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冀研8号’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研 8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 8为母本 ,以优良辣椒自交系L16 2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 ,果实牛角形 ,商品性好 ,单果质量 70g ,味辣 ,抗病毒病 ,较抗疫病 ,适宜华北地区春季塑料大拱棚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产量 4 9 6~ 6 3 6t/hm2 。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新品种‘替码珍珠’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无性系后代遗传性测定、区试及示范 ,板栗新品种‘替码珍珠’表现优质 ,高产稳产、抗旱耐瘠薄 ,坚果大小整齐、肉质细腻、糯性强、香味浓。具自然更新控冠 ,替码结果 ,修剪省工的独特性状。

关键词: 板栗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稻(Oryza sativa)/稗草(Echinochloa caudata)//高梁(Sorghum bicolor)三属杂种表现及分析

核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旱稻基因型远F2 1 [旱 65 (Oryzasativa) 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 ]为母本 ,高粱(Sorghumbicolor)基因型沈农 1 33为父本 ,进行属间远缘杂交 ,获得三属间杂交实粒种子。对杂交种F0 、F1、F2 代连续观察结果表明 :( 1 )杂交F0 代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发生 ,结实率仅为 2 63‰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株高、穗长、1级枝梗数、小花数、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诸性状超母本优势为 0 61 %~ 2 0 5 6% ;主茎叶片数多于母本 1片 ,总叶面积超亲优势为 1 1 95 % ;F1出现母本没有的红芒、红护颖和紫柱头 3个可遗传性状 ;( 3)F2 除在生育期、株高及穗长等性状发生分离外 ,其典型特征是穗型、芒性、芒色、柱头颜色、护颖颜色等性状发生分离

关键词: 旱稻 长芒稗 高粱 属间远缘杂交 性状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限水灌溉小麦根冠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盆栽限水灌溉时施P明显促进小麦幼穗、根系和株高的早期生长发育 ,而对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 ;施P明显提高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 ,且以限水处理效果最明显 ,提高了限水处理“温麦 6”根干物质量以及“温麦 6”和“冀麦 36”穗数

关键词: 施P 小麦 根冠 叶绿素 产量 限水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参脱病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中草药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消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从 5个方面归纳了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去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方法与原理、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建立不依赖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技术更为重要 ,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去除 选择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杀虫蛋白对不同品系棉铃虫和中红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室内敏感品系和田间品系为寄主 ,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Bt杀虫蛋白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 (Haliday)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寄主一直取食 ,或者在被寄生前 12小时开始取食含Bt杀虫蛋白浓度为 0 ,0 5 ,1 0 ,2 0 ,4 0 ,8 0 μg g的饲料时 ,与对照相比 ,中红侧沟茧蜂的卵_幼虫历期延长 ,茧重和成虫体重降低 ,成虫寿命缩短 ,但对茧期没有明显影响。Bt杀虫蛋白能有效抑制两个棉铃虫品系幼虫的生长 ,显著降低棉铃虫蛹重 ;当Bt蛋白浓度为 4 0 μg g时 ,显著降低棉铃虫化蛹率。用转双基因抗虫棉SGK32 1(表达Cry1A +CpTI蛋白 )饲喂两个棉铃虫品系初孵幼虫 ,室内品系的第 2、3、4和 5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 8 5 %、87 8%、96 6 %和 95 8% ,显著高于田间品系 (30 9%、5 9 6 %、80 9%及 86 1% )。本研究表明 ,不论是田间品系还是室内品系 ,棉铃虫取食含Bt杀虫蛋白的饲料后 ,对中红侧沟茧蜂的生长发育都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 棉铃虫 中红侧沟茧蜂 Bt杀虫蛋白 转基因抗虫棉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主要性状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

棉花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棉花黄河区试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为原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谐波及交叉谱分析的原理和技术,对各性状时间序列的线性趋势、周期性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铃重、衣分及霜前花率呈增加趋势,生育期及枯萎病指呈下降趋势。谐波及交叉谱分析结果表明,各序列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即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生育期及霜前花率以14年为主周期,单株铃数以5.6年为主周期,枯、黄萎病指以28年为主周期;且单株铃数、衣分及霜前花率与皮棉产量在2~3年周期上密切相关,铃重及枯、黄萎病指与皮棉产量在7年周期上密切相关,生育期与皮棉产量在9.3年周期上密切相关。这些结果为育种者掌握育种动态、修正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及棉花品种主要性状的长期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棉花品种 时间序列 趋势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Griffing设计2对10个抗倒特性不同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研究9个与倒伏有关的茎秆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抗倒性可用3个主成分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利用第一主成分进行选择可改良茎秆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但应考虑第三主成分的负效应;株高等可用第二主成分加以选择;利用这3个指标进行选择可能对增加茎粗效果不明显。遗传分析指出,株高和茎秆横折强度的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茎粗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气生根数和茎秆穿刺强度的两种基因效应的作用相当,且非加性效应略高。利用不同自交系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对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玉米 倒伏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绣线菊蚜(Aphis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北乌头的丙酮浸液活性最高。与化学农药混用,3种植物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马齿苋 北乌头 大籽蒿 蚜虫 杀虫活性 化学杀虫剂 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