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证实,氧化应激成为困扰围产期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在诱发奶牛乳腺细胞破坏或功能障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是由于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导致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所致,且持续的氧化应激可通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来攻击细胞,干扰其正常代谢、增殖和分化,并可能进一步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瀑布式效应,造成乳腺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且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对抗外源性刺激和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围产期奶牛乳房炎、机体氧化应激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于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能够维持机体健康、发挥正常的泌乳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围产期奶牛 乳房炎 Nrf2-ARE信号通路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PA和Vis/NIR的番茄货架期的品质检测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番茄货架期的质地变化特点,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方法(TPA)对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TPA测试方法测得的典型的质构特性曲线,由该曲线计算出番茄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等质构参数,通过对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相关矩阵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番茄各质构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番茄的硬度和内聚性相关关系显著(P<0.01),番茄的咀嚼性和其它的质构特性都存在相关关系(P<0.05)。根据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变化规律,将番茄货架期分为货架前期(1~3 d),货架中期(4~6 d)和货架后期(7~9 d)。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不同货架期的番茄进行了检测分析,基于PC1和PC2的番茄货架期分类率为97%,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建立水果和蔬菜货架期品质预测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番茄 质构分析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生物制剂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根结线虫已成为内蒙古赤峰市设施蔬菜园区的主要病害,对黄瓜和番茄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菌剂,2011-2012年在赤峰市松山区设施蔬菜园区进行了5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设施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在黄瓜和番茄定植时用100亿cfu/g厚孢轮枝菌粉剂0.2kg/667m2撒施,2%阿维菌素+多聚糖乳油3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0.2亿cfu/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kg/667m2撒施,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6L/667m2灌根,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稀释液灌根,设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定植20d后再用同样的浓度和方法处理一次,结果表明:5种生物杀菌剂对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20%~60%,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效果最好,达到56.3%,同时可以提高黄瓜和番茄的商品性,适于在设施蔬菜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设施蔬菜 根结线虫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制度设计——基于旱生牧草的“源库圃繁”理论探索与生产实践

草原与草业 2015

摘要: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圃,"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关键词: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干旱区膜下滴灌对甜菜产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通过对高寒干旱区甜菜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摸索出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在467.5mm以上湿润年膜下滴灌综合效果最好的是生育期灌一水的处理,滴灌定额30m3/667m2,灌水时间为4月20日,其次是灌二水处理。鉴于不同水文年甜菜的灌溉制度有所不同,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关键词: 甜菜 膜下滴灌 产糖量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农麦5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麦5号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2003年以巴97-8812作母本、SD3620(美国)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续3年北育(呼和浩特)南繁(云南元谋)交替加代并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15001号。1生物学特性农麦5号属多穗型中熟春小麦品种,幼苗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乳素和瘦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及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催乳素(prolactin)和瘦素(leptin)对主要乳蛋白与乳蛋白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及特异性基因表达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试验分为4个处理,瘦素浓度均为100 ng/m L,催乳素浓度分别为0、0.1、1.0、10.0μg/m L,每个处理6个重复。首先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催乳素和瘦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了主要乳蛋白[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β-乳球蛋白(β-LGB)]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分子(m TOR)信号分子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瘦素一定浓度(100 ng/m L)基础上,与0μg/m L催乳素处理相比:0.1和1.0μg/m L催乳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5);0.1与10.0μg/m L的催乳素均显著降低了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β-LGB的基因表达量(P<0.05);而1.0μg/m L催乳素处理对αs1-酪蛋白、κ-酪蛋白、β-LGB均有显著的促进表达效应(P<0.05);各催乳素添加处理均显著促进了JAK2基因的表达(P<0.05),而对STAT5和m TOR基因表达只有1.0μg/m L催乳素处理有显著促进效应(P<0.05)。结果提示,培养液含瘦素100 ng/m L基础上,催乳素对乳蛋白及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但浓度限制在一定范围(0.1~1.0μg/m L),过高或过低都会呈现抑制效应。瘦素100 ng/m L与催乳素1.0μg/m L对部分乳蛋白基因及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调控信号转导因子JAK2、STAT5与m TOR基因表达,从而影响乳蛋白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催乳素 瘦素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乳蛋白基因 信号通路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2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秋闲田 秣食豆 高产 栽培技术 优化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因子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目的]研究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5个影响因子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留苗密度75万株/hm2,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 661.672 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二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结论]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秋闲田 秣食豆 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氨酸是一种传统氨基酸分类上的非必需氨基酸,参与了蛋白质和与许多重要的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分子的合成,并且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移植、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关节炎、肿瘤和药物毒性等具有生理保护作用外,甘氨酸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其准确机制尚没有完全阐明。本文从氨基酸与免疫的关系切入,综述了甘氨酸的基本特性、主要生理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讨论了甘氨酸调节泌乳反刍动物乳腺炎的可能性,旨在为甘氨酸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甘氨酸 抗炎 甘氨酸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