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浓度海水胁迫下冰菜表皮盐囊泡 数量、形态和含盐量的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浓度为0%(对照)、20%、40%、60%、80%、100% 的海水分别处理盆栽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90 d,测定不同海水胁迫下冰菜表皮盐囊泡的数量、长轴长、间距长及相对Na+、Cl-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海水浓度≤40%时,冰菜表皮盐囊泡的数量和形态与对照相比差异多不显著;海水浓度为80%时,冰菜表皮盐囊泡较对照显著变大(P<0.05),盐囊泡排列较对照稀疏;海水浓度为100%时,冰菜表皮盐囊泡显著变大,盐囊泡排列较对照紧密,间距长为0 mm;随处理海水浓度的增加,冰菜植株和表皮盐囊泡含盐量呈递增趋势,表皮盐囊泡最高可吸附植株31.059%的Na+、35.527%的Cl-.
关键词: 冰菜 表皮盐囊泡 海水 形态 数量 Na+ C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露水斑病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双重PCR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杧果露水斑病和细菌性黑斑病在国内杧果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杧果安全生产,俗称杧果"两病"。建立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提早检出杧果两病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减轻为害。本实验通过筛选反应体系和电泳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杧果中的露水斑病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的双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2×Taq PCR MasterMix 12.5μL,引物ML-SF9/SR5 (10μmol/L)各1.5μL、XcmHF/HR(10μmol/L)各1μL,模板各1μL,加ddH2O补足至25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5 s,65℃退火45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5 min。电泳检测条件为1.5%琼脂糖凝胶浓度、120 V电压电泳25 min。该体系检测下限为杧果露水斑病原菌g DNA 0.224 ng/μL、细菌性黑斑菌液2.6×1~04cfu/m L。该技术可应用于田间杧果"两病"的早期检测与鉴定工作中。
关键词: 杧果露水斑病菌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菌 双重PCR检测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中国植胶区林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调查了云南、广东和海南的120个100m~2橡胶林样方的植物,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重要值(IV)、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Sorensen系数(Cs)等方法,分析了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中国植胶区林下植物共有144科539属916种,其中有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ce)、菊科(Compositae)、蝶形花科(Fabaceae)、茜草科(Rub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桑科(Mor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8个优势科。2)林分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云南省和广东省、海南和广东省,达0.185,而云南省和海南省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158。3)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广东省最低;云南橡胶林林下植物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广东省最低。橡胶林与桉树林相比,橡胶林纯林的物种多样性在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上高于桉树林纯林的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形态、通透性以及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形态、通透性以及紧密连接蛋白和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杜×长×大"健康早期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6头仔猪,于试验开始第1天分别腹腔注射2 mg/kg的姜黄素(B组)、p38 MAPK抑制剂(C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D组)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E组),之后隔日同一时间同一剂量注射,空白对照组(A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第2天接种大肠杆菌。试验期为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E组相比,B、C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 D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 <0. 05)。2) B、C、D组血清内毒素、D-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组(P<0.05),E组血清D-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E组相比,B、C、D组空肠黏膜闭合小环蛋白-1(ZO-1)和咬合蛋白(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白细胞介素-10(IL-1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而E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姜黄素、p38抑制剂和JNK抑制剂可改善大肠杆菌攻毒仔猪小肠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而ERK1/2抑制剂对肠黏膜屏障损伤无改善作用。
关键词: 姜黄素 MAPK信号通路 仔猪 空肠黏膜形态 紧密连接蛋白 炎性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行为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重要天敌之一。为了明确该蜂的寄生行为及雌蜂体型大小对其产卵的影响,在室内观察其寄生行为及雌蜂不同体型大小条件下的产卵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过程包括搜寻寄主、识别寄主、产卵器刺探、产卵、产卵后处理5个阶段。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时间、寄生率、平均着卵量随寄生次数增多而增加,寄生次数与卵量吻合率随寄生次数增加而降低;第1次寄生时,寄生所需时间为19.75s,寄生率为73.12%,寄生次数与卵量吻合率为69.89%,平均着卵量为0.76粒;第3次寄生时,寄生所需时间为24.37 s,寄生率为83.33%,寄生次数与卵量吻合率仅为8.33%,平均着卵量为1.67粒。雌蜂体型大小与其产卵量呈正相关,体长小于等于1.20mm时,产卵量及寄生率最小,分别为16.83粒和49.4%;1.40 mm<体长≤1.50 mm时产卵量为33.06粒,寄生率72.3%;而体长大于1.50 mm时产卵量达37.5粒,寄生率为72.2%;雌蜂后足胫节长对其产卵及寄生率也有类似影响,说明该蜂扩繁时应选用体型较大的雌蜂。
关键词: 日本食蚧蚜小蜂 寄生行为 体型大小 寄生时间 寄生率 日产卵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的捕食作用及生物防治潜能。【方法】室内系统研究了东亚小花蝽不同虫态对黄胸蓟马不同虫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与捕食选择性。【结果】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与成虫分别对黄胸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能力(a'/Th)最强,分别为126.64头和64.30头,捕食上限(1/Th)最大,分别为149.25头/d和84.75头/d。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量与黄胸蓟马猎物密度正相关,但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东亚小花蝽高龄若虫与成虫对黄胸蓟马表现出较高的寻找效应。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作用同时受自身密度的影响,随着天敌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率随之降低,表明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该反应符合Hassell模型方程。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偏好性最强,其次为成虫,对伪蛹喜好性较弱。【结论】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所获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东亚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生防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王草茎秆拉伸与剪切的强度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发优质高效的王草收获机械和加工机械,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从根径、取样高度2个维度上研究了收获期王草茎秆拉伸与剪切的强度问题,同时考察了茎秆含水率与观测截面的长径、短径、圆度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径20~30 mm、取样高度10~200 cm、含水率72.53%~90.65%、长径15.20~30.40 mm、短径13.90~27.65 mm、圆度1.0144~1.2428范围内时,王草植株的节间抗拉强度、节间抗剪强度和茎节抗剪强度处于3.2456~28.9373MPa范围内.茎秆含水率在72.53%~90.65%之间变化时,对上述3个强度指标的影响在0.005水平上显著.根径、取样高度、长径、圆度等对3个强度指标的影响0.05水平上均不显著.含水率与根径、取样高度、长径、短径、圆度等在0.05水平上均线性无关.综上,相近生长期的王草植株,虽然其根径、取样高度、长径及圆度不同,但对茎秆强度无显著影响,茎秆强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茎秆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含水率是独立影响茎秆强度的重要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淮山新品种在海南幼龄橡胶林下的间作表现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海南热区淮山种性退化、品种单一、不能周年上市等问题,引进‘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6号’、‘桂淮7号’和‘黑美人’共5个品种,以海南当地品种‘云选1号’作为对照,采用橡胶/淮山间作模式进行试种试验,利用双因素裂区试验法,观察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收获后测定块茎产量与商品率。结果表明:5个品种植物学性状与广西没有差异;与当地品种‘云选1号’相比,‘黑美人’产量最高(54.6 t/hm~2),其次是‘桂淮7号’,‘桂淮5号’最低;‘黑美人’生长周期最短,成熟最早;‘桂淮2号’生长周期最长,成熟最晚。‘桂淮2号’可作为晚熟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桂淮5号’和‘桂淮6号’可作为中晚熟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黑美人’、‘桂淮7号’可作为早熟品种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PGIP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or proteins, PGIPs)是一类与植物自身免疫相关的多功能蛋白,在植物防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探讨剑麻PGIP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的方法从剑麻H.11648中克隆2个剑麻PGIP基因——AhPGIP1和AhPGIP2。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AhPGIP1和AhPGIP2基因在烟草疫霉侵染、伤害、低温、盐胁迫、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hPGIP1基因cDNA全长为1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36.7 kDa,等电点为8.65。AhPGIP2基因全长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35.8kDa,等电点为8.98。AhPGIP1基因在烟草疫霉侵染过程中表达水平先下降后明显上升,侵染48h达到最大值,在盐、伤、SA和MeJA处理后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分别在3、12、3、12h达到最大值,低温处理6 h表达水平不变,3、12、24 h表达水平明显下降。AhPGIP2基因在烟草疫霉侵染24、36、48 h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侵染72 h明显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在盐胁迫、低温、SA和MeJA处理后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分别在3、24、3、12h达到最大值,在伤处理12h后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水平,在3、6、24h明显下降。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剑麻PGIP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反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NPR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枯萎病菌胁迫下表达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拟南芥NPR1基因家族成员蛋白序列为查询序列,在香蕉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香蕉NPR1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枯萎病菌侵染下的表达分析.共鉴定得到15个成员,将其命名为MaNPR1~MaNPR15.理化性质、保守功能结构域、重要的氨基酸残基及motif分析结果与其他物种所报道的有较高的一致度.香蕉NPR1基因家族成员种内进化树、基因结构及结构域的分类情况呈现出高度一致,表明了香蕉NPR1基因家族成员间有着明确的分工.种间进化树显示香蕉的NPR1基因分为3个分组,每个分组都含有拟南芥NPR1成员.主栽品种巴西蕉(Musa acuminata Colla. AAA group′Brazilian′)易感香蕉枯萎病,从巴西蕉CK及巴西蕉受枯萎病侵染2 d的根系转录组数据中综合表达量及表达趋势选定8个成员,并在巴西蕉与抗(耐)Foc TR4品种GCTCV-119中验证其表达模式.基因MaNPR4及MaNPR11在抗感品种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达,在抗病品种GCTCV-119中随着Foc TR4侵染时间延长表达量不断增加,而在感病品种巴西蕉中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表明MaNPR4及MaNPR11参与香蕉抗枯萎病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香蕉NPR1基因进行香蕉抗枯萎病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香蕉 NPR1 生物信息学分析 香蕉枯萎病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