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82%胺·氯烟剂研制与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相油悬浮剂加工技术研制出1.82%胺.氯烟剂,且在生产上用1.5 kg/667m2进行杨梅果蝇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4 h时对果蝇成虫的防效达80.00%~90.00%,48 h时防效为61.54%~81.82%;对幼虫的控制效果:鲜果为85.71%~87.64%,落地果为58.97%~85.94%。药后48 h,果实农药残留不超限量标准,符合产品安全标准。
关键词: 1.82%胺.氯菊酯烟剂 杨梅 果蝇


高油分、高蛋白黄籽双低不育系850A的选育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沪油12群体中发现1株天然不育株,与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材料5862 B测交出现一半左右的不育株,经3年4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2年春育成了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芥酸含量0.23%、硫苷含量15.5μmol/(g.饼)、含油率45%~49%、种子蛋白含量23%左右、经济性状较好的黄籽双低不育系850 A,并被用作不育系组配一系列杂交油菜组合,其中DH 0815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黔糯768在偏坡乡的适应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糯768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柔嫩性好,味甜,食味佳。为了尽快推广该品种,探讨该品种的适应性,于2007年引进乌当区偏坡乡,与当地主推品种筑糯2号进行比较试验,黔糯768平均产鲜果穗642.83 kg/667 m2,比筑糯2号增产7.66%;平均产鲜籽粒572.08 kg/667 m2,比筑糯2号增产10.81%,为偏坡乡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种源。


独蒜兰菌根真菌对环草石斛生长的影响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分离自独蒜兰的GN 09等6株菌根真菌与环草石斛组培幼苗共生培养。通过根切片观察证明,6株真菌都能与环草石斛组培苗形成共生关系,但其菌根结构与自然条件下的菌根结构存在差异。共生培养条件下,在根外皮层细胞中形成大量念珠状细胞,菌丝结较小。其中4株菌株的处理苗的鲜重增长率高于对照;GN 09、GN 10和GN 43菌株的处理苗增长率分别为69.8%、61.9%和81.7%,能显著地促进环草石斛生长,因此,该3株菌根真菌对于环草石斛组培苗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年生黑麦草A2003新品系品种比较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与对照品种原始群体(CK1)和贵草1号(CK2)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生育期、生长速度、茎叶比、鲜草产量、营养价值等指标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A2003主要生产性能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鲜草产量平均为4719 kg/667m2,种子产量平均为54 kg/667m2,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原始群体(CK1)和贵草1号(CK2)增产10%以上;但营养价值比贵草1号(CK2)低0.29%。


辣椒南繁加代栽培技术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三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冬季不仅温度稳定、降雨稀少,湿度小,适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正好与内陆地区生长季节错开,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和制种的天堂。目前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均在三亚设立了临时或永久的南繁基地,南繁是育种者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和制种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在三亚进行南繁加代育种(制种)工作,迄今为止未见较为正式的报导,笔者根据自己在三亚进行南繁育种工作的实际经验,以辣椒为例,从栽培学角度阐述了在三亚进行南繁与内陆地区的不同之处,供同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