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百喜草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把影响种子生产较大的N、P2O5、K2O作为试验因素,确定其施肥水平,2004~2006年进行了百喜草种子丰产栽培试验,以期为百喜草种子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经回归分析,提出了百喜草种子生产获最大经济效益产量1011.8kg/hm2时N、P2O5、K2O合理用量分别为83.404、187.128、149.856kg/hm2。


萝卜籽油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品种萝卜籽粗脂肪的含量,并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品种萝卜籽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萝卜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对人类的健康有较大作用,也具有较大的研究应用价值。


费乌瑞它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营养吸收特征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脱毒种薯费乌瑞它的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苗期是根、茎、叶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现蕾至茎叶枯萎期是块茎吸收养分的主要时期,且对养分吸收的速率均较快;苗期根、茎、叶生长速度快,茎叶生长高峰发生早,进入块茎形成、增长和淀粉积累期均较早,对植株养分吸收高峰发生早,但植株衰老、茎叶枯萎发生相对较晚,能较好地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故虽生育期短,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费乌瑞它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1∶0.133∶1.666,即形成500 kg的块茎需要吸收氮素(N)1.654 kg、磷素(P2O5)0.221 kg、钾素(K2O)2.756 kg。


望谟县人畜饮水项目的参与式监测与评估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与式监测与评估是对项目实施效果及实施过程所开展的评价活动。以"贵州省望谟县参与式扶贫"项目中的社区人畜饮水设施的受益者为主体,对其修建及管理进行了参与式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社区缺水问题得到解决,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制度,村民管理能力和对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意识得到提高。但同时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出现了挪用资金及帐务不公开等问题。


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秃尖长、200粒质量和穗粒质量等8个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穗长检测到2个QTLs,分布于Ch1-1、Ch9连锁群;穗粗检测到7个QTLs,分布于Ch1、Ch1-1、Ch2、Ch4、Ch4-1、Ch6、Ch7连锁群;穗行数检测到6个QTLs,分布于Ch1、Ch2、Ch5、Ch6、Ch9、Ch10连锁群;行粒数检测到1个QTL,位于Ch9连锁群;轴粗检测到6个QTLs,分布于Ch1、Ch4、Ch5、Ch6、Ch7、Ch10连锁群;200粒质量检测到2个QTLs,分布于Ch7、Ch8连锁群;穗粒质量检测到3个QTLs,分布于Ch5、Ch6、Ch9连锁群.研究表明,穗部性状QTLs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呈现成簇分布现象;各个QTL位点上起增、减效作用的等位基因在高值亲本和低值亲本中的分布不均匀.
关键词: 玉米 穗部性状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QTL定位


贵州不同区域尺度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养分管理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烟叶主产县、2个烟叶主产地区及全省的植烟土壤5个养分指标为对象,研究贵州不同区域尺度的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养分管理。结果表明,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较大,地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缩小。含量变幅呈相反趋势,省级尺度的含量变幅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含量变幅下降,县级尺度内的含量变幅最小。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布频率差异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分布频率差异缩小。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县级尺度的烟叶氮素及省级尺度的磷、氯素养分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野生黄花白芨的组织快繁及分子鉴定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野生黄花白芨的种子进行组织快繁,获得了苗质健康的组培苗;同时从遗传本质上分析验证了它的分类地位和种类鉴定。


黔糖3号黄斑(点)病大田防控药剂试验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斑(点)病是黔糖3号果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多种农药对黄斑(点)病田间防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农药的综合防控率达65.88%,较对照(不施农药)高57.72百分点,防效明显,而且对1~5级病害都有减轻作用;在不同农药6种处理防效中,77%可杀得300倍液防效最好,防控率达81.48%,较对照高73.32百分点,50%退菌特+50%多菌灵混合600倍液的防控率79.44%,较对照高71.32百分点,与77%可杀得300倍液防效差异不大,但都较其他各处理防效高5百分点以上,差异显著,而且两者1、2、3级病害率都比对照分别降低于20%、15%、10%,且能有效控制4级、5级严重病害发生。因此,针对黄斑(点)病害防控农药选择,建议采用77%可杀得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适时施用,可有效控制该病害发生、蔓延和危害。


地方特产小米辣良种选育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地方特产小米辣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劣果率高,影响种植户收入和加工产品质量,进行了地方农业特产小米辣良种选育试验。选育出CF2(小果型)和CF6(中果型)2个品种,与当地常规品种比较,增产率分别为35.79%~89.63%和23.01%~43.34%,且产品加工后外观及品质均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