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水稻施用核酸光合细菌肥的增产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据报道,核酸类物质能提高和稳定叶绿素含量,增强作物的光合机能和提高逆境下的光合效率,增加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为此,进行了核酸类光合细菌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以便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农业科研计划的编制

农业科技管理 1992

关键词: 农业科研计划 编制 整体性 科技预测 评估系统 相对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万只蛋鸡场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研制(二)

农业工程学报 199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们利用汉化FoxBASE 2.00版,在IBM-PC/XT微机上,研制成集约化鸡场生产统计处理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微机对蛋鸡生产的管理。把养鸡生产中所积累的资料,按鸡场日报文件,建立雏鸡、青年鸡和产蛋鸡每日一库,逐日汇总,形成一个月、季、年和期报文件。已对1987年种鸡场、蛋鸡场、育成场和四个蛋鸡分场的全部生产资料,输入、汇总与打印。并于1991年进入电脑管理与人工管理的同步运行阶段。利用dBASE Ⅲ和编译BASIC软件,或FoxBASE2·00版,对鸡群合理周转,生产性能指标,计划执行,以及饲料加工出入库,成本等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可方便清晰地获得12份报表,供蛋鸡生产分析用。可提高蛋鸡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机械化养鸡 现代化管理 微型计算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万只蛋鸡场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研制(一)

农业工程学报 199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IBM-PC/XT机上,利用XPL-450绘图仪,M1724打印机,汉化dBASE-Ⅲ软件,以及汉化FoxBASE-PLUS软件建成机械化蛋鸡生产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微机对蛋鸡生产的管理。除用编译BASIC语言和C语言编制若干应用软件外,还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软件,采用PCNONLIN非线性参数软件包与自编程序相结合方法,运用于蛋鸡生产。提供了与数据库配套的最佳饲料配方筛选,蛋鸡夏季日粮蛋白质水平、冬季日粮能—蛋水平研究的统计分析,用模拟模型技术绘制彩色产蛋曲线图,生产统计处理,生产计划管理和饲料库存管理等若干子系统。

关键词: 机械化养鸡 现代化管理 微型计算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述评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按一定的科学程序,生产优质种子供应大田的种子质量控制系统,称为良种繁育。它是育种工作的延续,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基本建设,是使科研成果迅速而稳定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棉花品种更换和更新,并在各个时期建立了不同的良繁推广体系,使棉花产量、品质和抗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50年代初期,江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温室内苗期鉴定辣椒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以4~5叶期为宜;用5~10%辣椒叶组织煎液配制接种体(孢子浓度1×10~6孢子/毫升),效果极佳;接种后要立即保湿24小时,并在接种后第7天再行保湿24小时;鉴定温度保持在25~27℃范围内。以接种后第14天调查病情为合适。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叶多少划分病害严重度等级:0级:无症状;1级:1~2叶发病,病斑直径约1毫米;2级:2片真叶发病,病斑直径大于1毫米,或有少数大斑;3级:2片以上真叶发病,产生许多大斑,病株畸形;4级:全株发病,产生许多大病斑并落叶,病株濒于枯死或已枯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水平配合饲料对莱茵仔鹅增重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莱茵鹅原产德国莱茵州,以早期生长快、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著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不同营养水平的配合料的饲喂对比试验,探讨莱茵仔鹅在我国饲养条件下的营养水平,为推广利用莱茵鹅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于1991年5月29日至7月30日进行,为期63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粮轮作工程的技术问题

水产养殖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如何有效地利用鱼粮轮作技术,少投入高产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鱼塘工程的合理改造与设计。这里对在鱼粮轮作工程设计时必然遇到的几个因素进行讨论,并结合几年的试验结果提出建议,为鱼粮轮作工程合理的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超优质育种刍议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水稻育种,以往都以提高稻谷单产为目标,自育成矮秆品种和杂交优势利用获得成功以后,稻谷单产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肥料、农药施用量大增,生产成本大大提高。随着用药量的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稻米残毒增加,其危害已极明显。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途径,惟有创造株型好、分蘖力强、抗病抗虫、穗大粒多、米质优良的品种,实行合理密植,增强植株自身抗病虫和抗倒伏的能力。这样,农药、肥料和用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与稻米残毒即可减轻,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