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南带状柠条林地根系及土壤水分养分分布特征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柠条人工林地根系、土壤水分、土壤N、P养分特征,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人工种植20 a的柠条林地0~1000 cm土壤中根系垂直分布、土壤水分、土壤N、P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林地0~1000 cm土壤水分消耗量大,土壤储水量较旱作农田减少919.84 mm,平均每年较旱作农田耗水增加45.99 mm,为柠条林地深层土壤干化的直接原因;2)柠条林地根系主要集中在0~80 cm土层,该层根系(表面积密度)占0~1000 cm根系总量的62.4%;3)柠条林地土壤N、P养分分布规律与根系分布规律一致,即表层多深层少,0~200 cm土层内全N含量平均值为0.53 g·kg-1,是0~1000 cm土壤全N含量平均值1.86倍,全P含量平均值达0.52 g·kg-1,与0~1000 cm土层全P含量平均值近似.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半干旱黄土区柠条人工林地根系、水分与养分关系及可持续经营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人工林 植物根系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柠条发酵饲料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条发酵饲料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探讨柠条发酵饲料在滩羊饲粮中适宜添加比例。选择健康、体重[(24.42±1.53) kg]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羊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100%柠条饲料,试验1组饲喂75%柠条饲料+25%柠条发酵饲料,试验2组饲喂50%柠条饲料+50%柠条发酵饲料,试验3组饲喂25%柠条饲料+75%柠条发酵饲料。结果表明:1)试验2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均低于对照组,OTU数目顺序为对照组>试验3组>试验2组>试验1组。3)各组间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2组的ACE和Chao1指数略高于对照组。4)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滩羊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滩羊瘤胃液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Patescibacteria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滩羊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5)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滩羊瘤胃液中巨球形菌属和琥珀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球菌属、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和普雷沃菌科UCG_001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瘤胃液中解琥珀酸菌属和普雷沃菌属_1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其余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3组瘤胃液中普雷沃菌科UCG-001和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余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综上可见,饲粮中添加柠条发酵饲料虽然不能提高滩羊菌群多样性,但可以显著增加厚壁菌门、解琥珀酸菌属和普雷沃菌属_1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终末体重,且以试验2组即添加50%柠条发酵饲料的育肥效果最好。


施氮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了解析宁夏扬黄灌区连续施氮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续施用不同纯氮量(0、150、300和450 kg hm–2)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在玉米播后50~170d促进秸秆腐解,以施氮300kghm–2处理最为显著,平均秸秆累积腐解率与腐解速率分别较不施氮肥(对照)处理提高25.6%和20.3%;施氮可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其各养分元素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碳>氮>磷,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使0~40 cm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以施氮300~450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氮可提高玉米播后20d土壤温度和播后80~170d土壤贮水量,均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改善0~40 cm层土壤肥力,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效果最佳。施氮300kghm–2处理能通过影响产量构成来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产63.7%。综合分析认为,施氮300 kg hm–2可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特征,促进还田秸秆的腐解和养分元素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宁夏扬黄灌区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提高。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系)适应性鉴定与评价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落后的生产条件及特殊的气候生态类型,对选育的16个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鉴定,其目的是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宁夏南部雨养条件下不同生态区域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结果表明,陇中1号、NB9667-13、陇鉴107、陇鉴103、Z0229-4-3、9924、Z0231-3-1、2007-1-113和Z0228-2-2九个品种(系)在两点试验中都较对照增产,增幅1.11%~31.95%;Z0349-4、Z0230-2、Z0229-4-113、X0309-14-3和Z0309-18-2五个品种(系)在两点都较对照减产,减幅100%~0.49%,沧2007-1-1-1-1在一个点表现减产。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品种(系)分为5大类。4个品种(系)在E1点适应性好(较好),5个品种(系)在两点适应性好(较好),其他在E1、E2点都表现较差或不好。


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滩羊瘤胃体外发酵、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子副产物饲粮对滩羊体外发酵、氮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饲粮精粗比为 50:50,分为 4 组,每组 3 个重复,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所用日粮与中期日粮一致.饲养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宁夏滩羊公羔 32 只,分为 4 组,每组 8 只,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TMR)、颗粒TMR、纤维素酶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酶菌复合发酵全混合日粮.预试期 15 d,正试期共 85 d(前期、中期和后期各 25 d,每阶段更换饲料并有 5 d饲料转换适应期),前期、中期、后期(日粮精粗比分别为 45:55、50:50、55:45)南瓜子副产物添加比例分别为 19.1%、21%、15.5%,采用相同的管理水平.结果表明:纤维素酶FTMR组、酶菌复合FTMR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颗粒TMR组(P<0.01),各组间乙酸均差异极显著,各试验组丙酸高于对照组(P<0.01);酶菌复合FTMR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颗粒TMR组(P<0.05),颗粒TMR进食氮、总排出氮和沉积氮均最高(较对照组提高 7.81%、7.04%、8.66%),颗粒TMR组氮利用率最低;试验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颗粒TMR组最高(P<0.01);试验组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颗粒TMR组最低.由此可见,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南瓜副产物饲粮均可降低饲粮纤维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提高滩羊日增重,降低耗料增重比.综合处理效果为颗粒TMR>酶菌复合FTMR>纤维素酶FTMR>全混合日粮TMR.
关键词: 滩羊 南瓜子副产品 瘤胃体外发酵 氮代谢 生长性能


枸杞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0 引言枸杞(Lycium Linn.)属于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为药食兼用植物,具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和重要的经济作物~([1])。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量逐年增加,人们对枸杞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毒是植物常见病原物的一种,病毒感染寄主后会利用寄主成分进行复制,通常会引起寄主生长缓慢、树势衰退、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目前,枸杞上发生的病毒或类病毒尚未见报道,因此,为保障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遗传算法进化的人工神经网络(GA-ANN)对葡萄糖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条件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遗传算法进化的人工神经网络,以葡萄糖为原料,对出芽短梗霉产普鲁兰多糖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显著因素,再进行Box-Behnken实验建立数据样本,最后利用Matlab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寻找最优解。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抽提物对普鲁兰多糖的合成具有显著的正效应,K2HPO4对普鲁兰多糖的合成具有显著的负效应。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的决定系数与相对误差分别为0.998 8与1.72%。最终优化获得普鲁兰多糖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 g/L,酵母抽提物7.1 g/L,MgSO4·7H2O 1.4 g/L,K2HPO4 7 g/L,NaCl 7 g/L,自然pH。在此条件下,普鲁兰多糖的产量为83.25 g/L,较优化前提高了79.73%。经济分析表示优化后的培养基成本较优化前降低了约70%。该研究结果为普鲁兰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助于提升普鲁兰多糖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普鲁兰多糖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关系 模型


桃儿七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起源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 Ying)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了桃儿七体细胞胚诱导,并对体细胞胚诱导不同时期的培养物进行了形态学与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将非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到MS+0.5 mg/L 6-BA+0.15 mg/L NAA+0.1 mg/L GA3+300 mg/L CH+40.0 g/L sucrose上后愈伤组织逐步分化出一些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到MS+6-BA 1.0 mg/L+TDZ 0.1 mg/L+NAA 0.5 mg/L培养及分化后,愈伤组织表层的胚性细胞逐步分裂形成由多细胞组成的原胚组织,原胚细胞分生能力较强,不断生长,由长椭圆形发展至倒卵形,最后逐渐形成近球形的球形胚。与此同时,胚性愈伤组织内部也不断出现细胞分化,逐渐形成球形胚结构,内部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胎容易出现停止发育的情况,导致畸形胚发生,制约了桃儿七体细胞胚再生苗的形成。本研究发现,桃儿七体细胞胚发生具有内起源和外起源2种方式,且愈伤组织中体细胞胚发生还存在不同步、不均匀等现象,为后期桃儿七体细胞胚途径再生苗的培育提供了基础。


基于柠檬酸处理的枸杞枝条发酵饲料对山羊生长、肉质的影响及其微生物群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杞枝条(Lycium barbarum branches,LBB)的资源化处理是枸杞循环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枸杞枝条发酵饲料的可行性,为枸杞枝条的饲料化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开展了枸杞枝条预处理实验、发酵实验和山羊饲喂评价试验.结果显示2‰柠檬酸预处理枸杞枝条36 h,枝条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降解率达19.67%、16.48%、47.04%,预处理效果显著.发酵25 d后,产物中乳酸含量达28.63 mg/g、乙酸含量达6.87 mg/g,乳酸菌活菌数达3.90×10~7 cfu/g,酵母菌活菌数达2.40×10~5 cfu/g,枸杞多糖含量为3.11%,枝条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得到提升.山羊饲喂实验结果显示10%为枸杞枝条发酵饲料最佳添加比例,山羊采食量达0.80 kg/(只·天),山羊月增重为10.08 kg只,较空白组均显著提升(P<0.05).枸杞枝条发酵饲料对山羊的肉质无显著影响,且能增加山羊的肠道中功能微生物——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丰度,促进山羊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表明经过柠檬酸预处理后的枸杞枝条能发酵成为饲料,可促进山羊的采食和增长且对其肉质无影响.(图5表6参30)
关键词: 枸杞枝条 山羊饲喂 生理特性 肉质评价 微生物分析


造林树木对宁夏盐碱土水盐分布的影响
《土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盐碱土壤盐分在土体迁移的特点,不同造林树木对盐碱土水盐空间分布特征有差异的实际问题,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造林树木对宁夏盐碱土水盐空间分布及土壤盐碱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盐柳小区地表土壤水分离树干越远土壤含水率越高,盐分在远离树干20~60 cm土壤剖面累积;柽柳小区在60~100 cm土层处的土壤含水率明显低于其他土层,9901柳小区40~80 cm土层处土壤含水率最低,柽柳、9901柳小区土壤盐分累积在60 cm以下土层;(2)3种造林树木条件下表层土壤水分属中等变异,其他土层属弱变异,盐柳、9901柳小区土壤盐分属中等变异,柽柳小区0~40 cm土壤盐分属中等变异,40cm以下土层属弱变异;(3)种植树木降低土壤pH、容重,越靠近树干效果越明显,3种树木土壤的pH、容重属弱变异,空间分布较均匀。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造林树木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对盐碱地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