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大杯香菇辐射新株系各类氨基酸的遗传主成分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对大杯香菇辐射选育新株系的各类氨基酸总量进行了遗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硫氨基酸总量,达到13.39%;其次为儿童氨基酸总量,变异系数为7.00%;其它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甜味氨基酸总量、芳香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为5.69%、5.64%、5.19%、5.24%和5.06%;在相关性上,鲜味氨基酸总量与甜味氨基酸总量、支链氨基酸总量、芳香族氨基酸总量、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是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甜味氨基酸总量与支链氨基酸总量、儿单氨基酸总量和芳香族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硫氨基酸总量与儿童氨基酸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必需氨基酸总量是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总量与芳香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是呈极显著,与儿童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总量与儿童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是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特征根在7个特征根中累计贡献率达97.14%,也就是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6.07%。在各类氨基酸总量指标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各类氨基酸总量进行选择是及其重要的。在辐射选育新株系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大杯香菇中硫氨基酸总量高的新株系。

关键词: 大杯香菇 各类氨基酸总量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的胞外多糖粗提物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文中对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以期为其构效关系研究奠定基础。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中提取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后,过Superdex-G75凝胶层析柱分离得到胞外多糖EP-1。紫外分光法和SephacrylS-200HR凝胶层析柱检测EP-1为均一多糖,SephacrylS-200柱层析测得EP-1的分子量为35.2kDa,完全酸水解后纸层析检测EP-1的单糖组成中仅有葡萄糖,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结果表明EP-1的化学结构是以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无分枝的葡聚糖。刚果红络合试验表明EP-1在稀的碱溶液中以3股螺旋构象存在。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多糖 结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年秋季以泉花327为母本,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的ICGV94449A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耐旱、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系200131-6-1-2。该品系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荚果单产4215.3kg/hm2,比对照增产12.33%;子仁单产2844.8kg/hm2,比对照增产12.65%。粗脂肪含量51.56%,蛋白质含量29.08%。生育期120~123d左右。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青枯病鉴定结果为感病(S)类型。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福花4号。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福花4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生态栽培姬松茸的配方筛选及其氨基酸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进行不同配方处理的仿生态栽培。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以A3(即20%稻草+30%五节芒+50%羊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其次为配方B(即50%五节芒+50%羊粪)和配方B1(40%五节芒+10%圆叶决明+50%羊粪)。进一步比较用这3个配方栽培姬松茸时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发现配方B1栽培姬松茸时,这些成分的含量均优于其他2个配方,这一结果对姬松茸的栽培模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姬松茸 配方设计 氨基酸 仿生态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病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ANTI-8098A)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质粒pCM20进行青枯病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NTI-8098A)的电击转化,对电击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电击条件为2.5kV,200Ω,25μF时,转化的最佳条件为质粒DNA含量118ng,感受态细胞浓度为1.14×108CFU/mL。转化子ANTI-8098A:pCM20在无红霉素选择压力的LB培养基转接16次后,绿色荧光的表达仍为100%。对其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生长速度和ANTI-8098A:pCM20基本一致。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转速对ANTI-8098A:pCM20生长的影响较大,当培养温度为35℃时,ANTI-8098A:pCM20的含量为60.0×108CFU/mL,当培养转速为250r/min时,ANTI-8098A:pCM20的含菌量为50.33×108CFU/mL。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pCM20和ANTI8098A对不同作物分离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青枯病 生防菌 蜡状芽孢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外源硒姬松茸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添加外源硒姬松茸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进行研究,从姬松茸的盖厚度、盖重、盖直径、柄长、柄直径、柄重、朵重、产量等8项农艺性状指标中确定具有影响效应的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为农艺性状与形态学效应因子,第2主成分为增盖重效应因子,第3主成分为盖大小效应因子.第1主成分较全面地反映了外源硒添加量对姬松茸生长的影响,为期望效应因子,是提高姬松茸品质的主要参考性状组.培养料中添加30mg/kg外源硒(亚硒酸钠溶液)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姬松茸 农艺性状 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热对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

中国油脂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200、260、300℃)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来分析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导致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还受未加热油茶籽油中顺式脂肪酸的影响。因此,在油茶籽油烹饪过程中,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形成反式脂肪酸。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反式脂肪酸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对缺磷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矿质元素,但它在土壤中有效性是非常低的。在缺磷胁迫下,植物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方面的适应性变化。本文综述了缺磷对植物光合作用、活性氧代谢、及有机酸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缺磷 光合作用 有机酸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梨多品种矿质营养适宜值的高接比对法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果树品种间叶片矿质营养适宜值存在稳定差异原理,用砂梨(Pyrus pyrifolia)为试材,并以已知叶片矿质营养适宜值的品种翠冠为对照,在检验同砧高接的砂梨品种间叶片矿质营养存在稳定差异的基础上,高接比对分析5个砂梨品种叶片的矿质营养差异。依各品种元素平均值排序与品种间元素差异显著性与否,及其对照品种与比对品种营养元素平均差值80%置信上限1.28×Std+d,统计推断比对品种的叶片矿质营养适宜范围,修订蜜雪梨与制定黄花、清香、玉冠砂梨品种的叶片矿质营养适宜指标。文章还讨论分析"高接比对法"应用的必备条件与局限性,以及最小可靠样本量n的选定。

关键词: 砂梨 高接比对法 矿质营养适宜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碳经济与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型茶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氮肥盲目超量不科学施用,农药频繁高成本不合理施用,茶叶品种结构单一、适期采摘难度大、茶叶资源利用效率低,低产茶园面积大、产投比低、效益差,茶园物种单一、生物链短、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效率不高。最后提出了以低碳经济为导向促进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减量施用氮肥,研究应用提高茶树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技术;结合农业措施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效率;优化茶树品种结构,加速低产茶园改造步伐;建设复合生态茶园,延长生物链,促进茶园内物质能量循环高效利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约因素 茶业 可持续发展 物质能量循环 氮肥利用率 农药利用率 生态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