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斑点胡子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观察
《动物学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斑点胡子鲶胚胎和仔鱼发育分化的次序与同属的胡子鲶相似,但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在水温25-27℃范围内,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时间约为26小时。出膜仔鱼4天后卵黄囊被吸收耗尽,并在此前1天开始摄饵;经12天左右初步完成器官分化发育,总长达1.6-1.8厘米,具有成鱼的基本外观。
关键词: 斑点胡子鲶,胚胎,仔鱼,发育


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在长江口外海区的索饵特性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东方对虾(Penaeususorientalis)是分布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北部的重要经济虾类。长江口海区(169渔场)受淡水迳流的影响,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的生物量较高,构成了对虾良好的索饵、肥育、越冬场所。本研究通过周年样品采集(共216尾),逐尾进行个体测量和胃含物观察分析,查明了东方对虾在该海区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季节变化。其食物组成有8大类:硅藻类、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及鱼类。摄食强度以春夏季和秋季为高,但冬季也摄食。在不同的水域(沿岸、近海)和环境(大潮、小潮)下有不同的食物组成,表明东方对虾的食性相当广泛。
关键词: 东方对虾,河口区,食性研究,渔业资源


影响牙鲆幼鱼摄食的环境因素实验研究
《海洋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体长3~6cm,体重0.23~2.759牙鲆幼鱼的摄食情况,摄食率最高时环境条件为最适。


~3H-黄芩在三角帆蚌体内分布及代谢研究
《核农学报 》 1994
摘要:黄芩是三角帆蚌病害防治药物“蚌毒灵”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用3H-黄芩甙作为示踪剂,研究了黄芩在三角帆蚌体内的吸收、分布及代谢。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该药物广泛分布于肝、内脏团、斧足、鳃、外套膜和血液等组织中,而且在病原菌主要侵入部位─—肝、鳃、斧足中的药物浓度较高,药物浓度顺序为肝>鳃>斧足>内脏团>外套膜。药物生物半衰期t1/2=25.67h。
关键词: ~3H-黄芩甙,三角帆蚌,吸收,分布


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动物学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人工繁殖,我们先后获得4批大鲵幼苗。本文对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确定了发育全过程的时序,详细描述了外形特征,同时绘制出各发育时期的特征图。
关键词: 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淡水鱼类种质人工智能信息系统
《淡水渔业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微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研究与开发,建成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扩大了“七五”已建其数据库功能,实现了十种常见鱼类优良经济性状退化原因分析。
关键词: 种质资源,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模糊性,知识库,专家系统


笛鲷科鱼类养殖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现代渔业信息 》 1994
摘要:笛鲷科Lutjanidae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经济鱼类开发对象,其种类繁多,一般为中小型鱼类,亦有大型鱼类。据文献报道,笛鲷科分成四个亚科:Lutjaninae、Paradicichthinae、Etelinae、Apsilinae,代表17个属,103种;笛鲷亚科中笛鲷属(Lutjanus)拥有65种,其中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记载39种,菲律宾描述笛鲷属32种。目前东南亚国家均在探索养殖笛鲷科鱼类,专家认为,发展笛鲷科鱼类养殖很有发展前途。现将东南亚地区开发笛鲷科鱼类养殖作扼要概述。


东南亚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l)养殖
《现代渔业信息 》 199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与分析了东南亚地区锯缘青蟹养殖的可行性,讨论了青蟹养殖、育肥方法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