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互联网环境下北京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催生了休闲农业新业态。探讨网络环境下休闲农业创新发展需求和模式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现状、需求、模式和困境。结果表明,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主要形成了休闲农业主题网站、休闲农业与互联网金融和会展农业等业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政府规范管理、消费者参与式消费、休闲产品服务精准化开发和信息沟通反馈的需求,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基于品牌宣传推介的创意体验农业模式、基于休闲农产品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基于产业链服务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和基于科技示范引领的科普展览模式4类。目前,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仍面临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建设发展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限制因素。为此,应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主体培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强化人才建设。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互联网+ 现状 需求 模式 困境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结缕草ZjNAC2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草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NAM,ATAF1/2,CUC2)是植物所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克隆获得了ZjNAC2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580281),其编码区序列长1110 bp,编码36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ZjNAC2编码蛋白在N端有一个典型的NAM结构域,表明ZjNAC2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同时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获得其启动子序列1574 bp,通过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启动子上有ABA、非生物胁迫等多个不同的响应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jNAC2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分析表明,ZjNAC2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并且在衰老叶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幼嫩叶片;此外ZjNAC2的表达受200μmol·L–1 ET、10μmol·L–1 MeJA、10μmol·L–1 ABA和20%PEG4000的抑制,但受300 mmol·L–1 NaCl处理的诱导.本研究表明ZjNAC2转录因子可能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ZjNAC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日本结缕草 NAC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苹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而常规检测方法需要采样处理,耗时、费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多元素分析和原位测量的能力,在水果表面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潜力巨大.但是较差的检测灵敏度,限制了此技术在水果表面微量有害元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的检测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领域,研究了纳米粒子表面增强技术对苹果表面残留的毒死蜱农药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的增强效果.通过在被测样品表面涂抹币族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激发样品表面,对诱导出的原子发射光谱信号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苹果表面涂抹金属纳米粒子后毒死蜱农药中磷元素的特征峰有4倍的增强.此方法的应用对提高果蔬表面微量有害元素的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后我们对币族金属纳米粒子的增强效果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金纳米粒子和银纳米粒子的增强能力,同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的增强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20 nm的金纳米粒子、20 nm的银纳米粒子和80 nm的银纳米粒子的增强效果比较,发现80 nm的银纳米粒子对苹果表面毒死蜱农药光谱的增强效果最好.研究了信号采集延时时间对光谱信噪比的影响,确定了0.2μs的延时时间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信噪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的实验参数(80 nm银粒子增强、0.2μs的延时时间),以毒死蜱中磷元素在213.62,214.91,253.56和255.33 nm处的特征峰峰强作为依据,对苹果表面残留的毒死蜱农药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分别采集了毒死蜱残留浓度分别为30,20,15,12,10和6μg·cm-2的苹果表面的L IBS光谱,然后分别利用磷元素的四个特征峰峰强进行了定量化曲线拟合,结果发现LIBS对残留的毒死蜱具有很好的定量化预测能力,R2在0.89以上.根据定量化拟合曲线,探讨了纳米增强LIBS的检测限,计算得到,利用纳米增强LIBS技术测量苹果表面的毒死蜱农药最低可以做到1.61μg·cm-2的检测限.研究证明了金属纳米粒显著提高了LIBS对苹果表面农药残留的检测灵敏度.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纳米增强 农残 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P1基因表达、蛋白定位预测与功能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玉米自交系京501和京24属于不同基因型,京501与京24杂交F2代通过3代自交得到F5代株系,PCR检测A-45(11-1)、A-44(10-7)、京24等株系叶片,发现它们含有P1转录因子,液相色谱分析A-45(11-1)、A-44(10-7)、A-37(12-5)、京24等株系籽粒果皮发现,果皮中含有鞣酐,而且它们的果皮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红色,纸层析和显微观察发现果皮组分含有蛋白质和砖红色物质,所以F5代株系果皮P1转录因子可能来自京24.

关键词: 果皮 鞣酐 转录因子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TS序列的百合属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百合资源和不同系列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ITS序列,构建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系统发育树,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评价,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及育种亲本选配提供指导.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轮叶组L. tsingtauense、L. martagon album (ML=67,MP=59)和L. distichum (ML=99, MP=96)单独聚在Group1.L. formosanum、L. longiflorum、L. brownii与LA(Longiflorum-Asiatic hybrids)系列的Bright Diamond聚在一起(ML=65, MP=50),可能是L (Longiflorum hybrids)系列的原生亲本.A (Asiatic hybrids)系列、LA系列和AZ.T (Asiatic-Trumpet Hybrid)系列的栽培品种亲缘关系很近,在Group 3中聚在同一个分支上.L. leichtlinii、L. lancifolium可能参与了A系列的品种育成.L.rubellum、L.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和L. auratum与O (Oriental hybrids)系列的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是O系列的原始亲本.TR (Trumpet hybrid)系列的栽培品种与喇叭组(Section leucolirion) L. leucanthum var. centifolium、L. regale和L. sulphureum (ML=98, MP=98)亲缘关系比较近,推测可能参与了栽培品种的育成.O系列与OT (Oriental-Trumpet hybrid)系列的栽培品种亲缘关系比较近,聚在同一个分支上.基于ITS序列的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有效区分百合属野生种和不同系列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野生种之间、不同系列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中国丰富的百合属野生资源,构建系统发育树,提供可靠地亲缘关系图谱,为百合属资源品种的育成、分类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分子生物学根据.

关键词: 百合属 ITS序列 系统发育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是探测界面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结构的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技术。近年来,此项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增强基底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基底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选择稳定性高的增强基底,结合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融合其他光谱技术,提升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将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基底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时相影像植被指数变化特征的作物遥感分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一号GF1/WFV遥感影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利用多时相影像开展农作物分类调查具有明显优势。以安徽省颍上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5月至9月共6景多时相GF-1/WFV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主要农作物的分类识别提取。首先,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的典型植被指数NDVI、EVI和WDRVI时序变化特征,明析了不同作物在各时相对不同VI的响应特征;其次,基于作物在不同时相的敏感VI变化响应,构建了决策树分层分类模型,成功提取了研究区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四种主要作物种植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总体精度达到90.9%,Kappa系数为0.895。同时,采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作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效果对比发现,最大似然法最差,支持向量机次之,决策树分类方法最佳。研究表明:利用多时相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作物植被指数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作物分类的精度。

关键词: 遥感 作物分类 多时相 GF-1 决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宽调制变量控制喷头雾化性能及风洞环境雾滴沉积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技术是实现变量喷雾的重要手段,其工作参数与环境条件决定着施药的精准性。为探究PWM变量喷头雾化及风洞环境沉积特性,该文研制了脉宽调制变量喷雾系统,以农业施药常用空心圆锥雾化喷头喷雾的雾化、沉积特性为研究对象,在IEA-II型常规风速风洞内,通过点阵式放置电容式雾滴沉积传感器测定计算雾滴沉积与沉积评价指数(deposition evaluation index,DEIX),并利用Spraytec雾滴粒径仪测试其雾滴体积中径(volume median diameter,VMD)和雾滴相对分布跨度(relative span,RS)。试验结果表明:占空比在10%~40%间,随占空比增大,雾滴体积中径呈减小趋势,与占空比10%时相比,占空比40%时的雾滴体积中径下降了7.9%;PWM占空比60%时分布跨度最小,较占空比20%时雾滴分布跨度下降9.52%,雾滴谱最窄,获得的雾滴粒径分布最集中。雾滴沉积方面,风速1 m/s条件下,雾滴主要沉积在距喷头3.3 m内,此范围内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95.7%,当风速超过3 m/s时,在气流作用下,雾滴沉降距离增大,导致雾滴运动偏离施药靶标区域。PWM占空比增加,雾滴沉积评价指数DEIX值降低,雾滴的飘移率增大;相同工况下,风速及喷头高度越大,DEIX越小,施药雾滴越易飘移。该研究可为农业田间实际生产中脉宽调制变量施药技术应用及其工况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为PWM变量调节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脉宽调制 喷雾 试验 体积中径 雾滴沉积评价指数 风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优势 助力北京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管理 2019

摘要: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收入和自身的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但要彻底解决好传统的"三农"问题,更要面对未来解决好新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振兴"是关键。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发挥人才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为例,阐明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事人才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支撑体系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GRAS家族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RAS家族蛋白是一类植物所特有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多种植物中都有报道.该家族基因含特有的保守结构域,拟南芥、水稻GRAS家族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可分为8个亚家族:SCL、LISCL、SHR、PAT1、DELLA、SCR、LS、HAM.GRAS家族成员众多,在植物的信号转导、根和腋芽的发育、根瘤和菌根的形成、胁迫应答、生物解毒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回顾了近几年研究成果,从GRAS蛋白的结构、分布、分类以及在逆境胁迫响应、信号转导、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以期对GRAS蛋白家族进一步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GRAS 转录因子 信号转导 生长发育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