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甘肃花椒地方品种整理结果简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介绍了7个甘肃省花椒地方品种和3个砧木品种,其中武都梅花椒、武都大红袍、文县大红袍、元龙大红袍、秦安大红袍、临夏刺椒、秦安1号等7个品种为丰产优质的地方品种;武都八月椒、秦安八月椒、临夏绵椒3个品种长势旺盛,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强,为优良砧木。

关键词: 甘肃 花椒 种质资源 评价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影响因素及节能技术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

摘要:针对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锅炉排烟的温度、供热锅炉炉渣含碳量和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并提出对应的节能改造技术,以实现节能减耗,增加其供热效能,促进供热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热锅炉 节能环保 技术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对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40头新生犊牛,按出生日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头,试验组犊牛精料按40g·t~(-1)的比例添加牛至(Origanum vulgare)精油,旨在研究天然添加剂牛至精油对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的影响。从犊牛出生到70日龄,跟踪研究了两组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犊牛生长、发育时间的增加,试验组犊牛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围、管围、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以及平均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犊牛腹泻次数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精料中添加牛至精油有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增强犊牛免疫力、增加犊牛采食量和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的作用。

关键词: 新生犊牛 牛至精油 生长性能 血液免疫 采食量 腹泻 血清总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民科技信息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以庆阳市镇原县为例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对科技信息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通过对庆阳市镇原县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需求调查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非常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在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方面,农民主要是通过电视、培训等方式,而使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频率偏低;农民已经认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对于获取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对于农业技术指导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农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提供相对应的科技服务,创新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方式,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指导,满足农民科学技术的需求。

关键词: 农民 科技需求 科技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Mixolab分析马铃薯生全粉的流变学特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EI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Mixolab通过对热-机械性能的分析研究了马铃薯生全粉的流变学特性。以11个马铃薯生全粉为实验材料,探讨Mixolab检测马铃薯生全粉流变学特性的重复性,结果显示:各样品的2次测试曲线的重合度高,全曲线的平均变异系数小于5%;通过对比B01~B10这10个不同样品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不同马铃薯栽培品种流变学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面团形成、面团稳定、淀粉糊化和回生各阶段检测指标上的差异;通过对比B06和B10两个采用不同研磨方式制备的样品,发现不同马铃薯生全粉制作的研磨工艺将极大的影响样品的吸水率、各粘度指标,但对马铃薯生全粉面团的弱化后稠度(Cs和C2)影响不大;通过对比马铃薯生全粉、雪花粉和标准面粉的热-机械能能曲线,发现雪花粉在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为填充剂。马铃薯生全粉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流变学特性还可以通过食品添加剂进一步改善,制造出无需添加小麦面粉的纯马铃薯主食化产品馒头、面条和面包是可能的。

关键词: 马铃薯生全粉 Mixolab 重复性 专用粉目标剖面图 流变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 2017

摘要: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其在工程实际中质量方面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力学特性,提出了设计、施工和养护3个阶段的控制措施,解决了如何减少和避免其在质量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悬挑结构 质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100朵花,重复3次。观测授粉期间每天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分析各处理的坐果率、种果成熟度、正常果与畸形果比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分析其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初期和中期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畸形果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0%和6%,杂交后期授粉的畸形果所占比例为30%,杂交末期授粉的正常果所占比例极显著减少,畸形果所占比例高达50%。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授粉的坐果率分别为16%,76%,26%,40%和10%,在杂交中期和末期先后出现2个坐果高峰期,坐果率呈现间歇性坐果现象。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初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6粒和0.125g)较低,杂交中期、后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69,89粒和0.721,0.938g)急剧增加,到杂交末期时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30粒和1.108g)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呈现抛物线走势。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的种子千粒质量(10.5g)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8.0~8.5g)。杂交初期授粉的种子发芽率(93.0%)较低,其他各时期授粉的发芽率(≥98.0%)均较高。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发芽率与最低气温的正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质量和种子发芽率与平均气温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果实发育质量、坐果率、结实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中期和末期是制种的重要时期,此时期杂交制种效果较好。

关键词: 辣椒 杂交授粉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和收割方式下夏播光敏型高丹草的效益分析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在不同种植和收割方式下的经济效益,在陇东旱塬麦茬后用3种穴播方式(免耕露地、翻耕露地和翻耕覆膜)复种了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海牛、BJM和大卡),测定了各处理下刈割一茬和两茬的草产量,并比较分析了总投入、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结果表明,两种收割方式下,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的穴播方式主效均呈显著差异(P<0.05),且均以翻耕覆膜最高;品种和穴播方式互作不明显;刈割两茬,品种主效无显著差异,均以海牛最高;刈割一茬,品种主效有显著差异(P<0.05),均以BJM最高。人工作业与机械作业相比:3种穴播方式的总投入在采用机械作业时均较人工作业低,机械作业的纯收益和产投比均较人工作业的高。刈割一茬和刈割两茬相比:刈割一茬的总收入、纯收益和产投比均明显高于刈割两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高丹草的生产模式中,以选择BJM品种采用翻耕覆膜穴播,并利用机械刈割一茬(早霜前1周刈割)的生产方式经济效益为最优。

关键词: 夏播复种 穴播方式 刈割次数 光敏型高丹草 人工作业 机械作业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期定位试验5、10、15、20、30年旱砂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表现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0年以内旱砂田以>5 mm粒级团聚体为主,15年以上旱砂田以0.05~0.25 mm粒级团聚体为主,>0.25 mm团聚体含量(R_(0.25))和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均随着覆砂年限的延长而减小.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级减小而增加,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及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随着覆砂年限的延长和土层的加深而降低,>1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对长期旱砂田有机碳变化响应敏感.10、15、20、30年较5年旱砂田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在0~1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8.0%、24.4%、27.5%和31.4%,10~2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1.4%、15.8%、19.4%和21.8%.综上所述,旱砂田土壤固碳能力随种植年限延长而降低,需加强15年以上旱砂田的土壤培肥工作.

关键词: 旱砂田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有机碳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包装牛肉品质主成分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货架期内真空包装牛肉贮藏时间与肉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试验分别测定了真空包装牛肉4℃贮藏0、1、3、9、15、21d时的pH值、肉色、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过氧化值(POV)、菌落总数和质构特性,并对所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贮藏时间延长,牛肉品质逐渐降低,由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因子PC1(67.316%)、PC2(28.598%)计算的综合主成分值呈下降趋势,且一般在-3.435~1.551;根据PC1因子载荷,贮藏0~9d和9~21d真空包装牛肉的差异与牛肉的b*值、TVB-N值、POV、菌落总数、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密切相关,PC2表明贮藏3~15d与其他贮藏时间段牛肉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pH值、L*值、a*值及硬度;15份样品验证数据证明采用主成分值评估真空包装牛肉已贮藏时间准确率达到86.67%.【结论】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真空包装牛肉品质评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真空包装 牛肉 品质 质地剖面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