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条锈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光合功能及光合功能蛋白D1表达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感染小麦条锈病后的光合常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的变化。实验显示,条锈病侵染导致感病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降低;抗病小麦经侵染后净光合速率却有恢复过程,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此外,感病小麦叶片被侵染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PSI电子传递速率受到的影响较小;抗病小麦小麦叶片被侵染后电子传递速率所受影响较小。同时发现,病程中,感病和抗病小麦PSII的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含量变化总是与PSII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类似,推测D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是引起PSII电子传递活性与全链电子传递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条锈病 光合作用 电子传递 PSII D1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陇春21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药培养是产生小麦单倍体的主要途径,对加速小麦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陇春21是通过花药培养方法育成,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特性,适合在甘肃省的兰州市、临夏市、渭源县等地种植。

关键词: 花药培养 陇春21 品种 单倍体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杆菌β-1,3葡聚糖内切酶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柱层析从节杆菌(Arthrobactersp.)粗酶制剂分离纯化得到β-1,3葡聚糖内切酶。经SDS凝胶电泳和柱层析测得纯化酶为单体酶,分子量为32.5 kDa;纯化酶N末端的10个氨基酸序列为APGDLLWSDE,在pH5~8之间稳定,最适pH6.5,最适温度55℃,但50℃以上失活很快。纯化酶对昆布4,5,6,7糖及昆布多糖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12,0.11,0.067,0.066 mM和0.16 mg/mL,也可水解热凝胶和地衣多糖,葡糖苷内切酶H(Streptomyces griseus)不能分解它,证明该酶不含糖基。该酶属于糖基水解酶16族系。

关键词: β-1,3葡聚糖内切酶 节杆菌 纯化 酶分子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旱砂田西瓜抗旱性鉴定指标与方法初探

中国蔬菜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胁迫下7个西瓜杂交组合及其亲本材料的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筛选抗旱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旱性越弱则降幅越大;叶片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旱性越弱则细胞膜透性越大、脯氨酸含量增幅越小。结合旱砂田栽培条件下各杂交组合的田间产量表现,应用隶属函数法对15份参试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各测定指标的胁迫指数与隶属函数平均值及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西瓜品种或育种材料的早期抗旱性鉴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西瓜 旱砂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地区环境因素与表层土壤积盐关系的研究

土壤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对半干旱地区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环境因素(蒸发量、降雨量、近地面空气温度和湿度、土温、土壤水分)与表层土壤的积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土层的全盐含量随着潜在累积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正相关。土壤温度升高,不同土层土壤均有积盐的趋势。土壤0~2 cm、2~5 cm、5~10 cm土层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有积盐的趋势,而15~20 cm和20~25 cm土层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有脱盐的趋势。土壤积盐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在果树生育期4~8月,15~2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和土壤水分、气温具有较好的耦合效应,其模型为Y(土壤盐分)=0.002 7-0.000 2X1(气温)+0.015 4X2(含水量),(p=0.004 7)。因此,根据模型,在生育期4~8月,低气温和高土壤含水量正是该层土壤积盐期。根据气象因子对积盐的影响,科学地提出了15~20 cm土层为盐分的"活动面"的概念。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环境因素 表层土壤 积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黑垆土开垦后,0~10cm和10~20cm土层>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下降了21.35%和38.82%;0.5mm以上各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5mm和5~2mm大粒径团聚体的下降幅度最大;而0.5~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却增加了104.75%和23.13%.0~10cm土层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10~20cm土层.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5~2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最多,>5mm粒级次之;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和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增加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各处理0~10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MD)均大于10~20cm土层;自然土壤的团聚体MMD显著高于同层次耕作土壤,长期施肥处理MMD大于无肥对照,有机物质培肥处理明显高于化肥处理.土壤团聚体MMD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垆土 水稳性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子对秦艽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栽培因子对秦艽产量和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了秦艽栽培密度试验、追施肥料试验、生长年限试验,并对秦艽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秦艽生长苗间距以8~10 cm为最好的生长密度;追施肥料对秦艽生长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尿素对秦艽生长最有利;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秦艽的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也在增加,4年生秦艽龙胆苦苷含量和产量最高。[结论]4年生秦艽最具有栽培价值,为秦艽的高效人工种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秦艽 栽培因子 龙胆苦苷含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陇春22号抗旱性鉴定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春22号是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历经10年,进一步筛选的优质抗锈春小麦新品种,多年田间鉴定表现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抗旱性和品质特性,对该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田间产量指标、优质亚基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陇春22号萌芽期、幼苗期以及成熟期抗旱性强,含有17+18、5+10优质亚基,适合在甘肃及宁夏等地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陇春22号 抗旱性鉴定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彩叶植物容器苗的生产

林业实用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兰州百合苗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的盆栽兰州百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0,0.2%,0.4%,0.6%,0.8%NaCl水溶液)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的30 d时间内,NaCl胁迫造成兰州百合植株的生根数目减少,高度增长缓慢,花卉质量变劣。同时使百合各组织(根、鳞茎、茎和叶)生物产量减少。NaCl胁迫也导致百合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兰州百合可耐0.4%NaCl胁迫。

关键词: 兰州百合 NaCl胁迫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