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对孕穗期弱光胁迫的响应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糙米率、精米率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精米率、糙米率与籽粒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籽粒的R0、Gmax、G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率与籽粒的G、R0、Gmax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弱光区,可以采用育种、栽培技术、化学控制等手段来改变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籽粒灌浆参数值,以减轻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弱光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对植物抗逆性作用的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硅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主要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就硅对植物的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抗盐、抗冻和抗重金属等方面作了主要论述。

关键词: 生长作用 抗逆性

甘肃省红粘土营养诊断与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室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甘肃省临夏积石山红粘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盆栽红粘土缺N、P、K、S、Cu、Mn和Zn,未表现缺Mo;Fe和B元素充足。减N、P、K、S、Cu、Mn和Zn处理的作物相对产量分别为53.2%、39.5%、89.4%、84.4%、82.5%、83.5%和95.2%。土壤养分亏缺顺序为P>N>Cu>Mn>S>K>Zn;N、P和Zn肥为大田该红粘土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S、Cu和K,土壤中不缺Mo,OPT中氮量适中。与OPT相比,减N、P、Zn和Cu玉米分别减产52.0%、21.2%、22.3%和17.3%,增加N用量产量降低8.4%。推荐施肥配方为N210kg/hm2、P2O5120kg/hm2、K2O60kg/hm2、S90kg/hm2、Cu3.75kg/hm2和Zn1.5kg/hm2。

关键词: 红粘土 营养诊断 玉米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陇中半干旱地区垄沟栽培、垄作栽培、平作栽培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栽培较平作栽培增产72.0%,每hm2纯收入增加1050元;垄作栽培较平作播种栽培增产36.0%;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每hm2675kg为宜;种植密度以4.8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半干旱 马铃薯 栽培技术 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恒温和低变温弱光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人工控制环境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测定技术,研究了15℃恒温、5℃恒温和15℃/5℃(昼/夜)变温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FD为100μmol/(m~2·s),光周期12h/12h(昼/夜)下处理15d,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使F_o显著升高,F_m,F_v/F_m显著下降,辣椒叶片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5℃恒温的破坏程度大于15℃/5℃变温的,15℃恒温未引起光合机构破坏.低温弱光处理均引起ΦPSⅡ,F_v′/F_m′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随温度降低显著增大.1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检测不到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急剧增加,1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的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增加不显著.

关键词: 辣椒 低温 弱光 光合 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蔬菜病害诊断与咨询多媒体系统开发

中国植保导刊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甘肃省 28 个蔬菜种类的 252种病害,包括病害种类、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等相关资料,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领域专家推理机制,建立了蔬菜病害诊断与咨询多媒体系统。讨论该系统研制方法、系统结构和功能,介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蔬菜 病害 多媒体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6号是从武薯85-6-14×陇薯4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晚熟,生育期115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中长。薯块扁圆形,芽眼较浅,皮淡黄色,肉白色,表皮光滑,商品薯率90%~95%。淀粉含量20.05%,VC155.3mg·kg-1,粗蛋白2.04%,还原糖0.22%。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以上,不仅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种植,还适宜宁夏、青海、河北、内蒙古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6号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冠梨授粉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果树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中国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的茎段和微型薯为受体材料,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2.5mg.L-1+NAA0.5mg.L-1+GA35.0mg.L-1+2,4-D1.0mg.L-1,分化培养基为MS+6-BA3.5mg.L-1+NAA1.0mg.L-1+GA310.0mg.L-1,微型薯薯片再生培养基为MS+ZT2.0mg.L-1+IAA1.0mg.L-1;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50和75mg.L-1,转化时不经过预培养,茎段农杆菌侵染10min,共培养3d;微型薯薄片侵染5min,共培养2d;共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1乙酰丁香酮,茎段抗性愈伤率和分化率分别提高14.29%和6.77%。通过该体系将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中,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关键词: 农杆菌 基因转化 再生 马铃薯 反义AcInv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盆栽和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在马铃薯盛花期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RWC(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CAT、POD、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后发生了变化。其中RWC、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CAT活性经干旱胁迫后均上升,而POD活性均降低,SOD活性变化不一致。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膜保护酶系统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反映其抗旱能力的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CAT POD S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