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设施栽培果树的主要树种、设施类型及栽培模式,同时指出了我国果树设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获得,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确认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属单基因配子体不育,恢复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旨在找到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克隆恢复基因及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研究选用412对SSR引物,利用RN型不育系YA与恢复系167杂交的F2分离群体,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Satt414和Satt596,遗传距离分别为16.4和14.6cM。为了找到更近的分子标记,分析了Satt414和Satt596附近的所有SSR引物,并利用两个遗传差异较大的亲本重新构建了分离群体,从而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比较紧密的标记Satt547,遗传距离为7.56cM。根据Cregan等构建的大豆分子遗传连锁图,将恢复基因定位于J连锁群上。


吉林省玉米品种丝黑穗病抗性初报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收集目前吉林省生产应用玉米品种144个,在中部半湿润区自然条件下,鉴定品种丝黑穗病抗性表现,并进行了应用品种的抗性评价,提出了防治对策。


特克赛尔肉羊胚胎移植效果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2003~2005年,共同期发情处理特克赛尔供体母羊60只,发情58只,同期发情率达96.67%;同期发情处理受体母羊337只,发情325只,同期发情率达96.44%。2003年超排处理特克赛尔供体母羊14只,查黄体142个,采用输卵管冲胚技术回收卵137枚,回收率96.48%,可用胚126枚,移植鲜胚126枚,移植受体羊97只,受胎率56.7%。2004~2005年超排处理特克赛尔供体母羊46只,查黄体485个,采用子宫冲胚技术回收卵403枚,回收率83.09%,有效胚327枚,移植鲜胚217枚,鲜胚移植受体羊186只,受胎率54.92%;制作冻胚110枚,移植冻胚104枚,冻胚移植受体羊80只,未返情受体羊数41只,受胎率51.25%。


吉林省亚麻高效栽培及效益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亚麻种植与管理技术措施对亚麻产量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吉林省亚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播种、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成熟收获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措施,并对我省亚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


不同类型牛舍保温性能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对3种不同结构及墙壁厚度的牛舍保温对比试验,对牛舍保温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墙壁厚度,在舍外气温为-20℃的情况下,与墙壁厚度24、37和50cm相对应的舍内最低温度分别为-6.97、-2.03和5.57℃,极差达12.5℃,其作用强度占全部因子作用总和的59.78%;棚顶类型是第二因素,极差为5.67℃,其影响强度占27.05%,其中以塑料膜暖棚顶(夜间加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最好;试验误差的影响很小,只占全部因素总和的3.96%。经方差分析检验,墙壁厚度对畜舍保温性能的影响显著。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水稻的影响,2002~2005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对水稻种子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试验,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并从中筛选出增产效果最佳的处理剂量。该试验说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促进水稻增产。


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Bt176转基因玉米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以实时荧光PCR技术鉴定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Bt176品系。根据转基因玉米Bt176中内源基因Zein和外源基因cry1Ab设计引物及TaqMan荧光探针,成功建立了检测转基因玉米Bt176品系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表明,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转基因作物,不仅可以达到品系鉴定的作用,而且可以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该方法简便迅速,降低了污染机会,为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品系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Bt176转基因玉米 TaqMan荧光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