔隙或低吸力下持水性能的改善与保持粘重水稻上结构有关。


氰戊菊酯导致棉蚜种群暴涨的生态机制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在纱笼隔离下的盆栽试验表明,受密度效应的影响,棉蚜种群的增长为S形的逻辑斯谛曲线。使用氰戊菊酯,促进了棉蚜的繁殖,种群高速增殖的惯性使棉蚜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突破了密度效应对种群增长的抑制而呈指数形增长;氰戊菊酯还促进棉花生长,使棉蚜比对照有更多的空间和食物满足种群增长的需要。小区试验表明,对照棉蚜受包括天敌在内的广义密度效应的影响,种群仍按S形增长,氰戊菊酯大量杀死天敌,氰戊菊酯小区的棉蚜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形成与隔离条件下相似的情况,种群仍为指数形增长。同时,氰戊菊酯有效地控制了棉叶螨,使棉蚜在种间竞争中顺利地淘汰了棉叶螨而成为优势种。氰戊菊酯使得整个棉田生态有利于棉蚜而使其再生猖厥。
关键词: 氰戊菊酯;棉田生态;棉蚜暴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