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晚熟高淀粉高粱品种晋杂25号试验示范
《现代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为给种植户提供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高淀粉高粱品种晋杂25号的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高粱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品种,并配套"一增四改"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增加农民收益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半胱氨酸对幼龄陶寒杂种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现代畜牧兽医 》 2018
摘要:为了探讨半胱氨酸对幼龄陶寒杂种羔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激素诱导4~8周龄陶寒杂种羔羊获得624枚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别在含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成熟液里成熟培养24 h,对照组(0μmol/L)、试验Ⅰ组(100μmol/L)、试验Ⅱ组(150μmol/L)和试验Ⅲ组(200μmol/L),经体外受精检测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分别为60.9%、62.82%和64.1%,比对照组的卵裂率59.62%分别高1.28、3.2和4.48个百分点(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囊胚率分别为21.79%、23.08%和23.72%,比对照组的囊胚率18.59%分别高3.2、4.49和5.13个百分点(P>0.05)。说明成熟液里添加一定量半胱氨酸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2号原种生产技术
《大豆科技 》 2018
摘要:大豆原种生产是利用纯度高、质量好的原原种进行繁育原种的过程,是种子繁殖、确保种子纯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定期更新种子,也是良种繁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采用正确的原种生产技术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种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文中对大豆品种晋科2号原种生产方法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及鉴定试验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山西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由于干旱缺水使得马铃薯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为筛选出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1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盆栽抗旱性鉴定,分析了各品种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株高胁迫指数和叶片失水率与抗旱系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指标。并依据此,从引进的15个品种中筛选出中薯19号、晋薯24号、晋薯16号和同薯29号等4份抗旱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抗旱性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株高胁迫指数 叶片失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4份甜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SSR技术对来源于144份甜玉米群体的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343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4~17个等位变异,平均8.58个。40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6~0.90,平均0.76/位点。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2.30~15.19,平均6.80/位点。在33个位点共检测到稀有等位变异70个,在15个位点共检测到特有等位变异16个。在144份材料中,117份材料有稀有等位变异,其中1份材料有8个稀有等位变异;14份材料有特有等位变异,2份材料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聚类分析可初步将144份甜玉米群体划为7个类群,其中最大的Ⅰ群包括89份,第Ⅱ群包括35份。从研究结果得出群体材料的利用价值,对新的群体的合成及杂优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为育种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和抗叶枯病突变体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经过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离体筛选获得抗病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突变体。以不同浓度剂量EMS诱变处理大花萱草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用经过毒力检测的萱草叶枯病菌毒素粗提液进行离体筛选,通过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毒素粗提液,对愈伤组织进行浓度递增法和分化芽一步筛选法,获得抗叶枯病突变体材料。结果表明,0.50%~0.75%EMS处理愈伤组织60 min,0.75%~1.00%EMS处理分化芽60 min,分别获得半致死剂量效应。对存活的愈伤组织进行病菌毒素浓度递增逐步筛选(10%30天~20%30天),分化芽用40%的毒素液一步法筛选21天。经定向筛选,初步获得抗叶枯病分化芽突变体103株,有待进一步进行抗病鉴定。愈伤组织未能获得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
关键词: 大花萱草 叶枯病菌 甲基磺酸乙酯 化学诱变 抗病突变体 离体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蛋白对樱桃酒的澄清效果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制备的小麦澄清蛋白处理樱桃酒,通过测定澄清前、后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的变化来分析小麦澄清蛋白对樱桃酒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用50 mg/L的小麦澄清蛋白处理樱桃酒后,其浊度与澄清前相比降低了71.64%;总酚质量浓度和黄酮质量浓度与澄清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酒精体积分数、p H值、色价值、花色苷质量浓度、总糖质量分数和总酸质量浓度与澄清前相比变化不大。与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相比,经小麦澄清蛋白处理的樱桃酒先于其他3种澄清剂在139 h时达到最低浊度2.07 NTU并保持不变。用明胶作澄清剂,樱桃酒中总酚减少量最多,减少35.37 mg/L;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澄清剂,色价值降低最高,降低0.30;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澄清剂,花色苷减少量最多,减少0.49 mg/L。小麦澄清蛋白处理樱桃酒的最佳条件为:小麦蛋白用量50 mg/L、搅拌速率800 r/min、搅拌时间120 min。小麦澄清蛋白具有澄清效果好、澄清速率快、安全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对樱桃酒的工业生产和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8
摘要:在我国,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玉米产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更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和种植质量,我们要加强增产技术的研究,就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说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分蘖相关QTL定位及紧密连锁标记开发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蘖是与农作物产量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分蘖对于谷子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谷子分蘖遗传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RAD-seq),以2个F2群体(命名为Cross AJ和Cross HC)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个F2群体的543个和131个单株及其亲本进行RAD-seq,利用MSTmap和Win QTLCart 2. 5软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个控制分蘖相关的QTL。其中,利用Cross AJ共鉴定了6个QTL,分别为qAJTN1、qAJTN5、qAJTN7-1、qAJTN7-2、qAJTN7-3和qAJTN9,可解释表型变异0. 7%~9. 8%;利用Cross HC群体共鉴定了2个QTL,分别为qHCTN5和qHCTN7,可解释表型变异1. 4%~8. 3%。在这8个QTL中,qAJTN1、qAJTN5、qAJTN7-2、qAJTN9和qHCTN5为该研究新鉴定的位点,其余3个QTL(qAJTN7-1、qAJTN7-3和qHCTN7)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另外,通过将亲本的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搜索插入缺失位点InDel(Insertion-deletion),新开发了谷子分蘖相关QTL(qAJTN7-3和qHCTN7)紧密相关的InDel标记。结果为谷子分蘖机制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所开发的分子标记对于分蘖型谷子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