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研究了田间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穗长、有效穗数、瘪粒率、千粒重的影响不同。在各施肥处理中,以平衡施肥处理的瘪粒率最低、千粒重和产量(8 482kg/hm2)最高,较无肥区增产3 445 kg/hm2(68.4%),增收4 943元/hm2;粗蛋白(7.21%)与粗淀粉(66.03%)含量最高。

关键词: 水稻 平衡施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初步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对水稻稻瘟病的最佳诱导浓度配比为浸种浓度1%,喷雾浓度为1 000μg/mL的组合,如果用单一方法,其浸种和喷雾最佳浓度分别为1%和1 000μg/mL。而且β-氨基丁酸的诱导效果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抗性越差其效果越好。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BABA) 诱导抗性 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混菌法对土壤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田的致病菌数量较常规农田有较大幅度提高,并随耕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保护性耕作土壤真菌种类主要分为4大类,其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曲霉菌>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分离到的玉米病原菌种类主要是串珠镰刀菌、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其数量分布为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保护性耕作田中的玉米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重于常规农田,随保护性耕作年限的延长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保护性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程度,但有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趋势。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病原菌 玉米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b基因对松辽黑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分析Ob基因对其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影响。测定30头松辽黑猪的9个肉质性状和6个胴体性状,用PCR-RFLP方法检测Ob基因型。结果显示,松辽黑猪TT基因型平均膘厚比CT基因型低,而肌内脂肪含量、瘦肉率则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他肉质和胴体性状在Ob基因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Ob基因的TT基因型对猪的肉质和胴体性状具有显著的正遗传效应。

关键词: Ob基因 肉质 胴体 松辽黑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不同类型超级稻形态特征分析与品种改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育成的超级稻品种株型、根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超级稻片叶开张角度,弯穗型超级稻最大,半直立穗型超级稻次之,直立穗型超级稻最小。弯穗型超级稻出穗后剑叶对籽粒增重影响率最大,明显高于半直立穗和直立穗型超级稻。剑叶以下叶片对籽粒增重的影响率随着叶片下移,半直立穗、直立穗超级稻逐渐提高,而弯穗型超级稻逐渐下降。上部、中部穗籽粒增重速度大小表现为:半直立穗型→直立穗→弯穗型;下部穗籽粒增重速度表现为:半直立穗型超级稻→弯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表现发根较慢,中期发根快,后期根壮;半直立穗型根系发育在全生育期表现比较平稳;弯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生长较直立穗型品种较快,中期和后期根系的长度、数量、根重方面明显不如直立穗和半直立穗型的品种。

关键词: 超级稻 株型育种 水稻穗型 根系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2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5个种植密度与产量及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吉单79和吉单137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5.51万株/hm2和5.43万株/hm2。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子粒品质的影响。生产上可采用适宜的密度以获得高产、稳产、优质。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品种 密度 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梁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长、千粒重、产量等7个性状用DI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中,吉R105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较理想的恢复系,只是千粒重的配合力稍低,有待改进;不育系中,880A表现较好,但是易感黑穗病,需要改良.株高、穗粒重、产量等性状不育系作用较大,抽穗期父本影响较大,千粒重和穗长双亲同等重要;因此不育系的培育更应注重产量性状的选择,这样有利于繁殖和制种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粱 配合力 亲本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百脉根的转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PCR成功的从乙肝患者血清中扩增出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并构建了含有此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HB。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叶盘法将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转入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从转化植株中提取DNA做PCR检测、Southern杂交,阳性结果验证了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的基因组中,转化效率为20%,证实转化的载体真实高效。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基因 载体构建 百脉根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DNA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机理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粉管通道法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将基因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转基因技术。详细地回顾了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机理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粉管通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海棠RAPD亲缘关系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海棠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根据RAPD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4份苹果材料分为5类,8份山楂材料分为4类,山楂海棠的亲缘关系位于山楂和苹果之间,但与苹果较近,认为山楂海棠可能是苹果和山楂的属间杂交种。

关键词: 山楂海棠 苹果 山楂 RAPD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