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紫糯1号"糙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摘要: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黑米品种"紫糯1号"为材料,用乙醇提取色稻糙米中的总黄酮,研究不同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紫糯1号糙米中的总黄酮较优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5,摇床频率100 r/min,此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4.25%.

关键词: 紫糯1号 糙米 总黄酮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RPA检测技术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的方法.[方法]根据Mo膜蛋白P80基因序列,利用Oligo 7软件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检测Mo的RPA方法.[结果]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Mo,对其他羊常见病原无特异性扩增,对Mo核酸的检测灵敏度为70fg·μL-1,与常规PCR敏感性一致.批内和批间结果显示Mo阳性样品均能扩增条带,而阴性对照均无扩增,表明重复性好.对186份临床样品应用建立的RPA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并对其中40份肺脏样品进行支原体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的13份Mo阳性样品及常规PCR法检测出的95份阳性样品经RP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建立的Mo RPA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Mo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一项候选技术.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重组聚合酶扩增 等温扩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病植物疫苗生产菌FJAT-1458发酵工艺的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防治青枯病的植物疫苗菌FJAT-1458的发酵工艺,本文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利用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发酵培养基主成分进行固体培养工艺优化,为研制植物疫苗菌剂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菌株FJAT-1458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鱼骨粉0.5%、蔗糖0.1%、蛋白胨0.15%、K_2HPO_4 0.05%和MgSO_4 0.025%,发酵48 h后,发酵液活菌含量可达3.87×10~9 cfu/mL。该菌固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黄豆饼粉=7:3(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含水量45%、接菌量15%、通气量70%时,培养40 h后,固体菌剂活菌量达4.68×10~8 cfu/g。

关键词: 植物疫苗 液体发酵 固体发酵 培养基优化 培养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苗期耐低钾品种筛选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59份遗传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进行耐低钾筛选,根据综合指数筛选出18份耐低钾和10份低钾敏感的水稻品种.利用筛选得到的耐低钾水稻品种台农67和低钾敏感品种制西构建重组自交系,对耐低钾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和定位,共检测到27个耐低钾相关性状的QTL,LOD值为2.52~9.23,可解释表型变异为2.22%~7.25%,其中贡献率最高的QTL是qKC-2,该QTL定位在水稻2号染色体上,可能是1个控制水稻钾含量的未知基因,可进一步通过构建次级群体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和克隆.本研究中设计的Indel标记可快速筛选水稻育种材料中的耐低钾基因型,缩短育种时间,而且重组自交系中可以选出农艺性状好又耐低钾的株系直接应用于育种.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耐低钾 QTL 综合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甘蔗品种第十四轮预备区试漳州试验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试点进行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表现较好的工艺及农艺性状,粤甘53号、云瑞12-263和中蔗6号表现出高产高糖的特性,中蔗6号蔗茎产量量高,为199.47 t·hm-2,粤甘53号产糖量最高,为25.17 t·hm-2,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参试品种柳城09-19、闽糖12-1404和云瑞12-263的平均蔗糖产量位列前3位,分别达到14.63%、14.15%和14.06%;参试品种未见较为严重的黑穗病、赤腐病和黄点病发生.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糖分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碳源条件下广叶绣球菌转录组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其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了解广叶绣球菌在不同碳源条件下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动态.[方法]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分别以葡萄糖、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及松木屑为碳源的广叶绣球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样本为对照,分别对不同碳源下广叶绣球菌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结果]Geneontology(Go)富集分析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样本为对照,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利用的过程,如多糖催化过程、碳水化合物催化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及多糖代谢过程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enzymes,CAZymes)功能注释表明,碳源种类主要影响了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相关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的表达,其中涉及半纤维素降解的相关酶基因上调幅度最大.同时,在纤维素+木质素、松木屑为碳源的处理组中一些转录因子基因上调表达显著.[结论]不同碳源显著影响了广叶绣球菌基因表达谱,这种对碳源的适应也可能反映了广叶绣球菌攻击植物细胞壁的机制,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广叶绣球菌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分子机理和相关功能基因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转录组 基因表达 碳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南亚热带地区多油辣木主要病虫害调查

东南园艺 2019

摘要:为摸清多油辣木主要病虫害情况,指导生产、 推广种植;于2015-2017年对闽侯、 晋安、 永春、 晋江、 漳浦等5个观察点多油辣木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南亚热带地区多油辣木主要病虫害有12种,分别为基腐病、 茎斑病、 落叶病、 嫩梢萎蔫病、 炭疽病、 枝条溃疡病、 桃蚜、 柑橘二叉蚜虫、 小菜蛾、 二斑叶螨、 神泽叶螨和蛴螬等.对其为害程度、发生情况和防控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多油辣木 病虫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杂交稻潢优308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摘要: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交稻 潢优308 丰产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POD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猕猴桃POD基因的表达调控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米良1号’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Miliang-1’)克隆了2个POD家族成员基因(AdPOD27和AdPOD64)。结果表明,AdPOD27和AdPOD64开放阅读框分别为984和957 bp,预测分别编码327和31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F774100和MF774101。AdPOD27和AdPOD64为亲水性碱性蛋白,属于植物亚铁红素依赖Ⅲ型POD超家族成员,含有信号肽、跨膜螺旋结构和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和细胞外。q RT-PCR结果表明,Ad POD27在脱落酸(ABA)和4℃处理时表达量急剧上升,而AdPOD64只在ABA处理时表达量显著提高。此外,AdPOD27表达量与POD活性、AdPOD64表达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AdPOD27和AdPOD64可能在猕猴桃果实软化、低温响应和ABA诱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关键词: 猕猴桃 过氧化物酶 果实软化 低温 脱落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6个马铃薯主产区氮肥施用量、基肥量、追肥次数、马铃薯产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提高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差异较大,东北区为184 kg·kg-1、西南区110 kg·kg-1、中原区104 kg·kg-1、华南区99 kg·kg-1、西北区95 kg·kg-1、华北区84 kg·kg-1;氮肥施用过量是氮肥偏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土壤测试与植株营养诊断相结合的氮肥推荐方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进行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关键词: 马铃薯 主产区 氮肥 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