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强杂种优势组合的基因型分析与分子预测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基于40个SSR位点的分析,87份自交系划分4大群。其中,第Ⅰ群包括4小类,第1小类为Reid种群;第2小类包括郑58;第Ⅱ群分为2类,类2分为2组,其中一组属于Lancaster种群;第Ⅲ群是塘四平头群;第Ⅳ群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以Reid×Lancaster杂优模式为例子,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位点进行了比较,筛选出了有效母本自交系Z42和Z44,有效父本自交系Z13,Z14,Z15,Z16,Z17,Z18,Z19,Z30;对所有组合与对照品种的杂合位点数进行比较后,推荐了20个强优势组合供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谷子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8
摘要:以2种杂交谷子不同地膜覆盖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膜覆盖方式对杂交谷子产量及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全覆盖处理与常规旱地直播相比虽然前期经济层面投入加大,但后期有效防控了草害,免去了除草,而且产量增加明显,整个生育期减少1~2次浇水,极大地减少了资源投入和人力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雁门关地区贫困农村家庭适度养羊规模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8
摘要:雁门关地区地处山西省西北部,横跨黄土丘陵区和晋北风沙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区,雁门关地区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劣与居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两个方面,特别是作为畜牧业集中养殖区,长期以来传统的放牧养殖方式与生态环境恢复存在十分尖锐的矛盾,形成了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立适宜于雁门关地区农户养殖条件,兼顾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户脱贫致富双重目标的养殖模式,进行了适度养羊规模研究。通过前期实地调研,掌握此地区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在不考虑投资能力的情况下,确定了劳动力、耕地面积和养殖品种为制约因素,运用运筹法建立模型,计算出雁门关地区农户养羊适度规模为14~17只基础母羊,饲养品种为杜泊公羊和小尾寒羊改良本地羊的杂交后代母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生13不同生育期茎秆性状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春谷子长生13的茎秆特性,为抗倒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长生13分别在乳熟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倒2节至倒6节的节间长度、直径、茎秆机械强度、单株鲜质量、单株穗质量和植株重心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倒2节至倒6节,节间长度依次增加,节间直径和茎秆强度依次降低;随生育期进度,节间长度依次增加,除倒3节外,各节间长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直径先增加后降低,各节间直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倒2节至倒5节茎秆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倒6节的各节间茎秆强度依次降低,其中,倒2节在蜡熟期的茎秆强度最大(9.87 kg),倒6节在成熟期的茎秆强度最小(5.02 kg),但各生育期的茎秆强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单株鲜质量和单株穗质量逐渐升高,植株重心增加明显,重心在成熟期达最大,为0.5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葡萄品种鉴别和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自育葡萄品种及其亲本进行分子鉴别,并建立其对应的指纹图谱。供试材料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9个自育葡萄品种及其7个亲本,采用国际通用的SSR荧光标记引物进行扩增,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品种鉴别及构建指纹图谱。从4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特异性引物用于随后的SSR扩增,共扩增出5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4%。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16份葡萄种质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068 7~0.919 1。UPGMA聚类分析表明,15对SSR标记不仅可用于不同亲本、不同种群、不同亚属间的亲缘关系鉴定,更可用于相同亲本近缘姊妹系品种及其亲本间的鉴别。该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为中国葡萄品种的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完善,近缘品种鉴别以及品种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