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玉米子粒容重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探讨了玉米子粒容重与6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子粒容重与产量、出籽率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与百粒重、子粒外观品质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天数、脱粒时子粒含水量、穗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并通过相关分析,针对今后提高子粒容重提出了粗浅建议。

关键词: 玉米 子粒容重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种质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关键词: SODm增效剂 肥料利用率 物质积累 转换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价抗虫转基因大豆抗苜蓿夜蛾分析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苜蓿夜蛾是影响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食叶性害虫之一。在实验室和网室人工接虫条件下,对已获得的遗传稳定的双价抗虫转基因大豆抗苜蓿夜蛾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抗虫转基因大豆株系T5-150和T5-195的叶片损害程度明显减轻;同时,苜蓿夜蛾幼虫食叶量显著下降、存活天数缩短,发育变慢,蛹化数也显著降低。表明抗虫转基因大豆抗苜蓿夜蛾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苜蓿夜蛾 转基因大豆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高产应重视的几项技术措施

吉林农业 2006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甜高粱的利用价值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述了甜高粱的生态价值、能源价值、饲料价值、糖料价值、特用价值,以及发展甜高粱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广东发展甜高粱的优势及将带来经济大发展的诱人前景。

关键词: 甜高粱 利用 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IGF-Ⅰ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标准的构建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RT-PCR的方法利用肝组织提取的总RNA制备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pIGFⅠ-)cDNA目的片断,与pM D-18T vector连接成重组质粒,并转化E scherich ia coli DH 5α。联合应用PCR鉴定、α互补法、限制性酶切和序列分析法鉴定其特异性。测定纯化的重组质粒A260,确定浓度并以此制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梯度浓度参考标准。结果表明:pIGFⅠ-cDNA目的片断成功制备,并获得稳定的重组质粒,保持了目的片断序列的特异性和完整性,成功构建了pIGFⅠ-实时FQ-PCR的定量参考标准。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参考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吉林省1923年以来生产上主推的9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叶柄长度、茎直径和比叶重(SLW)等参数的研究表明:大豆产量、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茎直径和比叶重(SLW)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老品种的冠层结构呈伞型,新品种的冠层结构呈宝塔型;大豆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和茎直径呈显著相关(P≤0.05),株型可以作为大豆高产、高光效育种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大豆 遗传改良 叶面积 茎直径 比叶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杂交种穗部性状遗传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玉米种质和温带玉米种质为材料,对穗部性状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在温热杂交种的遗传中起主导作用;②上位效应普遍存在,可用加性-显性-上位模型进行解释,但对总遗传的贡献率在不同性状间有较大差异;③温热自交系间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明显。可通过回交的方法增加高值亲本遗传成分含量的途径来利用热带种质的优良特性。

关键词: 玉米 热带种质 温带种质 遗传效应 穗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拮抗放线菌BPS2发酵条件的初步探索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拮抗放线菌BPS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包括发酵液的初步筛选、碳源、氮源、初始pH值、装液量、发酵时间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000mL培养基中蔗糖2.0%、玉米粉2.0%、黄豆饼粉3.0%、蛋白胨0.6%、硫酸铵0.3%、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钠0.1%、碳酸钙0.3%,培养初始pH值为6,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30mL,发酵周期为60h。

关键词: 放线菌BPS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发酵培养基 发酵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