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K88ac基因工程苗及免疫仔猪腹泻的试验小结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大肠杆菌K88ac基因工程苗的构建 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预防仔猪腹泻的基因工程疫苗,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猪源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ac菌株是从上海奉贤县仔猪腹泻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采用两个重组质粒,一个是粘附素基因重组质粒pMM032,编码合成K88ac抗原;另一个是热敏毒素(LT)基因重组质粒pPMC4或pPMC5,编码合成无肠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官消炎混悬剂对奶牛血象及孕酮影响的测定

中兽医学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清宫消炎混悬剂的治疗机理,对50头子宫内膜炎临床病例奶牛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五天分别进行血常规测定,治疗前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x1.081万/mm~3)的白细胞总数均超过正常值,经治疗后(x0.982万/mm~3)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均具有明显的“核左移”现象。同时对10例试验牛进行孕酮测定,结果5例卵巢无黄体的奶牛治疗前后孕酮含量均较低(0.138毫微克/毫升和0.152毫微克/毫升),而5例卵巢有黄体的奶牛治疗前平均为3.78毫微克/毫升,治疗后平均为0.75毫微克/毫升。

关键词: 奶牛子宫內膜炎 血象 孕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自70年代后期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Tak)]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尤以杂交稻制种田危害更甚。一般年份病粒率为10~20%,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与品质。我们于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病害的侵染来源 1.种子带菌:稻粒黑粉病粒后期吸水膨胀破裂,散出黑粉(病菌孢子),随风、雨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IBD的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亚临床IB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雏鸡和免疫鸡群暴发IBD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给IBD的确诊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IBD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不仅是临床确诊IBD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制定免疫程序的科学依据。现将IBD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一介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科技成果的开发现状与开发项目的选择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当今的改革大潮把蔬菜生产和科研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菜蓝子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广泛应用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的质量、产量、贮藏保鲜和加工能力的提高。反季节菜得到发展,增加了淡季蔬菜的生产与供应数量。各地菜源充足,品种较多,精细菜比重上升,菜价平稳,满足了城市和集镇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实施科技兴菜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培育发展了大、中、小多层次相结合的市场体系,使蔬菜流通逐步向区域性和全国性大市场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北调剂、东西互补的全国蔬菜产销的新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甘薯种质资源的利用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国外甘著种质资源的引进对我国甘薯生产和甘薯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从美国和日本分别引进的南瑞苕和胜利百号两品种以及以这两个品种为主体亲本选出的一批以徐薯18为代表的优良品种,对我国甘薯的大幅度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进的甘薯近缘野生种对拓宽甘薯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甘薯 引进品种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的生理测定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宁油7号”种子在50±1℃下分别贮放0、3、4、5、6天后,用破眠四唑法测定种子发芽率、生活力及活力等若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上述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生活力分别在98.61%与99.37%以上。虽然差异不大,但内在活力水平却截然不同。经高温贮放3天的种子,活力指数由正常种子的1010.97下降到702.06,高活力类型也由98.83%减少到86.60%,相对老化程度达到26.74%。贮放6天的种子更甚,活力指数只有346.78,高活力种子占62.27%,相对老化程度达到57.30%。田间实际出苗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仅用发芽率和生活力作为评价种子质量指标的局限性与误判性,以及同时进行种子活力水平生理测定的必要性与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酒的化学发光测定

核农学通报 1992

摘要:对4种酒进行1.0,2.0,3.0,5.0kGy 辐照,以0kGy 为对照,作自发发光和鲁米诺体系发光测定。结果表明,辐照酒的自发发光和体系发光强度均比未辐照时增加。辐照酒的自发发光强度是逐渐衰减的,其衰减强度与时间呈指数曲线关系。

关键词: 辐照酒 化学发光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筛选和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土壤中存在着大量对水稻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水稻生长有促进效果的有益微生物.从稻田土壤和水稻纹枯菌菌核上分离到312个细菌分离物,通过离体拮抗性能、细菌悬浮液对病原菌菌核萌发的抑制能力以及稻种细菌化防治纹枯病效果等试验,筛选到4个较理想的拮抗菌株91、31-2、23和204,它们将被用于大田小区试验,进一步测试其防治纹枯病的效果.

关键词: 筛选 利用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水稻纹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古书中的稆生稻和江苏连云港稆稻是否野生稻质疑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古书中记载的野生稻除部分为栽培稻自生误记外,一般均非稻属(Oryza L.)植物,而是稗属(Echinochloa L.)和菰属(Zizania L.)等禾本科植物。特别是菰属中的野茭白米,中外都有称为野生稻米的。江苏连云港(禾鲁)稻的特征特性与地方品种有很多相似处,似与地方品种相互杂交分离的后代。由于古书中所载野生稻与江苏连云港稻都不是现今科学鉴定的野生稻类型,因此有些学者以此为据论证长江中下游为粳稻起源地,似亦不可能成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