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省褐稻虱生物型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表明江苏省田间褐稻虱生物型仍以Ⅰ型为主的混合种群,其变化取决于迁入地的生物型杂合程度和在江苏的饲养代次。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连续饲养12~13代,经长期选择压力和自身的适应,可以形成人工培养的新生物型,但在不同抗性品种上形成生物型难易不一,Mudgo,ASD7较易,Rathuheenati,Babawee较难。
关键词: 褐稻虱,生物型,品种抗性


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连啤麦1号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连啤麦1号耿士杰,郁曾芳,郭霞进,梁长东(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科所222001)一、选育经过连啤麦1号系连云港农科所1985年用二棱弱冬性优质抗病高世代材料冈2作母本,以种植多年且适应性较强的早熟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夏繁加...


土壤肥力对农业高产稳产的影响
《土壤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肥力对农业高产稳产的影响张明普,张洪源,厉志华,蒋仁成(徐州市农科所)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肥料、作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就肥料工作而言,近几年来,主要是重视了化肥的投入对产量的作用,而轻视了有机肥及培肥土壤的重要性。因而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了...


生物学产量对单季晚粳(糯)经济产量的作用
《上海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品种优劣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丰产性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品种性状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作用是栽培和育种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选取江浙两省80年代育成在苏州地区推广的单季晚粳(糯)品种为材料,以60年代末育成,70年代苏州地区推广的苏粳2号为对照,研究了生物学产量与株高和经济系数的关系,以及性状相关性对经济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要实现产量突破,在每平方米360穗左右、经济系数达0.49后,适当增加株高,提高生物产量,力争粒多、粒重,比增加穗数、提高经济系数具有更大的希望。
关键词: 单季晚粳(糯);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新复极差;回归方程;通径系数


马铃薯──早稻──慈菇优化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马铃薯──早稻──慈菇优化高效栽培技术李洪山,黄哲儒,陶红,薛寿山,陶中兴,任大明(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224002)(江苏盐城市郊区农业局224002)江苏里下河地区水源充足,地势低洼,地少人多的矛盾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逐步推行了“马铃薯-早稻...


改善经费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路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1994
摘要:改善经费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思路江苏省农科院刘金钛,许本景,曹巨生科技体制改革,为改变科研院所不合理的经费运行机制提供条件和机遇。经过十几年实践,我院初步建立了经费良性运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供需...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一)
《种子科技 》 1994
摘要: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承泓良陆作楣1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1.1杂种优势及其度量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产生的杂种一代,在个别性状或综合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我国北魏“齐民...


油菜喷施核酸类肥料效果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喷施核酸类肥料效果的初步研究姚金保,张桂馥(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吴县215155)核酸类肥料是一种含核酸光合细菌的低分子微生物制品,用于农作物叶面喷施,具有促进花芽分化、使果实籽粒肥大、提高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近年来在水稻、果树上的应用进展较...


套作大麦增产原因的GM分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大麦/玉米——水稻和大麦——水稻两种种植方式的大麦干物质生产能力的GM分析表明:套作大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正发展系数为0.4399,比纯作大麦增加58.41%,中后期光、热、水、气、肥对其综合作用量增加16.62%,与在该期被决定的每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率17.79%、15.52%一致,净土地生产率提高14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