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生长调节剂浸根对当归温室苗出苗及生长进程的影响

中国现代中药 2017

摘要:目的:通过生长调节剂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状态,并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方法:以当归温室苗为材料,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于移栽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胺鲜酯(DA-6)和萘乙酸(NAA)混合溶液浸根,于出苗期监测出苗动态,于生长稳定期测量茎叶形态指标并统计抽薹率,于采挖期测量根部形态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GA3,DA-6和NAA对温室当归苗的出苗率的影响极显著,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GA3>DA-6>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产量均与GA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与DA-6和NAA均不相关。结论:GA3,DA-6和NAA药剂组合能有效打破当归温室苗的休眠状态,并显著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筛选出的当归温室苗移栽时浸根的最佳药剂组合为96.00 mg·L-1GA3,20.26 mg·L-1DA-6,53.12 mg·L-1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达到83.75%,当归产量达到363.22 kg·666.7 m-2。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出苗动态 形态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升级对策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分析了兰州百合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建立优质种球、种苗繁育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百合深加工技术水平;健全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实行产业化集团联合经营;对内加大监管,对外加强宣传的优化升级对策。

关键词: 兰州百合 特色产业 现状 优化升级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唑染色法快速测定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采用四唑染色法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对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测定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明确其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影响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值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得到生活力(X)与发芽率(Y)线性关系为Y=2.603X-1.617(r=0.985)。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染色时间3 h、TTC浓度0.2%,测得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四唑染色法 小叶黑柴胡 种子生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总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优化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对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含量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以BCR-383四季豆标准样品为材料,将已有AACC32-07方法中的1.0 g样品称样量降低至0.5 g,将进口蛋白酶(P390)优化为木瓜蛋白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试验结果与未优化的一致。

关键词: 总膳食纤维 称样量 蛋白酶(P390) 木瓜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个饲用高粱品种抗蚜性评价

草原与草坪 2017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抗蚜特性,在甘肃兰州大田以自然混合种群禾谷缢管蚜(Rhpalosiphum padi)、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麦二叉蚜(Schhizaphid graminum)为试虫,采用蚜量比值法和蚜害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并评价了14个饲用高粱品种的田间抗蚜性。结果表明:以蚜害指数法为测定标准,绝佳(17.78)、3180(15.56)、牧乐8000(16.67)和大卡(18.89)表现为中抗,辽甜3号(21.11)和2180(25.56)表现为低抗,日本饲用高粱(32.22)、大力士(33.33)、辽甜5号(35.56)、1990(35.56)和4180(38.89)表现为低感,1230(46.67)和1180(45.56)表现为中感,帕卡(57.78)表现为高感。

关键词: 高粱 蚜虫混合种群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高原夏菜尾菜的腌制工艺优化研究

轻工科技 2017

摘要:以甘肃大宗蔬菜高原夏菜中的娃娃菜、大白菜、甘蓝等主要蔬菜的尾菜为主要腌制原料,通过对泡菜腌制主要工艺参数食盐添加量、食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的研究,得到尾菜发酵泡菜的最优工艺为:食盐添加量为3%,食糖添加量为3%,乳酸菌接种量为0.05%,发酵温度为25℃。在此优化后的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尾菜得到的泡菜口感和风味都较好。

关键词: 高原夏菜 尾菜 泡菜腌制 发酵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地区混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产卵特性调查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混植果园 发生规律 产卵特性 兰州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对近年来甘肃草莓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针对甘肃草莓产业存在的栽培品种单一老化、缺乏优良无病毒种苗、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快优良新品种选育步伐、建立规范的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克服连作障碍、加强标准化生产、完善产业链条等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草莓产业 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芯栽培平菇培养料配方优化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以玉米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分析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产出投入比和纯收入的影响,以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和棉籽壳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获得优化配方为棉籽壳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中试示范表明,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11.24%,产出投入比提高0.42,纯收入增加1.06元/袋。

关键词: 平菇 玉米芯 培养料配方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肃科技 2017

摘要:甘肃省生态类型多样,中药材资源丰富,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特色优势明显。阐述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甘肃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