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果袋对黄金梨果实套袋效果试验
《北方园艺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在西北高原地区栽培条件下对黄金梨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改善黄金梨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质量。套袋黄金梨果实硬度较对照提高4.47%~17.91%,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0.73%~8.45%和1.99%~7.81%。综合比较认为,在7种供试果袋中,以爱农小蜡袋+双层纸袋效果最好。


应用臭氧·液体菌种生产无公害金针菇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改变金针菇生产周期长、常规消毒药剂残留量大、对人体的刺激严重等缺点。[方法]试验设置臭氧消毒+液体菌种、甲醛消毒+液体菌种、臭氧消毒+固体菌种、甲醛消毒+固体菌种4个组合处理,以甲醛消毒+固体菌种为对照研究比较了臭氧和液体菌种的应用技术。[结果]臭氧+液体菌种组合比对照菌丝长满培养袋时间短10 d左右,产量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污染率下降。[结论]液体菌种和臭氧消毒在金针菇生产上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钾肥对籽瓜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研究钾对籽瓜与瓜籽的经济性状、瓜籽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改善了籽瓜的单瓜重、单瓜瓜籽重、单瓜产籽数、产籽率、瓜籽百粒重、纵、横径及出仁率;施钾提高了籽瓜产量,与不施钾比较,施钾后,瓜籽产量增加157~230 kg/hm2,增产幅度9.2%~13.5%;施钾提高了籽瓜的产值与纯收入,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新增加产值942~1375元/hm2,新增加纯收入818~1104元/hm2,边际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籽瓜最高产量与最大利润的钾用量为135 kg/hm2。


陇东旱塬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熟性不同抗晚霜能力不同的15个冬小麦品种,采用塑料大棚(返青后)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在2006年两次自然晚霜冻条件下,分别调查、镜检叶片和幼穗的受冻状况,并同步测定冻前冻后叶片汁液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结果表明:大棚小麦的抗霜力弱于露地;前期生长发育越快的品种,抵御晚霜冻的能力越差;在早、中、晚熟组中抗霜性较好的品种分别是太原475、西峰22、OS.U.W8034;关于叶片汁液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与品种抗晚霜性的关系,有待继续进行研究。


水提物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使之与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工艺的溶剂体系相兼容,评价从黄芩中浸提黄芩苷的工艺并实现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厂大批量在线检测的需求。方法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别于前人以甲醇作溶剂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并进行了精密度实验,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水溶黄芩苷标准溶液在0.5~12.0μg/m 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32 77C-0.009 08,相关系数r=0.997 08,三组样品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1。结论以水作溶剂的水系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是可行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满足工业化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水提物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


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农村经济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各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农技推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