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芽胞杆菌(Bacillus)已被广泛用作动物益生菌,其分泌的纤维素酶(cellulose)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本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培养基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麻类等纤维作物根际分离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芽胞杆菌,并对其纤维素酶的产酶条件、动物肠胃耐受性、对滤纸条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以及菌株的溶血性检验安全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8株具有产纤维素酶活性的芽胞杆菌,其中菌株FJAT-29941的活性最高,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 RNA基因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JAT-29941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温度为20~50℃(最佳培养温度为30℃),pH为4.0~9.0(最佳pH值为9),培养时间18~72 h(最佳培养时间为42 h),最佳培养基为0.5%NaCl的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NA)培养基;利用1%胰蛋白酶的人工肠液和1%胃蛋白酶的人工胃液处理该菌株,其存活率分别为27.98%和64.91%,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肠胃耐受性;菌株FJAT-29941在48 h内可以将滤纸条降解为小圆片,表现出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该菌株在溶血性检测中未产生透明圈,是安全可应用的。本研究筛选获得的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29941具有较好的纤维降解能力和动物肠胃耐受性,为益生菌研发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不同杨桃品种叶片的对比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福建省杨桃红龙、泰国种、香蜜、台湾软枝等4个品种的叶片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并使用电镜观察对比叶片角质层纹饰、表皮毛和气孔器等特征,比较不同品种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是生产上区分果树不同品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表明,4个品种的羽状复叶不整齐对生,红龙有7、9、11片复叶,其他3个品种的叶片均为9片和11片。4个品种杨桃叶色、叶厚、小叶数、叶尖形状、叶基形状、叶缘形状、叶脉清晰度、叶面叶脉是否突出、叶面形态、上下表皮角质纹理、表皮毛和气孔等性状存在差异,可以根据这些差异对品种进行初步区分。


不同品种茶树对氟富集的差异研究
《茶叶通讯 》 2018
摘要:以4个同一树龄(约7年)的不同品种(丹桂、金观音、金牡丹、瑞香)茶树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以及加工成不同茶类后氟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在春、秋两季的一芽二叶氟含量介于73.62~235.28 mg/kg,绝大部份低于200 mg/kg;其中,瑞香氟平均含量最低(108.4 mg/kg),与其他几个品种间氟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茶树不同部位氟含量检测发现,茶树氟主要在叶部位累积,其次是茎部,主根和侧根累积最少。叶部位氟含量536.49~2598.87 mg/kg,主根氟含量最小,介于14.01~37.18 mg/kg。由4个不同茶树品种原料所制成的各茶类中,乌龙茶氟含量最高(129.29~238.05 mg/kg),绿茶氟含量最低(67.69~92.97mg/kg)。可见,原料的老嫩度是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关键,原料越老,氟含量越高。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的不同花色紫薇的挥发性物质检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薇是我国著名的夏季观赏花木,具多种花色,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探究不同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对紫薇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种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对进行富集提取,通过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在前处理条件优化方面,以质谱鉴定出物质(总物质和高匹配物质)的出峰数和峰面积为指标,筛选得到适用于萃取紫薇花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温度为25℃,萃取头为65μmPDMS/DVB。接着对5种不同花色的紫薇花中的高匹配度和高含量成分进行了讨论,分别从白色、淡粉、粉红、玫红、紫色花色的紫薇中检测出高匹配挥发性物质23、3、14、18和15个,占各自总香气成分的46.38%、47.11%、47.42%、49.18%和47.32%;而高含量成分分别占到各自总香气成分的59.33%、79.35%、58.24%、69.23%和54.83%。同时,不同花色紫薇花的挥发性成分也存在共性和特异性的成分。以高匹配成分为研究对象,4种花色紫薇有2个共有成分(β-石竹烯、十四烷),3种花色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3个(苯乙醛、苯甲醛和顺式-罗勒烯),而2种花色共有挥发性成分有5个(D-柠檬烯和2,4-葵二烯酸甲酯等)。同时,各花色还存在特异性成分,在白色、淡粉、粉红、玫红、紫色花色中的特异性成分数量分别为15、2、9、10和9种。通过探究不同花色紫薇花在挥发性成分上的差异,为紫薇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薇 不同花色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外膜蛋白H(Omp H)的免疫学活性进行鉴定,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X-73株(U50907.1)设计了两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801株的Omp H,扩增片段为1 348bp(ORF为1 056bp)。扩增的Omp H与GenBank中登录号为AE004439.1(Pm70株)、EF635422.1(C44-1株)、EU016232.1(P52株)、JQ082510.1(XJ121株)、U50907.1(X-73株)、U52200.1(P-1059株)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核苷酸同源性范围在80.2%~98.4%,氨基酸同源性范围在79.6%~98.5%。扩增了去信号肽的Omp H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Omp H,转化BL21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蛋白约为56ku,与预期分子量的大小相符;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为建立禽Pm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舍饲福清山羊经产母羊繁殖性能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8
摘要:文章系统研究了福清山羊经产母羊舍饲条件下的产羔数、产羔间隔、断奶活羔率等繁殖指标,分析了产羔季节对母羊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舍饲福清山羊经产母羊胎平均产羔数1.64只,平均产羔间隔264 d,平均年产1.39胎,年平均产羔数2.28只,羔羊断奶成活率81.06%,羔羊平均初生重1.74 kg。舍饲条件下福清山羊一年四季均可配种产羔,但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冬季产羔胎次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夏季产羔胎次最少;秋季的平均产羔数和平均初生重均为最高;夏、秋两季的断奶成活率明显高于冬、春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