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插穗规格和基质对甘草扦插苗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试验观察了不同规格甘草插穗与扦插基质对甘草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枝条中插穗的扦插苗株高、生根率与根长等指标相对其余部位插穗的扦插苗较为优良,长度为2个腋芽的插穗生根率较高,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平口。有叶的插穗生根率低于无叶的插穗,但差异并不显著。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1∶7∶2的基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建议在甘草种苗扦插繁育中选择带2个腋芽、枝条的中间部位不带叶且斜面切口的插穗。

关键词: 甘草 插穗规格 扦插基质 扦插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镰刀弯”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分析了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镰刀弯"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规模化和低成本优势,加快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加强种薯基地保护,加快发展种薯产业;适度发展菜用薯生产;解决卖薯难问题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黑龙江 内蒙古 镰刀弯地区 马铃薯 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目标与策略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酿饲兼用高粱是目前我国高粱生产中急需的特色类型。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上存在育种技术滞后、育种目标不清晰、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缺乏创新、对酿造性状与饲用性状重视不够、品种没有跟上种植推广区域变化的需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生物产量高、籽粒酿造性状和秸秆饲用价值兼顾、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的育种目标和重视酿饲兼用高粱品种选育工作、调整育种目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利用、开展胁迫环境条件下的品种选育、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目的的改良酿饲兼用高粱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加强育种单位间协作的育种策略,以期为推进酿饲兼用高粱品种的培育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 酿饲兼用 育种目标 策略 西北旱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表覆盖方式对陇东旱塬苹果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以16年生苹果树为试材,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及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覆草处理可有效增大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增加各土层土壤酶活性、细菌与真菌的数量,减少了放线菌的数量。覆膜处理降低了0~80 cm土层"细菌/真菌"比值,果园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土壤生态逐渐失衡,肥力降低。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微生物分布特征,认为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关键词: 陇东旱塬区 苹果园 根际 地表覆盖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研究概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两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为基础,综述了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及其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协调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近年育成糜子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粳性和糯性糜子间的差异,分析糜子品种改良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中国糜子育种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近年育成的22个粳性糜子品种和18个糯性糜子品种为材料。田间考种获取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节数、粒色、花序色和穗形)和产量性状(千粒重、穗粒重和主穗)。室内通过正丁醇提取法测定黄色素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双波长法测定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粳性糜子品种平均产量为3 465.5 kg·hm~(-2),变幅为2 976.0—3 915.0 kg·hm~(-2);糯性糜子品种平均产量为3 163.4 kg·hm~(-2),变幅为2 575.5—4 002.0 kg·hm~(-2)。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糜子产量与生育期、千粒重、主穗长、穗粒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数据分析表明,育成品种在生育期、株高、节数、千粒重、穗粒重、主穗长、产量等方面变幅较小。粳性糜子品种黄色素含量平均为2.7 mg·kg~(-1),变幅为1.7—3.3 mg·kg~(-1);糯性糜子品种黄色素含量平均为2.4 mg·kg~(-1),变幅为2.1—2.9 mg·kg~(-1)。粳性糜子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3.6%,变幅为1.7%—5.6%;糯性糜子品种粗脂肪含量平均为4.1%,变幅为2.7%—5.5%。粳糯糜子之间黄色素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粳性糜子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2.22%,变幅为11.31%—38.67%;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5.01%,变幅为21.43%—64.02%;总淀粉含量平均为67.23%,变幅为58.59%—77.87%;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平均为1.00,变幅为0.18—1.73。糯性糜子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69%,变幅为2.24%—5.55%;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57.37%,变幅为49.40%—68.01%;总淀粉含量平均为61.06%,变幅为54.18%—72.11%;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平均为0.07,变幅为0.05—0.11。其中,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宁糜17号和榆糜2号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晋黍9号和雁黍7号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粳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1.13%,变幅为9.64%—13.26%;糯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72%,变幅为12.10%—15.72%,糯性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粳性糜子。【结论】近年育成的糜子品种在多种农艺及产量性状中变幅较小,品种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对糜子品种多元化需求。针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挖掘、利用和创新优异糜子资源,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新技术结合,开展多元化、多目标育种,培育性状优良、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糜子新品种是糜子品种改良的方向。

关键词: 糜子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旱作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法,研究45 000、52 500、60 000、67 500和75 0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陇单9号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以下时,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大,光合指标与LAI呈显著正相关,但种植密度过大时,叶片遮阴导致Pn和WUE显著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出子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在45 000~67 500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产量最高达10 879.5kg/hm~2。因此,西北旱作地区,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陇单9号的P_n、WUE最高,产量也最高。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蟠桃品种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表现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于2011—2012年引进蟠桃品种玉霞蟠桃、中农蟠桃10号、瑞蟠21号定植于天水市秦安县。通过系统观察表明,瑞蟠21号在当地表现晚熟,玉霞蟠、中农蟠桃10号在当地表现中熟,3个蟠桃品种均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合在该地区发展。

关键词: 蟠桃品种 玉霞蟠桃 中农蟠桃10号 瑞蟠21号 引种 天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大肥蘑菇液体培养基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优化大肥蘑菇液体培养基,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大肥蘑菇最佳碳源(葡萄糖)、最佳氮源(蛋白胨)及矿物质的适宜浓度(用量)范围,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3个参数对大肥蘑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以获得适宜的配方组合。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对大肥蘑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矿物质添加剂用量达显著水平。最优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浓度33.26 g/L、蛋白胨浓度4.24 g/L、矿物质添加剂1.82 mL/L,在该参数组合下,28℃振荡培养8 d,菌丝干重可达16.44 g/L,且经反复试验验证可行。

关键词: 大肥蘑菇 培养基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唑啉草酯乳油对啤酒大麦田野燕麦的防效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试验观察了5%唑啉草酯乳油(爱秀)对啤酒大麦田野燕麦的防效。结果表明,不同施量的爱秀对啤酒大麦田间野燕麦防治效果显著,施用量为600、900、1 200 mL/hm~2时,对野燕麦草防除效果分别达90%、95%、100%,且600、900 mL/hm~2处理较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0.5%、14.3%,增产作用明显。综合防除效果和增产效果,爱秀用量900 mL/hm~2时较为合理。

关键词: 爱秀 野燕麦 防效 啤酒大麦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