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秸秆还田对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 2024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析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整个生长阶段内,处理HCS与FCS中0~20 cm土壤pH均低于CK,但30~50 cm略高于CK;处理HCS与FCS中各层土壤EC均低于CK;相比CK,处理HCS与FCS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粗均增加;二者产量分别比CK高6.70%和18.25%.综上,秸秆还田可有效减轻苏打盐碱土的碱害和盐害,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玉米秸秆还田量为1.2 t/hm2的作用效果优于还田量为0.6 t/hm2.


冷应激对民猪肌肉组织中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24
摘要:为了明确冷应激对民猪肌肉组织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民猪仔猪9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养在常温(22~25℃,对照)、短期低温(4℃3 d)和长期低温(4℃15 d)环境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常温组、短期低温组和长期低温组民猪仔猪的背最长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组相比,短期低温组和长期低温组民猪肌肉组织中SOD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而GPX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短期低温组Nrf2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是长期低温组降低;短期低温组Keap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而长期低温组中其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冷应激对民猪肌肉组织抗氧化物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冷应激 民猪 肌肉 抗氧化相关基因 qRT-PCR


质量技术在土槽试验车液压系统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土槽试验车是土壤耕作试验研究的主要设备。该文以土槽试验车液压系统故障排除为导向,根据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和措施计划表法等多种现代质量技术的应用原理,探索拓展质量技术适用范围,有机地将上述方法联合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提出解决土槽试验车液压系统故障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升。


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及生理小种分布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在黑河地区普遍发生,为明确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分布及生理小种的变化,分别在2010年和2019年对黑河地区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种群的监测工作.结果表明:该病在黑河地区均有分布,在两次监测过程中发现土壤中胞囊密度有下降的现象.3号生理小种目前是黑河地区的优势小种,在2010年的调查中在五大连池市双泉镇、孙吴县腰屯乡发现有6号生理小种.2019年调查中发现各采样点大豆胞囊线虫病均为3号生理小种,未检出6号生理小种.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现代农业研究 》 2024
摘要:本文以欧洲早熟玉米群体选育的十八份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大斑病、丝黑穗病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八份自交系中大部分材料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E2106、E2111、E2114、E2116等4份材料在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方面表现较突出;E2101、E2105、E2112、E2113、E2117等5份材料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表现均比较突出,其中,E2117、E2105等2份材料高抗大斑病的同时,产量分列第2位和第3位,这些材料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加以利用;E2109产量位列第1位,但在抗丝黑穗病方面表现一般,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选择性的加以利用。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作物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离体测定和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核盘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菌核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对核盘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浓度(EC_(50))为0.0370μg/m L。其对向日葵菌核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用量在450 g/hm~2时效果最好,防效为92.78%;始花期用药防治效果好于其他时期;以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各喷药1次最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测产结果表明,喷施4次75%肟菌·戊唑醇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和常规药剂异菌氟啶胺对照,分别增产170.62%和2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