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GC-MS法分析柽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华西药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GC-MS法分析维药柽柳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药典中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提取柽柳实的挥发油,使用气质联用技术获得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NIST2011标准谱库检索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化合物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出49种和42种挥发油成分,其基本成分一致,但含量有差异。结论柽柳实挥发油中鉴定出脂肪酸、酯类、醇类、醛酮类和芳香烃类等成分。两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提取法对柽柳实挥发油提取速度快,效果好。

关键词: 柽柳实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蒸气蒸馏提取 超声提取 总离子流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铅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土壤铅污染来源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程度,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来源,解析各污染源对土壤铅污染的相对贡献率。以陕西某工业区为研究区域,采集大气降尘、耕层土壤(0~20 cm)和背景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铅元素质量比及同位素比率(~(206)Ph/~(207)Pb和~(208)Pb/~(206)Pb),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来源,结合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污染源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耕层土壤铅质量比范围为21.8~40.0mg/kg,平均值为27.1 mg/kg;背景土壤铅质量比范围为19.1~22.1mg/kg,平均值为21.4 mg/kg;大气降尘铅质量比范围为570.2~2 221.7 mg/kg,平均值为1 062.36 mg/kg。该区域铅锌冶炼括动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18.43%,焦化厂燃煤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9.36%,热电厂燃煤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19.71%,背景土壤对耕层土壤的贡献率约为52.5%。背景土壤是耕层土壤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耕层土壤 大气降尘 铅同位素 污染源解析 贡献率

降解地膜对地温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降解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普通膜,其保温效应也优于普通膜,08:00时5 cm土壤平均温度比普通膜高出0.244℃,最高相差1.6℃,地温昼夜变化幅度小;降解膜处理的棉花、玉米平均增产6%左右;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降解膜的降解时间明显延长,崩裂期最大相差39 d;棉花滴灌平作模式下地膜降解时期明显晚于沟灌玉米,诱导期延长6 d,破裂期延长13 d,崩裂期延长67 d,同时重量降解率远低于后者,应用效果更好。【结论】COPO树脂降解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因降解速度受作物、覆膜方式、灌水量的影响较大,降解膜的可控性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 降解膜 降解性 保温效应 棉花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春6号和新春10号为对照,采用干旱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对照的处理方法研究33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早性,探讨利用小麦野生祖先资源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利用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种研究方法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得出的结论不完全相同;筛选出了3份抗旱性较强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结论】利用小麦野生祖先种创制人工合成普通小麦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是可行的;3份人工合成小麦资源2012-XK008、2012-XK071及2011-46的抗旱性较强;对照新春10号抗旱性较强,可作为新疆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的对照品种。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抗旱性 隶属函数 抗旱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对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2000—2011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农业总产值指标,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农业对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5个单位,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应重点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加工、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业对吉尔吉斯斯坦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农业 国民经济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温室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测试与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农业行业标准《保温覆盖材料保温性测定方法》(NY/T 1831―2009),运用新疆设施农业工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建成的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试台,在模拟实际使用的条件下,对乌鲁木齐市周边几种普遍使用的保温覆盖材料进行传热性能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号测试样品的传热系数为0.928W/m2·℃,传热阻为1.0780m2·℃/W,在9种保温覆盖材料中保温性能最佳。1号试件是一种单面防水保温被,保温性较高的原因是中间保温层有化纤喷胶棉作为保温主体,在所有试件中重量最轻厚度适中,方便使用。测试台设计科学合理、传热性能测试真实、准确,可以满足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试要求,对温室保温覆盖材料的传热性能研究、保温覆盖产品的使用以及新材料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室覆盖材料 保温性能 性能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与环境对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三种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化,了解新疆小麦主栽品种的品质特性、基因型和环境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三种筋型的7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在具有代表性的5个生态地点种植,测试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等15个品质性状。【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在不同环境中品质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品质性状变化程度不同;新冬18号、新冬28号和新冬23号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新冬20号和新冬24号的品质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各品质性状在乌鲁木齐点的变异程度较大,在伊宁和塔城点较小。不同筋型小麦品质性状存在很大差异,中强筋型小麦大多品质性状位于强筋和中弱筋之间。【结论】基因型和环境均对小麦品质性状有重要的影响,应根据不同筋型小麦的品质特性和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潜力。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环境 筋型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萌芽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环境调控,减少休眠时间,观察葡萄萌芽期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设置休眠时间为14,20,27和33 d四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CK),通过适宜的温度调控,定期观察比较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萌芽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通过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的萌芽影响来看,休眠14 d结果系数最大,比CK提前39 d萌芽,休眠时间27 d萌芽率较高,但葡萄成枝率、果枝率较低。【结论】适当控制休眠时间对火焰无核葡萄提早萌芽、萌芽率、结果系数等有利,但对成枝率和果枝率不利,还需深入探讨研究。

关键词: 葡萄 休眠 需冷量 萌芽期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投入产出盈亏平衡临界点实证分析

节水灌溉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新疆水资源短缺,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已10a以上,有必要客观评价农业高效节水投入产出效果。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模型,选取北、东、南疆3个调查点进行投入产出盈亏平衡临界点分析。试验点棉花滴灌盈亏平衡产量和价格都低于实际产量和价格,而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经济临界点都高于实际发生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具备了较大的盈利空间和良好的风险规避能力。不同区域的获利空间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是不同的,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高效节水 投入产出 盈亏平衡 临界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稻水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philus Kuschel)在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特殊生态环境下的空间分布型格局及田间抽样技术,为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 m*-m回归分析法,研究稻水象甲成虫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该虫在田间初期呈随机分布,随后呈负二项的聚集分布,分布型变化与其生活习性和在不同阶段成虫时空分布环境差异所致。Iwao m*-m回归分析表明,稻水象甲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其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0.886/m+0.415 5)(1.96/D)2,最佳序贯抽样模型为T0(n)=0.73n±0.93槡n。【结论】稻水象甲成虫在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田危害初期呈随机分布,随后呈负二项的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即密度值越高,其聚集度越高。

关键词: 荒漠绿洲生态区 稻水象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