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黄酮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解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为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代谢调控、药用价值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铁皮石斛2个生长阶段茎、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组装获得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解析。【结果】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相关Unigenes 48个,涉及14个酶。5个CHS相关Unigenes具有CHSlike保守结构域,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Cys-His-Asn)高度保守,丙二酰辅酶A结合位点和产物结合位点的部分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异。CHI(Unigene0013781)属于类型I查尔酮异构酶,异构化6′-羟基查尔酮为5-羟基黄烷酮。表达分析表明,2个生长时期的茎和叶,CHS(Unigene0008250)、 CHI(Unigene0013781)和F3H的表达量都高于CHS(Unigene0012884)和C3′H。【结论】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共获得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相关Unigenes48个,涉及14个酶;5个CHS相关Unigenes中,2个编码查尔酮合酶,3个编码联苄合酶;CHI(Unigene0013781)属于类型I查尔酮异构酶。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转录组 黄酮 功能注释 表达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学术期刊社内部资源整合方式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传播与版权 2019

摘要:立足数字化背景,提出学术期刊社内部资源整合的背景和原因,根据学术期刊社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围绕内部结构、共用资源、创新服务、战略联盟实现学术期刊社内部资源整合,最后总结出学术期刊社内部资源协同发展3种模式:统筹发展型、协作互助型、托管经营型。

关键词: 学术期刊社 内部资源 整合 协同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期刊摘要常见问题及修改

传播与版权 2019

摘要:为了帮助科技人员提高科技论文摘要写作质量和水平,对《福建农业科技》期刊来稿中常见的摘要写作不规范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福建农业科技》期刊摘要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摘要结果不具体、没有使用第三人称、出现评价性语言、摘要过于简短、摘要目的不明确、摘要要素不全或不具体,摘要与引言雷同、摘要缺乏自明性、摘要是正文一级标题的罗列、摘要过于冗长。《福建农业科技》来稿中大部分科技论文的摘要写作质量较差,编辑应引导作者掌握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逐步提高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摘要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探析——以永泰青龙溪生态农庄概念规划为例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休闲生态农庄规划应以营造多形式休闲玩赏一体的休闲生态农庄为规划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生态本底,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本文探讨了休闲生态农庄分区原则、设置与项目安排等,以期为类似生态农庄的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休闲生态农庄 概念规划 永泰青龙溪生态农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出版时代的科技期刊:挑战与对策

中国传媒科技 2019

摘要:当前,中国科技期刊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家为了鼓励科技期刊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然而,在数字出版已成为科技期刊出版传播主要方式的今天,科技期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分析科技期刊遇到的挑战,针对科技期刊遇到的问题,文章从转变办刊理念、改进传播方式、提升学术影响力、拓宽盈利途径四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出版时代下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数字出版 挑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调查及队伍建设——以《福建稻麦科技》为例

学会 2019

摘要:为了解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的特点,进一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调查分析《福建稻麦科技》2015—2018年载文作者及文章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期刊发展。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期刊 作者群 作者队伍 建设 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

科技传播 2019

摘要: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与应用,科技期刊也应积极尝试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编辑出版工作中。探讨科技期刊在稿件流程处理、编辑校对以及期刊服务与广告营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减轻编辑工作量,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提升期刊与广告的营销水平。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技期刊 出版 稿件采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稻-油菜轮作对土壤枯草芽孢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检测长期进行稻-稻-油菜轮作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变化,以长期稻-稻连作土壤为对照比较。在连续30年轮作和连作的大田(湖南安仁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类土壤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试验于2015年7月、10月和2016年4月3个时期对定点试验土壤进行取样。通过枯草芽孢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3个时期采样土壤的检测结果:轮作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比连作土壤分别增加37.50%,27.06%和20.20%;轮作和连作2015年7月采样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大于2016年4月采样土壤测定值,大于2015年10月采样土壤测定值。研究结果表明稻-稻-油菜轮作提高了土壤枯草芽孢杆菌的数量,使土壤中对作物生长有益的特定功能微生物数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关键词: 稻-稻-油菜轮作 枯草芽孢杆菌 荧光定量PCR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患子科ITS序列探讨龙荔的系统发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无患子科间隔转录区序列(ITS)探讨了龙荔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通过无患子科27个属62个种ITS序列信息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龙荔和龙眼、荔枝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基于ITS序列信息可以清楚区分无患子科内不同的种属,其属间ITS序列相似度为(91.0±4.4)%、种间为(96.3±2.8)%。龙荔与龙眼、荔枝之间的ITS序列同源性均为92%,低于龙眼与荔枝间的同源性(93%),但高于和红毛丹的同源性(91%),其ITS序列中有4.5%的碱基位点与龙眼和荔枝均不同,主要表现为T和C互换、A和G互换,共占序列差异位点的56.5%。以韶子属红毛丹为外类群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龙荔、荔枝、龙眼之间的进化发育明显,龙荔最早自成分支,其次是荔枝,最后是龙眼。【结论】ITS序列信息分析结果支持龙荔作为独立属的分类可能。

关键词: 龙荔 种系进化 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食用菌产品重金属污染中,镉超标所占的比例相对突出。生产实践表明,镉在食用菌中的富集不仅会导致其减产并影响其品质,而且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危害人体健康。文章在分析不同食用菌品种对重金属镉的响应的基础上,重点综述镉的污染途径及相关富集机制,主要包括不同品种差异、生产环境影响、不同阈值效应、要素交互作用、梯度激发响应等内在规律,阐述相关食用菌品种具有富集甚至超富集镉元素的生理特性,发现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活体内且比较容易被重金属、激素和各种细胞因子诱导的低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物质;金属硫蛋白在菇体内的生物功能,主要表现为与重金属结合,包括形成螯合物,改变重金属离子赋存形态,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毒害程度。文章也关注防控食用菌生产过程对镉富集的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合理选择品种、添加有益元素、优化栽培方式、优选生产材料、合理选择土壤等技术对策,以求为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食用菌 镉污染 富集机制 防控技术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