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种公猪与梅山猪杂交的繁殖性能比较
《中国畜牧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品种公猪与梅山猪杂交的繁殖性能比较徐筠遐,葛云山,林志宏,葛继金(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10014)筛选出以梅山猪为母本,外来瘦肉型猪为父本的最佳二元组合,来建立和发展太湖猪为母系亲本的繁育体系,特进行了本项试验。*试验于1989~1990...


花碱土睢宁王集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及预测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实验区水盐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区尚有小面积不同程度的碱化土壤分布及危害,潜水多数为低矿化弱碱性水;地面灌溉水有弱碱化的趋势。目前,实验区排水条件较好,引南水灌溉规模不大,大面积发生次生盐碱化可能性很小.但局部地区存在发生次生碱化的可能。


钟山糯的选育及其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钟山糯的选育及其利用王子明,徐锁顺,裔承宽,周桂元,宋小禄,邹江石,花文杰,陈龙泉,王惠泉,肖杭香(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南京210014)(泰县粮棉原种场)钟山糯(原名0-4)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中、晚粳组在南京从早熟晚粳糯20285(后定名为紫金糯)...


江苏省常用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和评估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CN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江苏省常用玉米自交系的1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着重对构成籽粒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自交系5003、黄早四、掖107、E28有增加杂交种穗粗作用;集2-9-1、77、E28有加长杂交种穗长的效应;E28、5003、U8112有增加杂交种每穗粒数的趋向;苏80-1、掖107、黄早四则有增加杂交种粒重的功效。还综合评估了自交系的可利用优点和应避免的缺陷。


徐淮地区花碱土类型与地下水的关系及类型演变
《江苏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徐淮地区花减土共同发育在黄泛冲积母质上,包括盐化、碱化和盐碱化黄潮土3个类型。盐分下降过程中,Na+、Cl-、SO_4 ̄(2-)含量和SAR显著下降,Ca%、(HCO_3+CO_3)%基本增加,土壤盐渍类型由Na-Cl·SO_4或Na-SO4·Cl到Na-HCO3·Cl·SO_4再到Ca-HCO_3,花减土类型转化可能为盐化或盐碱化黄潮土至碱化黄潮土,最终为非盐碱化黄潮土。pH值与盐分非直接相关而与RSC和总碱度呈正相关。地下水矿化度减少过程中,Cl-、Na+含量和SAR下降,而Ca%、(HCO_3+CO_3)%增加,水化学类型由Na·Mg-Cl·HCO_3至Na·Mg·Ca-HCO_3再到Ca-HCO_3。地表积盐程度与地下水矿化度非直接相关,但地表盐渍类型与地下水化学类型有一定联系,在Na·Mg-Cl·HCO_3型地下水上,仅发育盐化黄潮土,而在Na·Mg-HCO_3·Cl型地下水上,3种类型花碱土均有可能出现。
关键词: 花碱土;盐渍类型;水化学类型;盐碱特性


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线粒体atp6基因为探针所作的Southern杂文结果显示,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珍汕97A.B)的atp6基因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不育系只有一个atp6基因拷贝,而相应的保持系却有两个拷贝.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LamdaEMB3基因文库中筛选出了以上两个atp6基因克隆,并根据制作的物理图谱将它们分别定位在2.75kb的PstⅠ/PvuⅡ和1.63kb的SaiⅠ/EcoRⅠ片段上.此外还对atp6基因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与水稻CMS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 水稻;线粒体DNA;基因文库;atp6基因;物理图谱


普通小麦1B/4A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利用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品种扬麦3号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其1B和4A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明显不同。扬麦3号的1B长臂与中国春4A长臂带型相同,而其4A长臂带型又与中国春1B长臂带型一致,这一结果表明,扬麦3号的1B和4A发生了相互易位,易位断裂点分别在1B的L2.2带区和4A的L1.4带区,所形成的易位染色体分别命名为TIBS·L2.2::4AL1.4+ter和T4AS·L1.4::IBL2.2、ter。用扬麦3号与中国春1B和4A的双端二体杂交,其F1分别有52.4%和71.7%花粉母细胞形成异型五价体,表明扬麦3号的1B和4A参与易位染色体的形成,从而进一步证实C一分带鉴定的结果。
关键词: 普通小麦;染色体;易位;C-分带


阴害影响水稻产量的机制及其调控技术Ⅲ水稻不同品种对阴害反应的差异
《中国农业气象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水稻4种类型代表品种对模拟阴害的反应,阐明了水稻分蘖期间不同品种受到同等程度的阴害处理后,生育期较长的两个粳稻品种穗数减少的比例小,其减产率显著小于两个杂交稻组合;而营养生长期长的晚粳稻品种受阴害后减穗率又小于中粳稻品种,其减产比例也比中粳品种小得多。不同品种在相同弱光下开花灌浆结实,其弱光对产量的影响应视各品种的结实率受危害程度而异。亚优2号与汕优63两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分别比对照下降28.9%和26.5%,它们的减产率分别比两个粳稻品种约高6%~4%和9%~7%。由此可见,不论是水稻分蘖期间或是开花灌浆期间受阴害,粳稻品种的受害程度轻于籼稻品种(或组合);晚粳稻品种又轻于中粳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品种,阴害,反应差异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后移栽棉氮代谢的影响
《棉花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的小麦后移栽棉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棉株含氮量及叶片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8月19日外,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93~0.9881);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氮率和绝对含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不同器官间呈同步增减的趋势,因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不大;提高氮素营养水平可显著增加小麦后移栽棉的叶片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的含量(r=0.5316和0.5605),在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等7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56~0.6074)。虽然施氮量越高,棉株的氮素代谢越旺盛,但小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施氮量约为205kg/hm2。
关键词: 麦后移栽棉,氮营养,氮代谢,硝酸还原酶活性,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