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香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测定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小香鸡的生长及屠宰性能,选用111只小香鸡进行了生长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香鸡在0日龄时,公鸡与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20周龄时公鸡体重为1 592.23 g、母鸡为1 243.39 g,比在农村放养条件下180日龄时的体重公鸡893.4 g、母鸡849.6 g分别提高了699.19 g、393.79 g。26周龄时公鸡平均活重为1.77 kg,比母鸡重0.52 kg,增加41.6%。母鸡的屠宰率、腹脂率分别比公鸡高2.24、3.98百分点,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分别比母鸡高6.94、4.25、8.3百分点。经t检验,公母鸡间腹脂重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低热河谷地区雪莲果的驯化栽培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雪莲果在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在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区罗甸县对雪莲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驯化栽培试验,以海拔较高的温带地区贵阳作为对照,对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势调查、产量测定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雪莲果也能在罗甸低热河谷地区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但产量较低,仅为975.5 kg/667m2,果实商品性较差,植株长势和营养价值也较低,属于雪莲果生长的次适宜区,应慎重发展。


酸性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营养生长和膜保护酶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贵州强酸性(pH4.3)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生长、养分平衡、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耐铝能力弱的高粱,铝毒害明显,即使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作物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后高粱出苗和生长正常,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施磷石膏高粱长势优于施石灰处理;高粱干物质量与磷石膏(X1)、石灰(X2)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Yw=6.88+11.92X1-1.65X12,R=0.983**;Yw=6.88+6.39X2-0.72X22,R=0.996**);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在提高植物营养3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施磷石膏植株磷含量是石灰处理的1.17~2.43倍;施高量磷石膏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值分别为6.8~7.1、1.2~1.3和5.4~5.6,比值适中、变幅小,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值提高,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高粱叶片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分析表明,施磷石膏、石灰后SOD和CAT活性增加,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下降,施磷石膏效果优于石灰。


稻田免耕直播对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低海拔地区稻田免耕直播多花黑麦草技术与传统全垦播种之间生产性能差异,进行了2种播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水平下,2种播种方式的产草量差异很小,而株高和分蘖数的差异不显著。免耕直播技术可以节省劳动力,符合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可提前为家畜提供优质牧草,延长草地的供草期,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牧草种植技术。


贵州蔬菜雪凝灾害补救集成技术及应用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给贵州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贵州蔬菜受灾情况,分析了蔬菜受灾的原因,提出了蔬菜雪凝灾害补救技术措施及建议。通过项目的实施,在贵州罗甸、纳雍、黔西、乌当4县(区)进行了补救示范蔬菜117.4 hm2,总产量484万kg,总产值约730万元。辐射带动基地县早熟、次早熟蔬菜、速生蔬菜7 053 hm2,总产量约2.5亿kg,总产值2亿多元,实现了灾年农民不减收,使因冻害原本推迟上市的蔬菜提早上市,确保了蔬菜淡季市场供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对蔬菜低温冻害情况的调研中,发现了珍贵的地方抗(耐)寒品种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