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抗条锈性鉴定与Yr18基因检测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97份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小麦新种质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考察、Yr18分子检测和成株期田间抗锈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参鉴种质间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尤其千粒重普遍偏高,有30份材料千粒重达50 g以上、占30.9%;利用csLV34标记检测到合成20和合成43携带Yr18,占2.1%;鉴选出成株期呈抗性反应的材料30份、占30.9%,高度慢条锈材料19份、占19.6%,其中合成2、5、14、60、75、76、78、82、83、84计10个合成种同时表现高抗和高度慢锈。这些大粒、抗条锈或慢条锈合成小麦种质的鉴定筛选,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优异资源。
关键词: 合成小麦新种质 农艺性状 csLV34 抗条锈性鉴定


马铃薯新品种LK99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LK99是由美国引进马铃薯加工品种Kennebec组培苗特异植株经系统选育而成。中早熟,生育期85d(天)左右。薯块长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而稀,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4%。干物质含量22.81%,淀粉16.32%,VC163.7mg.kg-1,粗蛋白2.83%,还原糖0.171%。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城郊川水地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和温润地区冬播栽培。


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充分接种与药剂保护作比较,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药剂防治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参试材料减产幅度达1.07%~29.16%,减产明显;条锈病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发生的严重程度是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除免疫、近免疫材料外,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小麦减产与穗粒数下降有关,但与千粒重下降关系更大.该研究说明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负向作用显著,对小麦的危害严重;同时也证实了利用化学药剂适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3号和LK99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脱毒世代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病害情况、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地上干物质含量与产量、种薯品质。[结果]陇薯3号和LK99的生育期均随种薯世代的增加而缩短。随着脱毒世代的增加,陇薯3号和LK99感病率和腐烂率增加,商品率下降。陇薯3号和LK99原种的分枝数和株高均极显著高于原原种,而其他各级种薯随脱毒世代的增加而减少。陇薯3号和LK99原种和原原种间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与其他各级种薯差异极显著。陇薯3号干物质和粗淀粉含量较高,Vc含量较低。[结论]在生产上,应用马铃薯脱毒原种或一级种。


我国克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受遗传、地理、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从CMS育性不稳定的成因,传统育种方法的改进,油菜不育新材料的利用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开创4方面阐述了我国克服油菜CMS育性不稳定育种工作的成绩和进展,并展望了油菜CMS育性稳定性研究工作的前景。
关键词: 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育性不稳定


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优质啤酒大麦生产中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研究了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氮磷和平衡微量元素的情况下,施用一定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该地区啤酒大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当施K2O 150 kg/ha时,啤酒大麦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6 067 kg/ha和5 796元/ha,较对照增产24.1%,增收1 271元/ha。一定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粗蛋白含量,但对千粒重的提高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