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刀削面制作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马铃薯添加量、面团熟化时间、食用碱添加量等因素对马铃薯刀削面品质的影响规律,改善马铃薯刀削面的品质特性,丰富我国刀削面的种类。文章以马铃薯鲜薯为原料,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添加量、面团熟化时间、食用碱添加量对马铃薯刀削面感官和蒸煮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马铃薯刀削面制作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制作的7个品种马铃薯刀削面的品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刀削面品质的主次因素为:马铃薯添加量>熟化时间>食用碱添加量,产品的最优工艺为:马铃薯添加量35%,熟化时间35 min,食用碱添加量0.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刀削面,其感官评分为90.60分。供试的7个品种中,综合品质从优至劣的排序为:陇薯9号>陇薯8号>陇薯10号>大西洋>陇薯11号>陇薯7号>陇薯14号。研究为鲜薯制备马铃薯刀削面的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苹果园不同秸秆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研究了地面覆盖麦秸、覆盖玉米秆、覆盖油菜秆和清耕在苹果树整个生长期对0~100 cm土壤水分、5~25 cm土壤温度、成熟期果实性状、落叶期树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情较重的4—7月份苹果树花期至果实迅速膨大前期,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较对照提高4.59%~27.09%。其中0~20 cm和20~40cm土层含水量为清耕的108.31%~173.77%和107.74%~133.77%;4—6月各覆盖处理5~25 cm土层地温较清耕低0.75~7.20℃,差异极显著(P <0.01)。4—11月份5~25 cm平均地温日变幅极显著(P <0.01)小于清耕,较清耕低0.90~3.73℃。覆盖可提高单果重,以覆盖麦秸最显著。
关键词: 长富2号 覆盖 土壤含水量 地温 果实性状 生长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褐腐病罹病根和根盘及鳞片分出的真菌和卵菌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的生物开发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2018
摘要:菊芋是重要的非粮经济作物,由于其生态适应性强、块茎富含菊粉,是功能食品、医药制品、生物燃料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之一.总结分析了菊芋的栽培条件、营养成分,以及在功能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燃料和发酵制品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方向,为菊芋精深加工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25年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比较优势与空间分异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文章以1991—2016年甘肃省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研究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格局、生产比较优势、变化规律以及在全国的竞争地位,为甘肃省马铃薯供给侧结构调整、促进马铃薯主食化及三产融合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集中度和区位熵等研究方法。[结果](1) 1991—2016年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的SAI、EAI、CAI均大于1,在全国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位置,整体竞争力较强,区域优势明显;(2)甘肃省马铃薯在种植空间上呈现向中部地区集中的态势;(3)马铃薯生产效率优势相对较集中,效率优势指数多集中在0. 8~1. 4之间;(4)各市州马铃薯种植的CAI与SAI的变动趋势具有一致性,马铃薯生产综合优势的"极化效益"提升;(5)马铃薯生产集中度排名格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6)兰州、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庆阳、定西、陇南、临夏、甘南12个市的马铃薯生产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结论]构建扶持马铃薯生产的长效机制,树立"一个理念"、实现"五化"的发展思路,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由马铃薯生产大省到产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 比较优势 集中度 区位熵 发展对策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保鲜剂对低温贮藏去青皮核桃感官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以去青皮核桃品种清香为试材,观察了不同保鲜剂处理[(咪鲜胺、抑霉唑、葡萄保鲜剂、ClO_2和1-甲基环丙烯(1-MCP)]对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下贮藏90 d,葡萄保鲜剂对去青皮核桃贮藏过程中,核桃发霉和发粘抑制效果最好,对核桃的种壳色泽和种皮色泽保持效果亦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葡萄保鲜剂在种皮褐变指数、剥皮难易程度和核仁风味的保持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与其他保鲜剂相比,葡萄保鲜剂可以有效保持贮藏期间去青皮鲜核桃的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陇蜜1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蜜11号’桃是将2003年获得的‘华光’油桃实生种子培育成苗,再从中选育出的早熟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两半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01~223 g,最大单果质量262 g.果皮茸毛较短、较少,果皮底色为白色,红色覆盖率80%以上;果肉白色,汁液多,硬溶质,风味浓甜,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1%,可溶性糖含量9.4 g·100 g-1,有机酸含量0.24 g·100 g-1,维生素C含量4.8 mg·100 g1,品质上.花型为蔷薇形,有花粉.在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果实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果实生育期87~90d;全年生育期约225 d.抗逆性、抗病性强.果实货架期5~7 d.适宜甘肃省中东部桃产区种植,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