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基于农作制分区的1985-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时空变化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85-2015年间7个节点年份的全国分县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数据,运用集中度指数、变化率等指标和重心迁移、单产面积贡献率分解方法,基于农作制分区,对过去30年我国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东北、西北干旱和华南农作区小麦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而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农作区北部迅速增加;黄淮海平原农作区的海河低平原、黄淮平原和汾渭谷地亚区2015年集中度指数分别达到20.64%、25.77%和21.65%.各农作区的小麦平均单产持续提高,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干旱农作区提升幅度最大,每年分别达到103.5 kg hm–2和92.9 kg hm–2.相较于1985年,2015年黄淮海平原农作区小麦总产量增加4.8×107 t,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农作区增加8.0×106 t,东北农作区减少2.6×106 t.在小麦总产增加区域,黄淮海平原农作区以单产主导型及单产与面积共同作用型为主;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农作区以面积主导型及单产与面积共同作用型为主;小麦总产减少地区主要因为种植面积减少.从总产量贡献率变化趋势看,单产主导型地区减少,面积主导型地区增加,单产与面积共同作用型地区较稳定.中国小麦生产越来越向高产地区黄淮海平原农作区集中,海河低平原、黄淮平原和汾渭谷地亚区为小麦生产集中区域;小麦单产和种植面积增加共同增加了该区域小麦总产量增加,而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农作区和新疆地区的小麦总产增加主要靠种植面积扩大.

关键词: 小麦 时空变化 农作区 集中度指数 贡献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进程及经验借鉴

中国农业信息 2019

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方式单一、运行管理不完善、技术支撑能力差和示范带动效果弱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方法]从发展模式、政策法规、科技支撑、典型案例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历程,总结各国丰富的建园经验和完善的配套体系,并与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现代农业园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和完善的服务体系;(2)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可通过学习国外农业园发展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园建设与推广.[结论]我国现代农业园建设与发展重点为:(1)丰富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完善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2)因地制宜制定建园目标,明确园区功能定位;(3)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体系;(4)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5)依附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强化产业化经营理念;(6)全方位拓展园区经营方式,扩大和丰富盈利模式,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发展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国内外 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垦区粮食加工销售的现状及对策

农场经济管理 2019

摘要:黑龙江垦区的粮食加工存在加工企业成本高、规模小、产品单一、设备落后等问题,粮食销售仍以原粮为主,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与科研院校的联系、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集群以及加大物流园区和营销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精深加工 产业链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SSD)的耐盐与Pb低吸收小麦筛选研究及应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胁迫与重金属污染是导致污灌区土壤退化的主要因子,耐盐与重金属低吸收特征的小麦品种的筛选对污灌区农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集了河北某典型污灌区农田表层(0~20cm)土壤,通过外源添加0.4%NaCl盐化处理后进行盆栽试验,基于不同小麦耐盐指数(STi)与Pb富集系数(1/BCF)的物种敏感性分布(SSD)特征,对具有耐盐、Pb低吸收小麦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盐分胁迫对不同小麦的植株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不同小麦耐盐指数范围为0.49~1.04,其中最小耐盐指数为中麦415,最大的为轮选987.不同小麦基于耐盐指数大小的SSD顺序为:轮选987>中优9507>中麦1062>中麦996>轮选1690>中麦816>中麦175>中麦14>中优206>中麦415.不同小麦茎叶与根对Pb的富集系数间存在显著(p<0.05)差异,其中,小麦茎叶对Pb富集系数从0.013(中麦1062)~0.073(中优206),最大相差5.80倍,小麦根对Pb富集系数从0.129(中优206)~0.223(中麦14),最大相差1.72倍.基于茎叶Pb富集系数(1/BCF)的SSD顺序为:中麦1062>轮选987>中麦996>中麦816>轮选1690>中麦415>中优9507>中麦14>中麦175>中优206;据此筛选出了具有耐盐与Pb低吸收的小麦品种为中麦1062与轮选987.基于SSD模型中保护95%物种安全的风险阈值(HC5)判断,中优206的1/BCF测定值为13.7,小于HC5值(14.4),为该污灌区土壤不宜种植的Pb敏感性品种.研究结果可为盐分胁迫下污灌区Pb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污灌土壤 盐胁迫 小麦 物种敏感性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片球菌ZPA017发酵合成γ-氨基丁酸的条件优化

中国饲料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 g/L、大豆蛋白胨40 g/L、乙酸钠3 g/L、磷酸氢二钾1.37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硫酸镁0.63 g/L、硫酸锰0.29 g/L、吐温-80 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 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 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ZPA017 γ-氨基丁酸 发酵培养基 发酵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山西农经 2019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优化升级林业产业结构同时,推动了林业整体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探讨了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林业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展望了林业信息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林业信息技术 应用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溶肥料对温室长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以温室长茄为试验对象,研究6种水溶肥料对其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处理问株高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以施用以色列诺普丰大量元素水溶肥(19-19-19,含螯合态微量元素)产量最高,其次是史丹利第四元素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含微量元素)、亲土360°生物能水溶肥(20-20-20,含黄腐酸和聚合氨基酸等增效成分).

关键词: 水溶肥料 长茄 产量 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活鸡体重智能检测系统的构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能自动、准确地检测散养鸡场鸡的体重,笔者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活鸡体重智能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主机单元和终端处理单元三个部分,同时详细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并对系统检测成功率和准确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鸡只体重检测成功率均在96.00%以上,最高值达到了98.15%,动态采集体重数据误差最大为3.7 g,最小为0.1 g,整体误差范围控制在±5.0 g。系统在自动化程度、检测精度及稳定性方面均达到了预期要求,可满足实地推广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 散养 体重检测 无线射频 电子标签 无线传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倒伏胁迫下玉米抽雄期叶面积密度光谱诊断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面积密度(leaf area density,LAD)反映作物在垂直方向上体积内叶面积总量的差异,体现作物冠层内叶面积随着高度变化的分布状况。本文旨在探索玉米叶面积密度对于倒伏胁迫强度的表征能力及其光谱响应规律。【方法】以抽雄期倒伏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获取倒伏后玉米多期LAD及冠层光谱数据,对倒伏玉米冠层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和小波变换处理,根据LAD与冠层光谱一阶微分及小波分解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筛选LAD敏感波段和最佳小波分解尺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倒伏玉米LAD光谱诊断模型,并利用实测样本验证模型精度。【结果】玉米LAD随着倒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大,LAD可有效表征玉米倒伏胁迫强度及其自身恢复能力;玉米倒伏后冠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倒伏玉米冠层光谱反射率较正常玉米整体增高,近红外波段的增幅相比可见光波段更高,倒伏强度越强则光谱反射率越高;LAD敏感波段主要分布在蓝光波段354—442、472—495 nm和红光波段649—829 nm以及近红外波段903—1 195 nm和1 564—1 581 nm;同一阶微分处理相比,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玉米倒伏LAD诊断模型的验证R~2提高6.08%—9.11%,RMSE降低23.08%—31.63%;小波分解尺度对LAD诊断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中低尺度模型精度优于高尺度模型,其中第5尺度构建的模型对LAD的拟合效果最优(R~2=0.898,RMSE=1.016)。【结论】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对玉米冠层高光谱解析,可有效诊断倒伏胁迫下的玉米叶面积密度,可以为玉米倒伏胁迫灾情遥感监测提供必要的先验知识。

关键词: 抽雄期 倒伏胁迫 连续小波变换 LAD 玉米 高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