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优质两系杂交香稻新组合香两优619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两优619系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香稻新组合,具有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熟期早等特点。根据该组合近2 a在贵州省岑巩县的制种实践,介绍其亲本特征特性,总结其在岑巩县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两优619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稻三系不育系黔糯1A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糯1A是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糯稻三系不育系,具有良好的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配合力高、可恢复性好,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黔糯优11、黔糯优88已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优1130已通过云南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糯稻 三系不育系 黔糯1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PBF3-5D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BF因子是小麦胚乳特异基因表达调控蛋白因子之一,在调控小麦种子贮藏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种质ZY96-3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TaPBF3-5D的CDS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PBF3-5D基因CDS序列共有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为一个非跨膜的不稳定性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共含36个磷酸位点;预测其定位于细胞核;通过系统进化树以及多重序列比对,TaPBF3-5D与来自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PBF在亲缘性上更为接近。经荧光定量分析,TaPBF3-5D基因在根、茎、叶和籽粒中均有表达,以籽粒中表达最高,其次是叶和茎,根中表达最低。这进一步说明TaPBF3-5D基因参与调控小麦籽粒贮藏蛋白基因表达,调节籽粒发育。

关键词: ZY96-3 TaPBF3-5D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伤寒沙门菌greA/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沙门菌作为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导致多种食源性疾病,其中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TM)是关键血清型之一,其研究与防控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greA和greB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运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greA和greB基因缺失株及其回补株,并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Caco-2细胞的黏附及侵袭能力进行检测;利用小鼠模型评估了greA和greB基因缺失对STM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突变株STM LT2ΔgreA和STM LT2ΔgreB;与野生株相比,greA和gre B基因的缺失均不影响其生长速度,但导致STM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黏附力、侵袭力均有所下降;greA和greB缺失降低了STM对小鼠肝、脾的定殖力,并使得STM的LD50分别上升了39.81倍和2.5倍。【结论】greA和greB基因的缺失均可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转录延伸因子 greA greB 生物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下高羊茅转录组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响应低磷胁迫的相关基因,探讨高羊茅抵御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用KH2PO4浓度为0.005 mmol/L的Hoagland全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处理下的高羊茅作为研究材料,应用HiSeq4000 PE-250测序平台对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获得低磷胁迫处理下高羊茅叶片中2 269个DEGs。GO富集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高羊茅中的DEGs均显著富集到叶绿体被膜、叶绿体基质、酸性磷酸酶活性、去磷酸化、蔗糖-1F果糖基转移酶活性等过程中;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高羊茅低磷胁迫处理下的DEGs显著富集的代谢途径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甘油酯类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等。转录因子鉴定结果显示高羊毛低磷胁迫处理下差异表达数量最多的转录因子主要来自C3H、NAC、C2H2、WRKY、bHLH等转录因子家族;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初步获取了高羊茅响应低磷胁迫的基因表达特征,为深入研究高羊茅抗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羊茅 低磷胁迫 转录组分析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L蛋白致弱突变株的拯救及其免疫效力评价

中国兽医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控流行的基因Ⅶ型新城疫,以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为骨架,将其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突变为La Sota株相应序列并且将其L蛋白第1159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获救1株NDV L蛋白突变弱毒株并命名为rNDV-Fmut-LK1159R。rNDV-Fmut-LK1159R突变株在鸡胚中连续传代至第15代,突变位点能稳定遗传。rNDV-Fmut-LK1159R突变株和La Sota株分别以1×10~7EID50/羽的剂量免疫4周龄SPF鸡1次,免疫21 d后使用基因Ⅶ型NDV攻毒,攻毒剂量为1×10~5EID50/羽。结果表明,rNDV-Fmut-LK1159R突变株能显著提高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内IFN-γ mRNA表达量,显著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对SPF鸡提供完全免疫保护,并有效阻止排毒和抑制病毒在其脏器内复制。综上所述,rNDV-Fmut-LK1159R突变株免疫原性优良,具有成为基因Ⅶ型新城疫弱毒疫苗候选株的潜力。

关键词: 基因Ⅶ型新城疫 弱毒疫苗 反向遗传 免疫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为研究辣椒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对200份辣椒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考察的性状变异系数大;性状之间相关性紧密,大多存在显著、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考察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从高到低为单果重、株高、果肉厚、果横径、茎粗、单株果数、果长、第一节间距;单株果数、单果重、果横径、果肉厚、果长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显著,单株果数通过果横径、果肉厚、单果重对单株产量产生负效应;果长通过果横径、果肉厚、单果重对产量产生负效应;果横径通过单株果数对产量产生的负效应较大,通过单果重产生的正效应较大;果肉厚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而通过单株果数和果肉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单果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通过单株果数对产量产生的负效应较大,而通过果横径对产量产生较大的正效应。所考察的辣椒性状之间相互关系复杂,单株果数、单果重、果横径、果肉厚、果长直接调控产量,在育种中可着重考虑单株果数。在后续研究中应扩大性状考察范围,以更深入研究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SPSSPRO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偏分离标记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为父本、绿叶油菜‘10-4438’为母本杂交,以‘10-4438’回交构建BC1作图群体并基于简化测序构建连锁遗传图谱。利用DArT-Seq技术对BC1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3 404个SNP标记和5 968个in silico DArT标记,筛选高质量SNP标记构建框架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标记位置顺序”的方法,逐步添加包含偏分离标记在内的其他SNP标记及in silico DArTs标记,利用MSTmap在线分析软件,最终构建了一张包含9 212个多态性标记、1 614个标记位点、覆盖3 616.38 cM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平均遗传距离2.24 c M,包含21个连锁群,覆盖甘蓝型油菜19条染色体。在构图的9 212个多态性标记中,偏分离标记(P<0.05)共计767个,占总标记数的8.33%,偏分离标记在染色体上表现为成簇分布且形成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A2、A1、C4、C6染色体上,其中A2染色体340个多态性标记全部为偏分离标记,占总偏分离标记的44.33%。本研究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等性状的遗传解析及改良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遗传连锁图谱 偏分离 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以‘苟当3号’水稻DNA为材料,使用Nov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组装、注释、图谱构建、密码子偏好分析、SSR位点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1)‘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总长134 551 bp,由一个大单拷贝区(80 604 bp),一个小单拷贝区(12 343 bp),以及两个反向互补区(20 802 bp)组成。(2)在‘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36个基因,其中90个蛋白编码基因、38个t 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在检测出的136个基因里有21个基因含有内含子,内含子长度最长的是trn K-UUU,为2 488 bp,而内含子长度最短的是rpl16,为125 bp。(3)‘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亮氨酸,最低的是半胱氨酸,且密码子偏好A/T碱基结尾。(4)共检测到17个长重复序列和128个简单重复序列,有81.25%的简单重复序列是由A/T组成,表明大多数简单重序列位点具有A/T碱基偏好性。(5)‘苟当3号’与其他21个稻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苟当3号’与粳稻的亲缘关系更近,其次籼稻与粳稻在进化树中处于不同的分支。该研究获得了‘苟当3号’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信息,为‘苟当3号’的系统进化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苟当3号 叶绿体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RAP标记的生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不同的96份生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通过POPGENE 32软件计算各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并采用NTSYS pc-2.1软件进行种质间的UPGMA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和基于遗传一致度的群体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96份生姜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13对差异SRAP引物从生姜资源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96条,多态性比率为88.89%,说明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较为广泛。根据来源相同或相近,将生姜种质资源分为13个群体,生姜资源品种间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生姜虽为无性繁殖作物,但其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技术对生姜资源的多态性检出率水平较高,可有效揭示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群体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群体间遗传变异较小。

关键词: 生姜 SRAP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