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高肥量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差异6.1%~46.6%,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1.98%~12.80%。郑单958种植密度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单产为13214kg/hm2。在此密度下主要通过群体来影响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密度 超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修饰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酸菌胞外多糖在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的形成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并赋予产品优良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保健性能。不同的乳酸菌在胞外多糖的产量、化学组成、分子量、带电情况和侧链分支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通过对胞外多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可以优化其功能特性,并获得具有特定用途的食品改良剂。有些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有益于人类健康;或者可能用作益生元,有益于胃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本文着重讨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多糖的分子结构修饰,探讨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流变学特性 分子结构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钾中的钾素和氯素对玉米茎腐病防治效果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钾素 氯素 氯化钾 玉米茎腐病 防治效果

吉林省玉米超高产品种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围绕吉林省玉米超高产的品种类型、关键特征特性、产量构成参考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超高产品种主要问题提出了育种对策。

关键词: 玉米品种 超高产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通过连续3年定位对水稻施肥,明确了不同肥料处理的应用效果及最佳使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中,以Bokashi+化肥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与常规水稻生产相比差异不明显。对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发展绿色水稻生产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不同肥料处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的简要情况,包括9个竞赛获胜品种、获胜者所创造的产量及其种植技术等,为我国玉米高产、超高产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米 美国 高产竞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

草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从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丰产产量构成因素和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地形、密度、灌溉、肥料、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苜蓿种子 丰产 现状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研究进展及抗病品种选育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林省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和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根据其抗性遗传特点,在抗病品种选育上应坚持以拓宽种质基础为主的综合选择方法。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抗病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冷凉地区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生长分析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合模式”为基础,从产量构成、光合性能、源库3方面对东北雨养玉米产区产量水平高于1.5×104kg/hm2的不同密度玉米群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北雨养地区玉米要获得高于1.5×104kg/hm2的产量,须选择耐密性品种,密度介于80000~87000株/hm2,叶片光能持续期长,吐丝后光合势大于2.87×106m2/(d·hm2),叶面积比率与叶面积维持在合理水平,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大于5.21g/(m2·d),营养生长时期相对生长率迅速,吐丝到灌浆期相对生长率稳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16192.48kg/hm2,转化率大于83.6%,经济系数维持在0.5左右。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三合模式 超高产

北方春大豆品系对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性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灰斑病的抗性表现,对来自2003~2006年200份大豆品系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北方春大豆整体的抗性情况和各省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抗性表现及年度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4年北方春大豆品系灰斑病抗性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13.6%感病品系存在;黑龙江省参试品系的总体表现最好,抗性品系较多,感病和高感品系很少,而且具有丰富的免疫材料;吉林省缺乏抗性好的品系,感病的多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辽宁抗性品系多,但感病,尤其是高感的多,但高感品系年度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它省区的春大豆,免疫和抗病品系少,高感品系多,但近年来,抗病材料在不断提高,高感材料不断下降。该研究对于今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和大豆品种审定及推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北方春大豆 品系 灰斑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