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猪CRTC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预测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猪CRTC2基因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猪CRTC2(CREB regulatedtranscriptioncoactivator2)基因进行功能预测,并对CRTC2基因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sSNPs)位点进行分析,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其在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猪CRTC2基因转录本CRTC2-202(ENSSSCT00000007195)对应的基因座上存在190个SNPs,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存在10个错义突变(nsSNPs),其中rs709245010位点导致第148位的脯氨酸(P)被亮氨酸(L)替代(P148L),该突变位点会降低蛋白质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2)CRTC2的CDS区的m6A修饰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其不存在m6A修饰。3)CRTC2基因的序列保守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性预测结果显示,P148L突变对CRTC2编码蛋白质的α螺旋、β转角等二级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其可能是影响猪脂肪沉积和代谢的重要潜在功能性位点。4)对与CRTC2互作的基因和蛋白质分别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富集到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等多条与脂肪沉积和代谢相关的通路。5)qRT-PCR结果表明,CRTC2在长白猪的肝脏、腹脂和背脂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综上,本研究表明猪CRTC2基因上的rs709245010错义突变(P148L)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且该基因可能在猪脂肪沉积和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探究猪CRTC2基因功能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解析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 CRTC2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脂质代谢 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MC1R基因型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的黑色素皮质受体1(MC1R)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毛色表型之间的关联,试验以1月龄体重为4.5 kg的20头屯昌猪(上黑下白)、25头杜屯猪(黑色)、25头川杜屯猪(5头黑色、10头红色、10头白脚黑背)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和Sanger测序法对屯昌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MC1R基因型进行鉴定,并与其他毛色猪种的MC1R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海南野猪、大黑猪和杜洛克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屯昌猪、杜屯猪、川杜屯猪MC1R基因序列中共鉴定到8个编码区(conding region, CDS)突变,以欧洲野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发现了一个新的错义突变g.255G>A(V85H),突变率为15%;以杜洛克猪MC1R基因型作为参考序列时,在非翻译区(non-translation region, UTR)鉴定到7个UTR突变,与我国其他地方猪种进行比较时,5′UTR区差异较小,3′UTR区差异较大。屯昌猪、黑色川杜屯猪和白脚黑背川杜屯猪的MC1R基因型为纯合ED1,杜屯猪和红色川杜屯猪的MC1R基因存在ED1和e两种基因;红色川杜屯猪与带有黑色毛的猪在95密码子、102密码子和5′UTR的突变频率表现出较大差异,说明MC1R基因CDS和UTR区是关联的,MC1R基因能影响屯昌猪杂交组合的毛色。

关键词: 屯昌猪 杂交组合 毛色 MC1R基因型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海农红2号选育和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海农红2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大丰糯作为母本、凤枣丝苗作为父本进行杂交,2014—2019年利用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米常规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显示,海农红2号苗瘟抗性指数为1级高抗,白叶枯病抗性指数为3级。2020和2021年分别在海南6个市县进行区试,海农红2号抗病能力强、熟色好,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潜力。2022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特种稻 海农红2号 选育 抗病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樱桃番茄砧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海南樱桃番茄砧木育苗的基质配方,本研究以海茄砧1号为试材,将发酵好的牛粪、椰糠和商品育苗基质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8种基质配方,以商品育苗基质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育苗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砧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椰糠、牛粪的育苗基质容重和通气孔隙度均低于CK,而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pH和电导率(EC)均高于CK;各处理的养分含量基本上高于CK,且达到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出苗率均超过90%,除T8外均极显著高于CK。随着幼苗生长期的延长,株高和茎粗也随着增大,且不同处理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2和T4处理优于其他处理。同时,添加椰糠、牛粪的育苗基质(除T5、T6外),还可提高砧木幼苗全株干鲜质量、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以T4处理最好,壮苗指数达到0.106,显著高于CK,较CK提高36.05%。与CK相比,不同育苗基质对幼苗主根长影响不大,可促进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提高,但根系活力却极显著降低。经主成分综合评价依次为T4>T3>T2>T6>T7>T5>T8>T1>CK。综上所述,T4处理对海茄砧1号的育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育苗基质 砧木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地区樱桃番茄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鉴定与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威胁海南省樱桃番茄的生产。为了明确该病在海南省不同种植区的感染率和危害程度,采集了6个市(县)的65个樱桃番茄样本,通过小RNA深度测序,共获得15条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相关的序列,明确了每个市(县)TYLCV及其分离物在所有病毒中的比例,统计了不同分离物在不同地区出现的频次。结果表明,昌江县TYLCV及其分离物占总病毒数量的49.44%。有4个分离物在6个地区均检测到。通过PCR验证,所有地区均检测到TYLCV,陵水的检出率高达到100.00%。对3个分离物进行了测序比对分析,发现海南省分离物多且复杂,从地理关系上很难确定其来源及所属关系。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PCR验证 检出率 海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02份叶瘟鉴定材料中,人工接种抗叶瘟材料为494份(占24.68%),其中免疫7份,高抗17份;田间自然状态下抗叶瘟材料1160份(占57.94%),其中免疫24份,高抗233份.995份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材料中,抗穗颈瘟材料506份(占50.85%),其中免疫23份,高抗136份.由结果可知,海南普通野生稻普遍抗叶瘟或穗颈瘟,这些抗性资源的生长习性大多为半直立型或倾斜型,少数为直立型或匍匐型;高抗叶瘟的材料在抽穗后也普遍抗穗颈瘟,免疫或高抗穗颈瘟的材料也普遍抗叶瘟.经过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双抗叶瘟、穗颈瘟的普通野生稻材料共有128份.本研究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抗稻瘟病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市场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强琼中山栏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其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山栏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琼中 山栏稻 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幼龄菠萝蜜园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规律,选取菠萝蜜单作和菠萝蜜间作南瓜、平托花生、硬皮豆4种种植模式下的根际土壤样本,测定土壤养分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16S rRNA V4-V5区检测,并与试验区间作前的基础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较间作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单作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氮和全钾含量,土壤pH值均高于单作模式,间作硬皮豆效果最佳;4种种植模式的细菌优势门类群分别是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等,间作均提高了根瘤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酸杆菌门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门与速效氮、全钾、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菠萝蜜株高增长情况表现为菠萝蜜间作硬皮豆>菠萝蜜间作南瓜>菠萝蜜间作平托花生>菠萝蜜单作。

关键词: 菠萝蜜 间作模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密花石斛资源现状调查及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热带林业 2024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踏查等方法对海南密花石斛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以收集到的10个居群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4.5%~25%之间,在居群间大于居群内变异;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变异主要来自花序长、茎粗和唇瓣长;Pearson相关分析则表明小花数同唇瓣长相关性最大,为0.8087;根据Q型聚类分析结果,在欧式距离为2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该研究结果可在密花石斛品种选育和保护利用时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海南岛 密花石斛 保护利用,居群 表型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转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序列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化酶CWIN (Cell wall invertase)、VIN (Vacuolar invertase)和CIN (Cytoplasmic invertases)是蔗糖代谢途径中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的关键酶,直接参与了植物蔗糖代谢的生物合成。为了系统梳理转化酶相关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状况,实验室对其基因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进化分析,并重点考察植物在拟南芥和番茄中的表达。首先,实验室针对CWIN、VIN和CIN的基因序列,鉴定得到其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全面鉴定,从而构建了其进化树;其次,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CDS序列比对到各探针,从而从数据库中提取组织中的表达数据;最后,通过结构域鉴定、进化树和表达量的分析,得出CWIN、VIN和CIN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的机理。本研究为转化酶相关基因提供了基因信息,为植物中蔗糖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蔗糖代谢影响相关基因进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转化酶 基因鉴定 进化 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