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豆品种郑绿11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郑绿1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豫绿6号为母本、保865-18-3作父本,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绿豆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旱性、抗倒伏性、抗病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适应性。根据郑绿11号的品种特点,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玉米倒伏区域提取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人机遥感在玉米倒伏灾害评估中的应用为背景,为了准确获取玉米倒伏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中玉米倒伏区域提取的方法。将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全卷积图像分割网络应用到玉米倒伏区域提取中,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对网络结构进行调整,利用采集的玉米倒伏图像集训练分割网络,最终使网络能够自动分割出倒伏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出玉米倒伏区域,在测试集上的F_1分数达到90%以上,该方法为玉米倒伏灾害评估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无人机 玉米 倒伏 全卷积网络 图像分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喷施生物微肥对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半冬性小麦品种郑麦379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生物微肥赛土丰(STF)、赛苗旺(SMW)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STF处理和STF+SMW处理可显著促进冬小麦株高、次生根的生长,SMW处理和STF+SMW处理叶色较深,STF、SMW、STF+SMW处理均可有效防御病虫害。STF+SMW处理和SMW处理的穗粒数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2. 55%和12. 28%; STF+SMW处理和STF处理的千粒质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3. 41%和12. 76%; STF、SMW、STF+SMW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 65%、6. 31%、18. 60%,且STF+SMW处理显著高于STF、SMW处理。说明在中后期叶面喷施赛苗旺对冬小麦穗粒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种植前土壤喷施赛土丰可以提高冬小麦千粒质量,两者结合施用可以通过提高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来提高产量,且效果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并阐明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耐密性,以远杂9102、远杂6号、豫花23号、DF12、商花4号和商花6号为供试品种,设置1.125×10~5~3.600×10~5株(穴)/hm~2不同处理,对花生单粒密植、双粒密植及密植情况下配置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密植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双粒播种的商花4号、商花6号、远杂9102、豫花23号种植密度达到2.250×10~5穴/hm~2时产量最高,DF12和远杂6号则在密度达到2.700×10~5穴/hm~2时产量最高。6个品种在1.800×10~5穴/hm~2密度以下时,双粒播种的产量高于单粒播种的产量,但在2.700×10~5穴/hm~2时,除豫花23号以外,其他5个品种单粒播种产量高于双粒播种的产量。在达到一定密度情况下,单、双粒播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大花生品种商花6号在密植的情况下(2.250×10~5穴/hm~2),单粒等行种植产量最高;小花生品种远杂9102在密植的情况下(2.700×10~5穴/hm~2),单粒宽窄行种植产量最高。密植情况下,单株结果数减少,但饱果率、出仁率明显增加,商品性变好,花生株高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量施氮对郑麦101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常规施用磷、钾肥的条件下,以不施氮肥和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225 kg/hm2)为对照,设置4个减氮处理(普通尿素减少10%、20%、30%和控释尿素减少20%),探讨减量施氮对郑麦10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研究和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处理相比,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减少30%时,显著减产4.93%,而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减少10%、20%及等量控释尿素减少20%时,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不显著。对小麦的一次加工品质进行研究发现,减施氮肥会造成郑麦101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在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减少20%时达到显著水平。对小麦的二次加工品质进行研究发现,小麦沉降值、吸水率和形成时间对施氮量并不敏感;湿面筋含量虽表现出随一定范围内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的趋势,但在普通尿素常规施氮量减少20%及等量控释尿素减少20%时并没有显著变化;等量控释尿素减氮20%(180 kg/hm2)时可以显著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芝麻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9个芝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芝麻品种进行田间性状调查和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测定,探讨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与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芝麻植株的生长表现为苗期缓慢,现蕾期后加速,盛花中期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变慢,终花期基本停止。2)根、茎、叶干物质积累表现为苗期缓慢,初花期以后加速,盛花后期达到高峰。3)芝麻籽粒形成一般始于盛花后期,终花期籽粒灌浆快速增加,至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甲戊灵与乙氧氟草醚混剂对8个大葱品种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与不同剂量乙氧氟草醚混用对8个大葱品种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结果表明,施药3 d和7 d后,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2 250 m L·hm~(-2)+24%乙氧氟草醚乳油300~750 m L·hm~(-2)处理对不同大葱品种无明显药害,药害级别均为1级。不同大葱品种对二甲戊灵与乙氧氟草醚混剂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差异,状元巨葱、章丘大葱对供试除草剂耐药性较强,杨星圆葱、绿绣源葱较为敏感,大梧桐葱王、航天一丈白、寒丰、铁杆葱王等品种中等敏感。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2 250 m L·hm~(-2)+24%乙氧氟草醚乳油450~750 m L·hm~(-2)对葱田杂草的总防效均达80%以上,可以有效防除大葱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简化油菜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以油菜品种丰油10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农艺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可显著增加油菜苗期绿叶数、苗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递增趋势,到成熟期达最大值;开花期-角果期是油菜干物质积累速率的高峰期,平均积累速率以分2次施用的CN5处理最高,为861.25 kg/(hm~2·d)。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间差异逐渐增大,开花期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210 kg/hm~2的处理产量均较高,且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CN4处理)或分2次施用(CN5处理)均比普通氮肥分多次施用(N1处理)的油菜产量高,但CN4、CN5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20.36%和22.39%,比N1处理增产2.16%和3.89%,单株角果数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94.4%和86.3%。黄淮区域油菜生产上可推行控释氮肥施用量210 kg/hm~2且采用一次性全量基施施肥方式,轻简高效,更有利于油菜高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