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伞形霉属3个种的脂肪酸组成初探
《菌物研究 》 2019
摘要:伞形霉属是重要的产油真菌,本研究分析了具棱伞形霉(Umbelopsis angularis)、长白伞形霉(U.changbaiensis)和葡酒色伞形霉(U. vinacea) 36个菌株的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26种脂肪酸,链长12~20碳。特征性脂肪酸为18∶3 cis 6,12,14(十八碳三烯酸)、18∶2 cis 9,12/18∶0a(亚油酸/硬脂酸)、18∶1(w 8)/18∶1 cis 9 (w 9)(顺-10-油酸/油酸)和16∶0(十六烷酸) 4种,累计百分比为92.92%。脂肪酸/菌体生物量比值范围为0.40%~2.18%。结果表明具棱伞形霉、长白伞形霉和葡酒色伞形霉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重要功能性脂肪酸,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毛霉门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酸 二十碳二烯酸 微生物鉴定系统


环境因素对盛花期茉莉鲜花香气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花香气是在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香气组成受开放环境和生长气候因素影响。本研究探究了福州茉莉鲜花离体开放中香气变化及气候因素对其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吐香峰值出现在21:30左右,并持续至翌日02:00,香气成分中乙酸苄酯、芳樟醇、苯甲醇、吲哚和氨茴酸甲酯等与总浓度呈现相似变化趋势,而α-法昵烯和苯甲酸甲酯在21:30达到高峰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乙酸叶醇酯则在21:30时浓度达到最低值。雨水茉莉和晴天茉莉主要香气种类相同,但雨水茉莉中乙酸叶醇酯含量约为晴天茉莉的10倍,具有较浓的青草味,且雨水茉莉的香气品质评价指数(JTF=1.17)低于晴天茉莉(JTF=1.87)。在茉莉花盛花期(6—10月),长乐和福清两地鲜花的JTF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0月,表明伏花香气品质最佳。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月份的长乐鲜花和福清鲜花的香气相似度不同,6—9月的长乐鲜花香气聚为一类,10月单独一类;而6—8月的福清鲜花香气成分聚为一类,9—10月为另一类。


鸡爪槭ApPSY和ApPDS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和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在鸡爪槭叶片呈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鸡爪槭黄金槭叶片为材料,采取RT-PCR技术,克隆得到ApPSY基因和ApPDS基因的cDNA序列,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初步分析,并检测了不同叶色品种及不同发育时期槭树叶片中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pPSY基因cDNA序列长1 497 bp,有一个1 25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18个氨基酸; ApPDS基因cDNA序列长1 974 bp,有一个1 69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56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PSY和ApPDS蛋白质均为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进化树结果显示,鸡爪槭Ap PSY、ApPDS与柚子、葡萄柚和甜橙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ApPSY基因在呈色期表达量最高,而ApPDS基因在小绿期表达量最高;在不同叶色品种叶片中ApPSY基因在黄金槭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ApPDS基因则在橙之梦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ApPSY和ApPDS基因在鸡爪槭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科研单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9
摘要: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素质和党组织战斗力,对农业科研单位形成正确政治导向、推动科技创新、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行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做法.


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探析-以永泰青龙溪生态农庄概念规划为例
《现代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休闲生态农庄规划应以营造多形式休闲玩赏一体的休闲生态农庄为规划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生态本底,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本文探讨了休闲生态农庄分区原则、设置与项目安排等,以期为类似生态农庄的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


果实生长与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茂谷柑'裂果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增长及果皮的迅速变薄,是裂果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果园土壤水分的亏缺和不规律变化,是诱发裂果的关键外部因素.无喷灌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裂果率可达到18%以上,裂果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较均衡并在临界值之上,可有效防止裂果,裂果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极大地降低裂果的发生.


粒苗兼用型大麦新品种福大麦2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为促进大麦品种更新换代,满足种植业结构调整新需求,通过秋水仙素诱变育种选育出粒苗兼用型皮大麦新品种供推广种植.[方法]2003年冬季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闽诱3号植株,2004年春季从其诱变后代变异群体中筛选优势单株为母本与父本莆大麦5号杂交,进行多年多点系谱选育,选育出粒苗兼用型皮大麦新品种福大麦2号.[结果]2012-2014年连续2年参加福建省区试,第1年平均产量4 450.58 kg·hm-2,比对照品种(福大麦1号,下同)增产5.6%,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第2年平均产量4 61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对白粉病、赤霉病和锈病的抗性都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抗病性综合表现与对照品种相当.2014-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29%.2015年进行麦苗产量测产试验,福大麦2号的鲜麦苗产量为24 084.7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42%;氨基酸总量为22.65 g·hg-1,比对照品种多9.0%;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结论]福大麦2号分蘖力强,再生性好,有效穗数多,穗长粒大,籽粒产量高,抗病性较强,是具有推广价值的皮大麦新品种;其麦苗产量高、品质好,是作为加工麦苗粉或麦苗汁等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嘉宝果酒渣营养成分分析
《农产品加工 》 2019
摘要:分析嘉宝果经酿制红酒及蒸馏白酒后酒渣的营养成分,为制酒副产物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嘉宝果及其嘉宝果酒渣为原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粗蛋白、铁、镁、锰、锌、钙、氨基酸含量,比较果实及酒渣营养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嘉宝果经发酵红酒后其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及17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EAA/TAA)由34.73%升至39.23%,接近FAO/WHO的理想模式(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EAA/NEAA)由53.21%升至64.54%,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60%)。红酒酒渣再经蒸馏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但仍远低于发酵前;蛋白质、锌含量、14种氨基酸、EAA/TAA及EAA/NEAA值无明显变化;铁、镁、锰、钙及碱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除镁外仍显著高于发酵前。


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构建及其田间试验验证
《土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假设单位养分增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为线性模型,结果导致最高施肥量之前和最高施肥量之后的施肥效应是对称关系。这种模型设定偏误以及模型存在的强烈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是建模成功率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研发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旨在提高二元肥效模型的适用性。在一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基础上,根据植物营养元素功能不可相互替代原理,构建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并通过氮、磷、钾二元组合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检验新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推荐施肥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生、马铃薯、毛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17个氮磷、氮钾、磷钾二因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中,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但典型肥效模型仅占试验点总数的58.8%,模型一次项系数或二次项系数代数符号不合理以及推荐施肥量属于外推的非典型式占41.2%。基于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拟合上述试验结果,同样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典型肥效模型的比例占试验点总数的88.2%,非典型式模型(均属于推荐施肥量外推)比例仅占11.8%,建模成功率较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提高了29.4个百分点。两种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之间、经济产量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线性回归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分别仅有0.9153和0.9161,表明当二元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的最高施肥量或经济施肥量每增加1 kg时,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相应推荐施肥分别仅增加0.915 3 kg和0.916 1 kg,较好地克服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施肥量偏高的问题。分析表明,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是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简化式和特例,新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氮磷钾 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 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 田间试验 推荐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