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松浦镜鲤、野鲤、建鲤网箱养殖效果的试验

水产学杂志 1995

摘要:用1m3网箱于库湾进行松浦镜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与野鲤,建鲤网箱养殖试验。野鲤4个网箱,平均每箱为531尾,平均个体重110.93g;建鲤2个箱一箱放450尾,另一箱放449尾,平均个体重73.45g;松浦镜鲤1个网箱放578尾,平均个体重49.50g,经137天饲养群体净重野鲤为78.8kg/箱,建鲤为60.8kg/箱,松浦镜鲤为106.9kg/箱,瞬时体重增长率野鲤为0.778;建鲤为1.126;松浦镜鲤为1.336。从群体产量及个体生长速度松浦镜鲤都高于野鲤和建鲤。

关键词: 松浦镜鲤,野鲤,建鲤,网箱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串叶松香草作为鱼用饲料成份的研究

水产学杂志 1995

摘要:本文报道了以添加串叶松香草(SilphiumperfoliatumL.)草粉饲料喂食鲤鱼鱼种和夏花的试验结果。鲤鱼鱼种和夏花对添加串叶松香草草粉的饲料不适口。鲤鱼种对串叶松香草草粉加入5%就会引起拒食,添加的草粉量为饲料的5、10、15、20%、时,试验四十天时,鲤鱼种增重率分别为-1.87%、-1.95%、-4.63%、-8.36%、夏花喂食了含10%的串叶松香草草粉的饲料中同时添加3%的鱼类诱食剂,则可以改善鱼类对串叶香草的适口性,促进鱼类摄食,从而促进鱼类生长、本文并就串叶松香草作为鱼用饲料的价值作了评价。

关键词: 串叶松香草,鱼类饲料,成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标记与鱼类育种

水产学杂志 1995

摘要:遗传标记与鱼类育种孙孝文,梁利群,阎学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0)李占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0)本文叙述了遗传标记在鱼类分类学、鱼类进化和鱼类育种等学科上的应用以及作为这些学科的研究工具随着这些学科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入水后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摘要: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浸于水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发现目前生产使用的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较差。实验结果表明:1.配合饲料入水后便会失去部分重量,5分钟即达12.4~13.2%,12o分钟可达17.0~23.9%。2.配合饲料在浸泡过程中,各营养成分的溶失速度不一,水易溶性物质溶失迅速且彻底,造成溶失比例不一致,破坏了配合饲料原有的营养平衡体系,降低了其营养价值。3.配合饲料投入水中会引起养殖水域营养化,现用配合饲料平均每天能使水域增加0.056mg/L的化学耗氧量,污染水质。提出水溶性营养物质微粒包膜后再制粒的建议,作为改进配合饲料质量的一个方法。

关键词: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营养成分,溶失,水域环境,化学耗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我国编辑思维学若干问题研究的探讨

现代渔业信息 1995

摘要:编辑思维学是一门刚诞生的新型科学,它是从编辑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国外编辑学界许多专家、教授对编辑思维学研究已发生了兴趣,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编辑思维学研究已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近几年来,我国编辑学界许多专家、教授对此研究甚感重视。但我国水产系统编辑学界对它研究处于启蒙阶段。作者根据以往编辑学若干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对编辑思维学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 编辑学 编辑思维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属硫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995

摘要:该文阐述了从海洋生物提取出的生理活性物质一金属硫蛋白(MT)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医药、功能食品和化妆品方面的应用.MT具有消除自由基、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和细胞代谢以及抗辐射、抗癌、抗炎、抗衰老等作用.MT在医药、功能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功能食品 生理功能 红细胞膜 金属硫蛋白 清除自由基 金属离子 脂质过氧化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营养保健品、及医药原料等;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海洋开发事业,实施海洋农牧化计划。面对新世纪的来临,迎头赶上先进国家的海洋开发水准,应加快多方面研究。摸清经济品种的自然生态规律,有步骤地进行区域开发,重视工程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建立完善的渔业管理法规,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渔业管理,科技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人工感染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1995

摘要:用发生暴发性流行病的中国对虾对健康虾进行人工投喂感染。同时,从病虾中分高毒种,毒种液经滤纸、0.45μm和0.22μm滤膜过滤,各滤液对健康中国对虾进行注射、浸泡、和共居感染。结果显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可通过投喂和注射感染健康对虾。浸泡和共居的方法均不能感染健康对虾,说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对虾的摄食。病原体对乙醚和56℃30min处理敏感,不易通过0.22μm滤膜。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证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

关键词: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人工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蛙腹水病病原研究

淡水渔业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关键词: 牛蛙,腹水病,嗜水气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拖网栅装置对捕获虾个体大小的选择

福建水产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小虾和小鱼的抛弃是北大西洋深水捕虾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在研制不同的分离装置来把拖网中抛弃尺寸的虾和鱼分离出去,于1991年和1992在西格陵兰试验了三种不同的栅装置,并获得了成功。在试验过程中,分离小虾的能力增大,但1992年试验的最有效的装置也分离出大量的大虾,使其在这一研制阶段不适用于商业捕虾。有规则形状的小鱼(如鲈鲉)能被该栅有效地分离出去,而分离扁体鱼类(如马舌鲽)则无效,并且使栅堵塞更加严重。本文并对今后在提高分离栅的操作能力和选择能力方面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