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种量对晚播紫云英生长及养分积累的效应
《土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量(22.5~75.0 kg/hm~2)对晚播紫云英生长状况、产草量以及养分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紫云英每公顷株数显著增加;播种量在30.0~75.0 kg/hm~2范围内单株鲜重和干重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单株分枝数差异不显著。鲜草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种量为45.0 kg/hm~2的处理产草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48.34 t/hm~2和5.70 t/hm~2。不同播种量处理的植株地上部碳、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养分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则先增加后减少,播种量为45.0kg/hm~2时紫云英养分积累量最高,继续增加播种量则差异不显著。综上,晚播紫云英的适宜播量为45.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养分积累量。


大棚西瓜—藜麦—结球甘蓝一年三作高效栽培模式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大棚西瓜—藜麦—结球甘蓝一年三作栽培模式可以有效减轻西瓜连作障碍,每667 m~2总收益9 748元以上。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近几年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该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导致连作障碍较为严重,西瓜枯萎病等土传性病害逐年增加。藜麦营养价值极高,有"营养黄


苏南地区猕猴桃遮阴栽培及品质表现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夏季高温季节采用适度遮阴的栽培方法,对5个猕猴桃品种进行栽培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花期均早于美味猕猴桃,尤其红阳萌芽开花最早,而华优萌芽开花相对其他中华猕猴桃品种较迟,但果实成熟在9月上中旬,金艳开花虽早一些,但果实成熟和金魁一样在10月下旬.在花芽分化方面,5个猕猴桃品种各有差异,其中红阳的果枝率为97%,金艳、金桃、华优、金魁分别为59%、50%、60%、60%.第3年平均单果质量表现为:红阳66.8 g、金艳100.7 g、金桃78.6 g、华优82.3 g、金魁110.2 g.后熟以后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红阳﹥金魁﹥华优﹥金艳﹥金桃,固酸比表现为金艳﹥红阳﹥华优﹥金桃﹥金魁.从口感上来看,中华猕猴桃相对较甜,美味猕猴桃口感酸甜,基本表现出5个猕猴桃品种原产地的特性.
关键词: 猕猴桃 遮阴栽培 物候期 花芽分化 果实品质 果实性态 采收期 后熟


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种子携带病原菌是水稻恶苗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江苏省栽培水稻品种种子携带恶苗病菌的状况.[方法]采用可分别特异性识别引起水稻恶苗病的藤仓镰孢(Fusarium fujikuroi)、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des)和F.andiyazi的LAMP检测技术,对江苏省2017年收获的103份水稻种子携带上述4种病原菌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103份稻种样本中,有89份检测出携带水稻恶苗病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藤仓镰孢,为83.5%,层出镰孢、拟轮枝镰孢和F.andiyazi也被检测到,但检出率较低,依次为15.5%、1.9%和1.9%.[结论]江苏省水稻种子携带恶苗病菌是一种普遍现象,藤仓镰孢是江苏水稻恶苗病的优势致病菌种,其次是层出镰孢.种子带菌是上述2种病原菌所致恶苗病的重要初侵染源.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种子带菌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滩涂盐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苏棉28号为材料,设计露地直播、地膜平铺、沟畦覆盖小垄、沟畦覆盖高垄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滩涂盐碱地棉花出苗率、成苗率、产量、农艺性状和干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直播相比,地膜平铺、沟畦覆盖小垄和沟畦覆盖高垄都能显著提高耕作层地温,降低土壤含盐量,沟畦覆盖高垄比沟畦覆盖小垄的抑盐效果更好;地膜覆膜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出苗率、成苗率、果枝台数、干物质量和产量,并且都是以沟畦覆盖高垄效果最好.与沟畦覆盖小垄相比,沟畦覆盖高垄的成苗率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了18.2%和6.6%.沟畦覆盖高垄优化了棉花出苗和前期生长发育的环境,是实现盐碱地抗虫棉高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产量 成苗 出苗 农艺性状 干物质量


32份粳稻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Pi-ta和Pi9稻瘟病抗性主效基因在32份粳稻骨干亲本中的分布状况,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9的分子标记对32份粳稻骨干亲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32份骨干亲本中,Pi-ta抗性基因检出率为46.88%,Pi9抗性基因检出率为12.50%,同时检测到Pi-ta和Pi9抗病基因,检出率为3.12%,不含有Pi-ta和Pi9抗病基因的材料占比为43.75%.在骨干亲本中,Pi-ta单个基因的检出率较高,Pi9单个基因的检出率较低,同时含有Pi-ta和Pi9抗病基因的材料较少,因此可见,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育种是今后水稻抗病育种的重点.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ta Pi9 分子检测 抗性基因


添加NBPT下氮肥减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切实有效地减少大蒜氮肥施用量,提高增产增效,本试验研究氮肥减量与NBPT配施效果。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N肥(CK1)、常规施N(CK2)、减N10%(T1)、减N20%(T2)、减N30%(T3)及减N40%(T4),其中T1~T4均与NBPT配施,NBPT用量为总N的0.5%,研究了NBPT和氮肥配施下,减施氮肥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NBPT,大蒜各生长指标随氮肥减施基本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T2处理较好,显著增加了单头鳞茎重和一级鳞茎比例,较CK2增产15.14%。添加NBPT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可溶性糖和大蒜素含量,纤维素含量随氮肥减施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硝酸盐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丙酮酸含量T3较CK2显著增加;各处理间Vc、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大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品质排名T3>T4>T2>T1>CK2>CK1。综上,大蒜栽培可利用NBPT和氮肥配施的方式达到减氮增效的目的,目前蒜农经济收益以产量效益为主,因此,施氮量减施20%+0.5%NBPT为较优施肥方式,大蒜产量较高且品质较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