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7

摘要:文章阐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与经验,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统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等对策,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成效与经验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坐果结实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座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蕾去雄次日上午授粉处理和大蕾去雄即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比小蕾去雄即授粉处理分别提高了21.5和14.2百分点,大蕾去雄次日上午授粉处理和大蕾去雄即授粉处理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均比小蕾去雄即授粉处理有较大提高。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辣椒 杂交制种 花蕾大小 授粉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2014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甘肃定西(104°36′E,35°35′N)进行大田定位试验,以陇春27号小麦为试材,设全膜覆土穴播充分灌溉(FMSI)、全膜覆土穴播(FMS)、露地穴播(CK)3个处理,测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生物量、产量、产量构成因子,计算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耗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揭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FMSI播种—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灌浆—成熟4个生育阶段耗水量平均为159.5,115.0,47.7,117.7mm,耗水模系数平均为39.7%,21.5%,13.8%,25.0%,年际间差异不显著,可表征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需水规律。FMS处理0—3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在播种期、拔节期、灌浆期均高于CK。在播种—拔节期,FMS在2013年和2014年的耗水强度较CK分别增加了20.0%和5.8%,但灌浆期降低了26.4%和14.1%。2012—2014年FMS的地上生物量在全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其中成熟期分别增加了95.7%,42.8%和108.7%。FMS的株高、穗长、单株重、穗重、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使得在耗水量无显著增加的条件下,产量增加了35.4%,58.9%,61.9%;WUE提高了44.6%,54.6%,69.0%。因此,全膜覆土穴播可调节不同降水年型的春小麦耗水进程,使得营养生长期的耗水模系数和耗水强度增加,促进了作物源的建成,在灌浆期耗水量降低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和WUE。

关键词: 旱地 全膜覆土穴播 春小麦 耗水特征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加快临夏牡丹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分析临夏牡丹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认识临夏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对最终发展壮大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城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临夏牡丹产业发展缺乏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干部及群众观念仍然跟不上牡丹产业发展的需要;牡丹新品种选育(尤其是专用牡丹品种选育)相对滞后,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还很粗糙[1];牡丹生产方式相对单一,油用牡丹、切花牡丹、盆栽牡丹、催化牡丹、药用牡丹等牡丹多元化生产滞后,起步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推动临夏牡丹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建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摸清底子、准确定位、理清牡丹产业发展的思路;认清优势、发挥特长、实现牡丹文化的大融合;明确目标、综合推进、促进牡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唱响牡丹文化,发展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生态城。

关键词: 牡丹 产业化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17

摘要:甘肃省定西市地势独特,位于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域,全年平均温度6.30℃,气温和土壤都较为适合马铃薯种植。伴随着甘肃省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玉米和马铃薯成为甘肃定西种植比例较大的2种农作物,目前黑膜马铃薯和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大约稳定在8000万m2左右。但是,由于马铃薯种植区域较大,甘肃定西市目前采用的种植技术和品种都属于较为低级的阶段,而且常年受到病虫的干扰,造成甘肃定西市所生产的马铃薯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农作物商品价值,且产量较低。这种情况持续较久对定西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从20世纪末期,定西市政府就开始从下属各村镇进行试点种植,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定西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马铃薯栽培技术 甘肃定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黄绵土区冬油菜产量、土壤水分状况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明显提高了冬油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不施有机肥平均提高了12.95%和10.74%;冬油菜产量以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处理最高,为1 180.05 kg·hm~(-2),较对照(不施肥料)提高了369.32%,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分别为489.73 mm和2.41 kg·hm~(-2)·mm~(-1),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40%和338.18%;冬油菜收获后不同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较播前大幅度下降,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播前下降了8个百分点左右,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以不施肥处理最大,为244.36 mm。肥料配施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增加了土壤耗水量,土壤干燥化程度也将加剧。

关键词: 施肥 旱地 冬油菜 产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籽瓜旱地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总结了鲜食籽瓜旱地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起垄覆膜、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核心技术要点。

关键词: 鲜食籽瓜 旱地 垄上微沟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苏新品系2012-8-1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紫苏新品系陇苏2012-8-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对紫苏种质鉴定及品种优选的基础上,利用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经过连续5 a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 117.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苏1号增产18.57%。该品系生育期158 d,平均株高168.1cm,籽粒灰褐色,千粒重3.59 g,单株产量74.81 g。田间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籽粒α-亚麻酸含量58.35%,含油44.66%,饱和脂肪酸含量19.4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8.56%,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等半干旱山区及其同类地区种植。

关键词: 紫苏 新品系 2012-8-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悬浮细胞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选择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甘农薯5号的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5℃、20℃及40℃环境下的细胞相对生长量、质膜离子渗漏率、细胞活力值、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光合系统ⅡFv/Fm来阐明马铃薯在温度胁迫下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不同,环境温度为5℃时马铃薯悬浮细胞的生长状态最好。

关键词: 马铃薯 悬浮细胞 温度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组合对甘草组培苗扦插快繁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寻求甘草组培苗扦插快速繁殖生长的最佳组合,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培养甘草组培苗,观察其扦插快速繁殖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甘草扦插快繁生长的培养基是MS+NAA 0.1mg/L+KH_2PO_413.5mg/L,具有较高的生根率(73.4%)和较好的生长状况,其植株全长、根长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9.41cm、1.22cm和0.17g。

关键词: 甘草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