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原夏菜洋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河西走廊自然资源优越,特别适合发展高原夏菜。近年来随着当地脱水蔬菜等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兴起,以及西菜东调蔬菜基地的建立,洋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等国,产品供不应求,种植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生产中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病虫害普遍发生,产量不高,影响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洋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者参考。


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光合色素的变化及与品种耐性的关系
《中国蔬菜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材,模拟日光温室低温弱光逆境,研究了12个辣椒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与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15℃/5℃(昼/夜)、光照强度100μmol·m-2·s-1处理使辣椒叶片的Chla、Chlb、ChlT含量降低,但降低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强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低温弱光处理5d的Chla/b相对于处理前的相对增加值与辣椒品种耐低温弱光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的Car含量降低,Car/ChlT显著减小,Car含量越低、Car/ChlT越小或其相对于处理前的降低值越大,则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越强。


甘肃凤蝶种类及其区系研究
《草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最新记述甘肃凤蝶有36种及亚种,隶属于凤蝶亚科和锯凤蝶亚科,其中甘肃省新记录14种。它们分别是麝凤蝶东南亚种、小黑斑凤蝶指名亚种、宽带青凤蝶特宽亚种、褐钩凤蝶风伯亚种、红基美凤蝶西藏亚种、碧翠凤蝶台湾亚种、玉斑美凤蝶指名亚种、美凤蝶大陆亚种、美凤蝶台湾亚种、巴黎绿翠凤蝶台南亚种、玉带美凤蝶台湾亚种、蓝美凤蝶西南亚种、乌克兰剑凤蝶、丝带凤蝶华西亚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种21种,占58.3%;古北种3种,占8.3%;东洋古北兼有种1种,占2.8%;广布种11种,占30.6%,说明甘肃凤蝶是以东洋种为主,以东洋种和广布种占绝对优势的区系结构。


中国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分子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是影响小麦黄色素含量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中国冬小麦品种(系)Psy-A1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与黄色素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验证Psy-A1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7A染色体上Psy-A1基因的分子标记YP7A检测该基因在中国217份冬小麦品种(系)中的等位变异,分析不同等位变异与黄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Psy-A1基因标记YP7A为共显性标记,在高、低黄色素含量的小麦材料中分别扩增出194bp和231bp片段,相应的等位基因为Psy-A1a和Psy-A1b(GenBank编号分别为EF600063和EF600064)。在217份冬小麦品种(系)中,含有等位基因Psy-A1a和Psy-A1b的品种(系)分别占62.2%和37.8%,二者黄色素含量平均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北方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及西南冬麦区Psy-A1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0%、72.0%、25.9%和33.3%。【结论】分子标记YP7A可以作为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选择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黄色素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 功能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不同类型胡麻品种资源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甘肃省种质资源库的46个胡麻品种资源按甘肃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和国外品种进行分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籽粒中木酚素含量、粗脂肪含量及5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以了解胡麻品种资源品质特性,为合理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胡麻优质育种效率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籽粒的木酚素、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变化范围广,说明不同胡麻品种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②国外品种的木酚素含量、亚麻酸含量均最高;国内育成品种与国外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均较高,但国内育成品种亚麻酸含量最低;甘肃地方品种的木酚素含量、粗脂肪含量均最低。③筛选出具有特异优质品质性状的资源4份。④相关性分析表明,木酚素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硬脂酸与粗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油酸与粗脂肪含量,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陇椒系列辣椒光合特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陇椒系列辣椒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陇椒1、2、6号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光补偿点(LCP)均显著低于对照(佳木斯).陇椒2、6号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陇椒6号的羧化效率(CE)、光合能力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试验品种间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陇椒系列辣椒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是其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半干旱地区环境因子与果园表层土壤水溶性Na~+累积的关系
《生态环境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环境因素影响下土壤中钠的迁移和累积是阐明土壤次生盐渍化演替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的3个有代表性的盐渍化果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苹果(Malus pumila Mill.)树生长危害期(4—8月)的环境因子(果园近地面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潜在蒸发量、降雨量、土温、土壤水分)进行定点定位监测以及果园土壤表层不同土层水溶性Na+的定期采样分析,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半干旱地区果园表层土壤水溶性N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温升高有利于表层不同土层水溶性Na+的累积,空气相对湿度增大能抑制表层不同土层土壤水溶性Na+的累积。不同土层水溶性Na+的含量与土温呈正相关关系,与0~2cm、2~5cm、10~15cm、15~20cm、20~25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5~1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水分亏值分别与0~2cm、2~5cm、10~15cm、15~20cm、20~25cm土层水溶性Na+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5~10cm土层水溶性Na+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并科学的提出表层土壤5~10cm土层是水溶性Na+对环境因子(蒸发量与降雨量)反应的灵敏层。


近29年来我国航天育种专题文献研究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我国航天育种的文献数量和分布,以及研究论文涉及到的内容、作物种类和这些文献的来源期刊、主要著者,并指出了航天育种的研究方向。


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穗发芽及光周期的分子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光周期特性及穗发芽抗性水平,利用Ppd-D1及Vp1B3标记对95个推广品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68个品种扩增出了与抗穗发芽相关的569 bp特异条带,占供试品种总数的71.6%;有27个品种扩增出与感穗发芽相关的652 bp特异条带,占供试品种总数的28.4%,说明在黑龙江省加强抗穗发芽品种选育十分必要。有70个品种(占总数的73.7%)扩增出了与光周期敏感性相关的414 bp特异带;有25个品种(占总数的26.3%)扩增出了与光周期不敏感相关的288 bp特异带,这些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