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不同丹参种质资源引种及比较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2种丹参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山东-3"、"山东-8"、"山东-9"3个优良种质资源。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种质资源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0 31%,33 96%,28 30%,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为2 905,2 198,2 119mg g,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指标,可以作为优良株系在生产中应用,其中"山东-3"的丹参酮ⅡA含量比对照提高5 25%,并且长势粗壮,抗逆性强。"山东-4"虽然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规定标准,但由于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可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改良应用。

关键词: 丹参 种质资源 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醋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制竹醋液抑制6种作物8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大小序为:苹果霉心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介于0.1185%-0.8035%(g/mL,干重/体积)之间。室温下保存1年的竹醋液抑制7种作物8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在0.0832%-0.3334%之间,对苹果霉心病菌的抑制活性下降,对6种作物的6种病菌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新制竹醋液。在2%水琼脂培养基上测定发现竹醋液明显抑制草莓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对该菌7个菌株的EC50在 0.0365%-0.1311%之间,平均为0.0673±0.0332%。叶盘漂浮法测定发现0.0125%、0.025%和0.05%的竹醋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3.5%、38.8%和78.4%,对葡萄霜霉病菌5个菌株EC50在0.0191%-0.0464%之间,平均为0.0317 ±0.0109%。

关键词: 竹醋液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 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 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灰霉病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农业气候区划中年降水量推算模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行山东麓的赞皇县为对象,选取1971~2000年该县水文站和周围气象站的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各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年降水量的不同形式的空间推算模型,并利用3σ规则分析了各模型的海拔高度适用范围。结果表明,X对数型、双对数型模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1028 975m的山区;线性、Y对数型、Y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408 482m的山区;X平方根型、双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518 481m的山区;双曲线(1)型、双曲线(2)型基本上不适用于山区降水量的推算。各模型中以双对数型模拟、推算效果最佳。

关键词: 正态性 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 山区 推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GISH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花药培养获得的纯合后代纯系为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田间选拔、抗性鉴定、综合农艺性状调查以及小区产量对比试验,从中初步筛选鉴定出具有外源耐盐性状、且农艺性状好的材料,再经分子标记(GISH)鉴定纯合易位系。表明花药培养可有效克服小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疯狂分离,并可促进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具有丰富变异且可稳定遗传的后代,大大缩短了小麦远缘杂交导入外源基因的年限。

关键词: 小麦 多枝赖草 属间杂种 花药培养 易位系GI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6006的选育和恢复性研究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中S组的S、M、R、21A及C组的Rb、Es等多种细胞质为背景,采用回交转育的方式,完成了6006雄性不育自交系的选育,不育性稳定,符合目标要求,可投入杂交种子的生产应用。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细胞质 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初步研究

棉花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棉铃虫微孢子虫 Nosema sp.与杀虫剂混用的效果及其机理,采用感染饲喂和微量点滴法,研究了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辛硫磷、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变化。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辛硫磷 LC_(50)之比为4.855,对溴氰菊酯LC_(50)之比为7.953。随着微孢子虫感染时间和感染剂量的增加,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感染微孢子虫5天,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辛硫磷的 LC_(50)之比为3.278,与感染3天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当剂量为10~7个孢子/mL 时,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半硫磷的 LC_(50)之比为4.090。经微孢子虫处理后,棉铃虫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均增高。

关键词: 微孢子虫 棉铃虫 敏感性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从山东、河北、武汉等未使用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的地区采集19个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样本,采用叶盘漂浮法室内测定新药剂嘧菌酯(azoxystrobin)对该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范围为11.72×10-5~9.340×10-3μg/mL。在19个菌系中选择最为敏感的河北定兴菌系进行重复测定,将其EC50平均值2.317×10-4μg/mL确定为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菌 嘧菌酯 毒力 敏感基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效应及其规律研究

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饲虫试验 ,应用昆虫的总死亡率、各龄期死亡率、各龄历期及发育速率、昆虫体重增长速率等指标 ,测定了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的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杨不同株系对昆虫的致死效应有显著差异 ;不同昆虫种类和同一昆虫幼虫的不同龄级对转基因杨株系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4种测试昆虫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 :杨小舟蛾 >美国白蛾 >杨扇舟蛾 >舞毒蛾 ,随着昆虫幼虫龄级的增加 ,昆虫对转基因杨株系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高抗虫株系主要表现为对低龄幼虫的强致死作用 ,中等抗虫株系表现为对各龄幼虫稍低的但是持续的致死效应 ;各转基因杨株系对测试昆虫的生长和发育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导致昆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发育速率和体重增长速率降低。

关键词: 双价抗虫基因 741杨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