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甘肃省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甘肃省天然彩色棉在品种选育、遗传性状、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加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彩色棉 育种进展 栽培技术 有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日光温室无公害甜瓜生产技术

长江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秦王川历史上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之一,含永登、皋兰2县,耕地面积约5.73万hm2。该区地势平坦,海拔1850~2300m;土层厚0.6~1.0m,土壤主要为灰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小麦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能量转化特性的调控

核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LI-6400光合仪和Mini-PAM型便携式荧光仪检测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定西35号,耐旱)和水地(宁青4号,不耐旱)小麦幼苗光合与荧光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品种对氮素处理比较敏感。耐旱和不耐旱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胞间CO2浓度(C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气孔限制值(Ls)对3个氮素水平的响应基本一致:2个品种N15(15mmol.L-1)处理的Pn、Gs、ETR显著高于N5(5mmol.L-1)和N30(30mmol.L-1)处理;N5处理的Ci和qP高于N15和N30处理,且3个氮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N30处理的Ls高于N5和N15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个品种的PSⅡ总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和IWUE对3个氮素的响应不同:水地品种N15处理的Yield和N30处理的IWUE最高,而旱地品种N5处理的Yield和N15处理的IWUE最高。

关键词: 小麦 氮素水平 光合 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条锈菌浸染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条锈病的生化机制,测定了接种条中32号条锈菌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叶片中的3种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条锈菌后,4-8组织中的PAL、PPO、POD活性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供体亲本永良4号的这三种酶活性也升高,但变化平缓,酶活性高峰值低。说明组织培养产生了酶活性变异,这种变异有利于抗病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是体细胞无性系4-8抗条锈病的生化基础。

关键词: 小麦 体细胞无性系 条锈病侵染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5号及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品种评价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作物育种工作实践,提出了适用于作物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评判新方法——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这一方法融合了试验所获全部结果信息,并使之共置于同一个平台(或视角),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表现及能力分析、评判,具有同效性、同比性、可加性和方法简便、直观明了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和育种学意义明显。它弥补了以往数理统计方法只分析产量一个性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选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资料,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全集信息 生育适度系数 等份圆周几何图 多边形面积 评价 品种属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白粉病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果树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叶片温度、气体交换和WUE关系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点探讨了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幼苗叶片温度和叶片气体交换、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之间的关系及其氮素响应机制。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和抗旱性春小麦苗期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研究了叶片温度(Tl)与水分-光合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品种Tl显著高于水浇地品种,并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其变化幅度显著低于水地品种;氮素供应后Tl显著升高,但在N15和N30处理之间叶片温度变化幅度降低;单叶WUE与Tl之间存在显著的负二次相关,在Tl<30℃时,WUE随Tl升高持续增加,其机理在于在此温度区间光合速率(Pn)与Tl存在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Gs)下降和蒸腾速率(Tr)升高均对WUE无明显影响;当Tl>30℃时,主要受气孔行为的限制,WUE下降。氮素通过提高小麦叶片温度,增强光合机构活性来提高Pn和单叶WUE,从而提高小麦适应环境胁迫的能力和实现抗旱性和光合同化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叶片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 春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全面了解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能。[方法]依据2004~2005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运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HSC),对陇春24和其他21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 ̄2005年小麦区域试验中相同地点的4个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区域试验中,陇春24平均产量为8624.40 kg/hm2,较对照高原602增产6.65%;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27.35 kg/hm2,较对照增产11.65%。HSC分析表明,陇春24、91043的高稳系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8515,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7845,高稳系数与标准差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6。[结论]陇春24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适应性较好。

关键词: 陇春24 小麦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一氧化氮含量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分蘖到抽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80kg.hm-2氮处理时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片NR活性提高;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叶片NR活性与NO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R2≥0.68,n=15),NO含量和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二次相关(R2≥0.43,n=15);低氮处理下,NR活性较低使叶片NO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促进气孔开放,高氮处理下,NR活性较高使叶片NO含量增加,诱导气孔关闭;在抽穗期叶片NR活性和NO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虽然NO含量和Gs也呈显著正二次相关(R2≥0.36,n=15),但不能通过施氮提高NR活性来影响叶片NO含量,进而调节叶片气孔行为.合理施氮使小麦叶片NO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可提高叶片Gs、Tr和IWUE,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小麦产量.

关键词: 氮素 一氧化氮 硝酸还原酶 气体交换 产量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