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棉蚜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1316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型塑料大棚的设计及温度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丰富园艺设施类型,弥补已有设施类型的不足,笔者在普通型塑料大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技术参数改造,增加了不透明覆盖材料,建成了改良型塑料大棚,并对其温度、利用率、建造成本以及收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型塑料大棚在1月份的温度明显高于普通型塑料大棚,保温性和升温性都明显优于普通型塑料大棚,春季生产可以比普通型塑料大棚提早一个月,而秋冬季延迟收获一个月,同时冬季还可以进行耐寒类蔬菜的生产,收益明显高于普通型塑料大棚。

关键词: 改良型塑料大棚 温度 利用率 建造成本 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乱跗线螨(Tarsonemuz confocus)引发套袋苹果黑点病及其防治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套袋苹果上人工接种乱跗线螨,验证其与黑点病的关系,试验表明,经杀菌剂处理果实,按每果10~50头接螨危害率为60%,接螨数量多少与套袋苹果黑点病危害率呈正比;自然对照危害率为20%;而人工除螨的空白对照危害率为0.因此证实,乱跗线螨的危害导致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田间使用螨类忌避剂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乱跗线螨危害,好果率达到96%,显著好于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控制效果,空白处理危害率高达54.17%.套袋前用螨类忌避剂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种药剂浸袋处理,螨类忌避剂危害率为4%、48%乐斯本乳油危害率为19%、1.8%阿维菌素乳油危害率为31%;喷药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螨类忌避剂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亦仅为4%,48%乐斯本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16.25%,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26.75%.调查发现乱跗线螨也可以引起套袋梨、套袋桃果实黑点病.

关键词: 苹果 乱跗线螨 黑点病 套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谷子DNAj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麦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本实验室克隆的谷子抗逆相关基因DNAj转入小麦中。对授粉方式、柱头处理方式、质粒DNA浓度及DNA稀释试剂等因素对结实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只有授粉方式对结实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他条件下结实率均未显示显著差异。对转化获得的703株T0小麦植株提取DNA进行分子检测,有1株小麦稳定扩增到了预期的1 26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虽然转化效率偏低(1.42‰),但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谷子的抗逆相关基因DNAj导入小麦是可行的,为创造抗逆性改良的小麦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DNAj基因 花粉管通道法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的水分生产效率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不同温度和天气对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和沟灌结合条件下的水分生产效率较沟灌的高,适温时段水分生产效率较低温时段的高,晴天多的时段的水分生产效率高于阴天多的时段;光照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比温度大.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滴灌+沟灌灌水方式的灌溉定额,发现适温时段的节水潜力大.

关键词: 灌水方式 温度 天气 长季节黄瓜 水分生产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技术进行枣树的品种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试剂盒法提取了5种枣树品种的总DNA,使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了品种鉴定。选出12种扩增较稳定的引物,来扩增5种枣树品种总DNA,共扩增出34条带,每种引物扩增出1~5条带;多态性条带共2条,多态性比例为58.82%。利用DPS软件所做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间可聚成2类:优系99-1(1号)、婆枣(3号)、赞皇大枣(2号)可聚为A类;优系97-4(4号)、梨枣(5号)可聚为B类,同一类品种间体现了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枣树 RAPD 品种鉴定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交亲和苹果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苹果自交亲和的发生机理,根据保守氨基酸序列"FTQQYQ"和"anti-1/WⅠPNV"设计了苹果花柱S基因的通用引物:P1:5'-TTTACGCAGCAATATCAG-3';P2:5'-ACGTTCGGCCAAATA/CATT-3',根据GeneBank登陆的花粉SLF1(DQ422810)、SLF9(AB270792)基因设计了花粉S基因的引物分别为:P SLF1(上游5'-3':CTGGTGGTGTTCTTTCCTGTGTAT;下游5'-3':ACTTAACTCTTCCCTCAACTCA)和P SLF9(上游5'-3'CAGGTGCGTGAAAGTGAAA;下游5'-3':TGAGCCAAGCATAA-GAACCT),以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克隆、测序等方法研究早红香苹果发生自交亲和的分子性状。结果表明:自交亲和的早红香苹果2条花柱S基因没有发生变异。经BLAST比较,由花粉S基因引物PSLF1和PSLF9扩增得到的花粉S基因的DNA序列,与MdSLF2和MdSLF9基因DNA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96%,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和97%。由P SLF1扩增得到的花粉S基因SLF1?与MdSLF1的DNA序列相似性仅为83%,且二者不一致的碱基分布于整个DNA序列中,自交亲和苹果品种早红香花粉SLF1?基因可能变异为了MdSLF2。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 苹果 花柱S基因 花粉S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保鲜剂对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根蒜醇提物为原料,制备了三种保鲜剂,通过测定失重、VC、叶绿素含量变化并结合外观变化,研究了这三种保鲜剂对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保鲜剂均可以延长荠菜的货架期。小根蒜醇提液+6-BA效果最好,用该种保鲜剂处理荠菜,贮藏12d,荠菜的商品率在90%以上,VC含量保留87.7%,叶绿素保留率为80.37%。以野生植物小根蒜为原料开发天然保鲜剂,符合保鲜剂的发展趋势,用于野菜、蔬菜的保鲜必将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荠菜 小根蒜 保鲜 天然保鲜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蚜种群密度对其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种群密度对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通过室内转接试验,研究了采自棉花和黄瓜的棉蚜品系分别以不同种群密度转接到棉花和黄瓜上的成虫留居率和种群增长率。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棉蚜的成虫留居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不转换寄主的情况下(棉花品系/棉花、黄瓜品系/黄瓜),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寄主转换后(棉花品系/黄瓜、黄瓜品系/棉花),种群密度对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以30头/株转接,种群繁殖率显著高于以10、50、70头/株转接,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棉花品系/棉花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棉花品系/黄瓜种群,黄瓜品系/黄瓜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黄瓜品系/棉花种群。

关键词: 棉蚜 棉花 黄瓜 种群密度 转主取食 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