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对重金属镉胁迫的响应及镉吸收效果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圆叶决明2228(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为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重金属镉对圆叶决明2228保护酶(SOD和POD)、生长(生物量、株高、SPAD值和含水量等)的影响,同时分析圆叶决明对镉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重金属镉胁迫下圆叶决明2228保护酶活性均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mg·kg-1镉胁迫下SOD酶活性最强,50mg·kg-1镉胁迫下POD酶活性最强;镉对圆叶决明的生长抑制表现为抑制植物的生长,降低株高和生物量,但与叶绿素相关的SPAD值无显著变化。通过镉含量分析可知,圆叶决明2228吸收的镉量均未超过镉临界指标含量,因此该植物不是镉超富集植物,但生物富集系数大于1,为镉耐性植物。由于圆叶决明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大,在生长过程中可通过生物量带走部分重金属镉,圆叶决明2228具有修复轻度镉污染土壤的潜能。

关键词: 圆叶决明2228 保护酶 生长 生物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植物在模拟污水处理湿地中根际微生物功能群特征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美人蕉、香蒲、垂穗莎草、玉带草为材料,研究了在模拟人工湿地条件下水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种群、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根际、非根际间的细菌数量无明显差异,而真菌与放线菌的根际与非根际间差异较显著。根际硝化细菌数和反硝化细菌数最多的水生植物都是香蒲,分别为2.17×102个·g-1干土和6.17×102个·g-1干土,有机磷细菌数最多的是美人蕉为5.68×104个·g-1干土,无机磷细菌数最多的是玉带草为3.72×103个·g-1干土。4种不同水生植物的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都较非根际土壤高,湿地植物的根际效应显著。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湿地植物 微生物 土壤酶 根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植物对铅、镉和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从野生和栽培的植物中筛选具有吸收重金属Cd、As和Pb的超富集植物。结果表明,重金属Cd、As和Pb处理对所选的4种植物的株高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皱叶狗尾草和百喜草的生物量,As胁迫显著降低辣蓼的生物量。4种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其中辣蓼地下部Cd含量、香根草地下部Pb含量和皱叶狗尾草地下部Pb含量超过临界指标含量,具有修复污染土壤的潜能。

关键词: 富集植物 重金属污染土壤 生物量 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稻挺对杂交水稻宜优673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用量的稻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宜优673在拔节前7~10d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稻挺对株高、节间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挺处理后宜优673的株高降低,节间缩短,节间直径增加,提高了抗倒伏能力;喷施适当用量的稻挺(600~900mL/hm2),可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显著增加产量,而高用量(1200mL/hm2)的稻挺处理增产不显著。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优673 稻挺 株高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尾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狼尾草属(Pennisetum Rich.)牧草既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又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主要就狼尾草属牧草的植物学特性、品种资源及生态分布状况、遗传多样性、生理生化、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狼尾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狼尾草 牧草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福建中亚热带红壤区,将侵蚀经济林(油茶)改造成人工草地(人工植草)、封山育林(自然恢复)进行生态恢复,11a后,分析A-C层土壤的常规理化性质、土壤复合量、原土复合度、腐殖质结合形态用以评价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各指标有明显差异,其中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土壤复合量表现为A层>B层>C层,原土复合度则表现为C层>B层>A层。土壤腐殖质在C层呈松结合态向紧结合态转变的趋势,其中在自然恢复区B、C层土壤的松/紧比值较A层分别下降0.149,0.458个单位,人工植草区C层土壤的松/紧比值较A层下降0.292个单位,松结合态向紧结合态转变速度较自然恢复区有所减缓。人工植草区A层土壤的有机质及有机碳总量虽低于自然恢复区,但重组有机碳含量相近,其它测定指标亦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人工植草 红壤 土壤侵蚀 有机质 腐殖质结合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在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其积累消长动态呈"双S型"变化曲线。龙眼果实成熟后,果肉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挂树期延长,果肉黄酮含量又回升。龙眼果肉同时还含17种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含量与总蛋白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与GABA含量呈正相关,与丝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甘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生产中如以植物功能性活性成分高黄酮含量为目标,研究确立了‘立冬本’龙眼成熟前期的9月22日为最佳采收时间。

关键词: 龙眼 果实发育 黄酮 蛋白氨基酸 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植草对山地果园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起在福建中亚热带红壤区开展山地果园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cv.Amarillo、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v.Fuyin NO.1试验,用于治理水土流失。为了科学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在治理11年后,分析土壤腐殖质及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清耕)相比,套种平托花生、圆叶决明区土壤表层(0~15 cm)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可提高2.56和1.90 g/kg,亚表层(15~30 cm)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弱于表层。试验区土壤表层的原土复合度达83.09%~96.75%,高于亚表层(77.73%~92.14%)。不同垦植方式比较,土壤表层、亚表层的原土复合度均呈清耕>套种平托花生>套种圆叶决明的变化趋势。不同套种牧草品种比较,在土壤表层、亚表层的原土有机碳、腐殖质有机碳、原土复合度方面,平托花生均有优于圆叶决明的表现,套种平托花生对表层土壤增值复合度为83.42%,比后者提高12.9%。

关键词: 果园 套种牧草 腐殖质 土壤胶体 红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引圆叶决明适应性研究

草地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亚热带红壤山地优质豆科牧草品种匮乏问题,1996年从澳大利亚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Greene.)品系号CPI 86134,2005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闽引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cv.Minyin)。1997年-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引圆叶决明系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直立型热带豆科牧草,干草产量达9400-11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威恩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cv.Wynn)增产128%以上,种子产量160-3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7%以上,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水平,盛花期植株含粗蛋白质17%,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种植表现优良。

关键词: 闽引圆叶决明 适应性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敏反应促进蛋白基因hrap转马铃薯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由甜椒中分离出的一种过敏反应促进蛋白hrap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Russet Burbank"和"大西洋"中。转化再生植株经过含卡那霉素培养基的生根筛选、PCR检测、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品种中,RT-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DNA中并表达。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活体接种抗病性检测,获得了抗晚疫病和抗青枯病的植株。

关键词: 马铃薯 hrap基因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