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比较了供试杀虫剂对两种试虫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对两种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差异较小,其它各类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显著高于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毒力。其中新烟碱类药剂对两种试虫毒力差异最大,如啶虫脒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高于华北大黑鳃金龟159.61倍,另外,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两种试虫毒力也相差了85.73倍。

关键词: 华北大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 毒力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豆基因型耐低磷能力的评价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培方法,在低磷(LP)和高磷(HP)水平下,对河北省广泛种植的17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大豆耐低磷基因型,为合理布局大豆种植品种,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中黄15’、‘中黄19’、‘Nf37’与‘中黄10’、‘冀黄13’相比,在根干重、冠干重、根系活性吸收表面积、植株磷含量、分泌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差异显著,确定了‘中黄15’、‘中黄19’、‘Nf37’为耐低磷基因型,‘中黄10’和‘冀黄13’为不耐低磷基因型。

关键词: 大豆 低磷胁迫 磷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粒小麦籽粒色素遗传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来源的蓝粒小麦与白粒小麦杂交,进行色素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偃麦草的D87065和D87089的籽粒色素基因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于黑麦的92-1由2对互补基因控制;来源不明确的7083L-16由1对基因控制。

关键词: 蓝粒小麦 籽粒色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旱相关基因TaCRT-D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钙网蛋白(CRT)是细胞内质网膜上的钙结合蛋白,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研究小麦钙网蛋白基因TaCRT-D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苗期抗旱性不同的37份六倍体普通小麦和3份普通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为材料,通过直接测序分析TaCRT-D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TaCRT-D基因DNA长度为4 001 bp,在长达160 04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到105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包括84个SNP和21个InDel,二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1 905和1/7 621,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样性值(π)小于非编码区,说明编码区所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大,遗传变异小于非编码区。单倍型分析表明,40份供试材料分为8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1中11份材料包括4份中等抗旱材料和7份干旱敏感材料;单倍型H3、H4和H7既有抗旱性强的材料也有干旱敏感材料;单倍型H5只包括3份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材料。【结论】普通小麦TaCRT-D基因中SNP频率较低,TaCRT-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小麦苗期抗旱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小麦 TaCRT-D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抗旱性

设施菜田土壤磷、钾养分积累状况与特点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设施菜田连续超量施肥的生产现状,采用设施菜田、露地菜田和粮棉田对比采样的方法,研究了设施菜田磷、钾养分的形态、含量与积累特点。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25和25~50 cm土层中磷、钾养分含量均有明显积累,磷素的积累程度强于钾素,且随设施栽培年限增加而加重,近几年土壤钾素积累有加快的趋势。无机磷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Ca2-P,Ca8-P所占的比例为设施菜田>露地菜田>粮棉田,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也呈相同趋势,说明积累态磷、钾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关键词: 设施菜田 养分状态 土壤磷 土壤钾 积累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板栗单株产量的几个主要园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板栗育种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与板栗单株产量有密切联系的8个性状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篷数/果枝与单株产量关系最密切,在生产上可作为丰产育种选择的主要性状,并得到了8个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通径系数及线性回归方程。[结论]蓬数/果枝、单果重量、粒/篷3个性状为影响板栗单株产量的关键性状。

关键词: 板栗 园艺性状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和膨大剂对黄冠梨钙、果胶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科技导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套袋和膨大剂是黄冠梨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常影响果实品质,导致果面产生褐斑。为揭示套袋和膨大剂对黄冠梨果实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发育早期对黄冠梨幼果进行套袋和果柄涂抹膨大剂处理,结果表明,套袋和使用膨大剂均明显增加果实单果重,分别增加了0.4342倍和0.7239倍,明显促进冷藏期间果面褐斑的产生,褐斑面积分别是对照的3.85倍和4.38倍。除套袋果实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外,套袋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套袋后使用膨大剂则明显降低硬度、可滴定酸和淀粉含量,增加固酸比,促进果实成熟。套袋还明显降低果实(主要是果皮)Ca含量,降低果皮中的细胞壁物质、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膨大剂则加剧了这些变化;同时,套袋果实果肉中的细胞壁物质、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较高,膨大剂降低套袋果实果肉中细胞壁物质和原果胶含量,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总之,套袋和膨大剂显著降低了黄冠梨果皮中Ca含量,可能是套袋和膨大剂导致果皮褐斑发生的部分机制。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膨大剂 Ca 褐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霉菌S506活菌制剂发酵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链霉菌S506活菌制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0 g/L,玉米粉40 g/L,甘油10 mL/L,黄豆饼粉10 g/L;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5℃,初始pH为6~8,500 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100 mL,转速150 r/min,发酵周期96 h.经液-固发酵制得固体活菌菌剂,室温下保存1.5 a,活菌数量仍达到40亿个/g以上,为大规模培养S506菌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 链霉菌S506 发酵条件 筛选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玉米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区模拟方法,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玉米田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玉米田免耕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三种养分含量。其中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最大,降低达显著水平;速效磷含量次之;对速效钾含量影响最小。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免耕处理比翻耕处理低15.3%~51.2%。2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免耕处理比翻耕处理低40.9%~46.7%。

关键词: 免耕 玉米 土壤养分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品种SSR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SSR技术开发了甜樱桃(Prunus avium)指纹检索系统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8对樱桃、桃和杏的引物在19份甜樱桃及2份草原樱桃(P.fruticosa)品种中共扩增出83个等位位点,每个SSR位点的等位位点数2~8个,平均4.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38~0.80,平均为0.64。7个甜樱桃品种具有特殊位点或特殊带型。利用UDP98-414、UDP98-406、UDP96-001及PMS40等4对引物开发的指纹检索系统,可以区分18个甜樱桃品种。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19个甜樱桃品种分成2组,甜樱桃品种间的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甜樱桃 SSR 遗传多样性 品种鉴定 指纹检索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