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下的新时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财经界 》 2025
摘要: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生态等字眼逐步走进大众视线,技术产业升级换代,会计人才队伍向着多元化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应遵守“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准则、守则敬业,坚持学习、守正创新”规范。本文聚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结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旨在探讨解决途径、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环渤海区域耐盐碱冬油菜品种全生育期鉴定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动冬油菜在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的生产,选取20个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材料,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全生育期9个性状的指标变化,鉴定甘蓝型油菜耐盐碱性,筛选耐盐碱指标。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影响冬油菜成苗率和越冬率;冬油菜相对产量与相对成苗率、相对根冠比、相对一次分枝数、相对角粒数、相对千粒重等性状均呈正相关,与相对越冬率、相对单株角果数呈显著正相关;盐碱胁迫明显抑制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不同冬油菜品种(系)间在9个性状指标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个试验材料被划分为4个耐盐碱等级,高度耐盐碱(Ⅰ级)、较耐盐碱(Ⅱ级)、盐碱弱敏感(Ⅲ级)、盐碱高敏感(Ⅳ级)。通过对20个材料在成苗率、越冬率、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共计筛选出衡油6号、16RTS309轮选6、16QD-15轮选8、衡油8号、JR6与H614共6个适宜河北滨海盐碱地种植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本研究表明,9个指标可作为冬油菜耐盐碱鉴定指标,即相对成苗率、相对越冬率、相对冬前根冠比、相对株高、相对一级分枝数、相对单株角果数、相对角粒数、相对千粒重和相对产量。


盐胁迫对37份葡萄幼苗生物量与离子含量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25
摘要:葡萄耐盐性的评价是筛选耐盐种质进而开展耐盐育种的前提。为探析不同葡萄种质在盐胁迫下生长表现与生理特征,本研究选择37份具有代表性葡萄种质的一年生幼苗,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与对照处理下各葡萄种质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Na+、K+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葡萄总体生物量降低,叶片中Na+含量增加,叶、茎、根干质量与叶片中离子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存在差异;叶片Na+含量与叶干质量、茎干质量和总干质量显著负相关;Valiant、Fercal、‘山河二号’在盐胁迫下生物量积累较高,Dogridge、CR1生物量积累较低,但这些种质叶片中Na+含量低而K+含量高,可作为潜在的耐盐种质。


丹参SmDREB2A基因的克隆与抗盐功能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DREB家族基因是研究植物非生物胁迫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和丹参遗传转化体系对丹参SmDREB2A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验证,同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定量PCR(qRT-RCR)分析。结果表明,丹参SmDREB2A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014 bp,编码氨基酸337个,等电点为5.00;丹参SmDREB2A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信号肽区域及跨膜区域;丹参与紫苏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显示,盐胁迫能显著诱导SmDREB2A基因的表达,转基因丹参抗盐性鉴定显示盐胁迫下过量表达SmDREB2A基因能够提高丹参的耐盐性。这是首次从丹参中克隆出SmDREB2A基因,获得了转基因丹参植株,验证了SmDREB2A基因参与了丹参逆境胁迫下的表达,为培育丹参抗逆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丹参 DRE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转基因 抗性鉴定 盐胁迫


超高油花生种质SW9721-3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质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栽培花生遗传基础狭窄极大地限制了优质花生育种的效率,挖掘与品质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资源,为丰富栽培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倍体A基因组的A.villosa型野生花生种质PI 210553为供体,与栽培花生进行杂交选育,从中筛选具有野生血缘的超高油花生种质,并进一步利用该种质与栽培品种冀花5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对花生4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解析和QTL定位分析。【结果】从粤油551×PI 210553组合中筛选获得4份SW9721系列超高油种质,其中,SW9721-3含油量为62.50%,超国家花生高油标准7.5个百分点。RIL群体表型分析结果显示,受环境影响RIL群体品质性状平均值的变异幅度为11.02%—40.80%,它们之间相关系数为0.23—0.97(P<0.001),其中,含油量与蛋白含量、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之间关系密切。此外,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率为3.78%—10.61%,遗传率均在0.6以上,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其表型值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明4个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调控,属于数量性状。QTL分析在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12个QTL位点,LOD值为3.26—17.82,可解释1.97%—24.56%的表型。其中,qPOC_7在所有环境下被稳定检测到,LOD值为6.01—17.82,可解释蛋白含量和含油量4.59%—24.56%的表型变异,含油量增效基因来源于SW9721-3,表明该QTL位点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qPOC_7双侧分子标记物理位置推测qPOC_7的关键调控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末端的426 363—606 659 bp范围内,候选区间大小约为180 kb。在候选区间内共包含22个注释基因,其中2个参与糖代谢的基因Ah.CKCA5J和Ah.805HV8被认为是qPOC_7的重要候选基因。【结论】获得一份超高油花生种质SW9721-3,并从中鉴定出一个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主效QTL位点qPOC_7。


干旱和低氮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25
摘要:为探究干旱和低氮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以510份小麦主栽品种(或优异品系)为材料,正常水肥(对照)、干旱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对千粒质量、粒宽、粒长、穗长、小穗数、株高、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水肥相比,干旱和低氮条件下小麦千粒质量均显著下降,干旱对千粒质量的影响最大;干旱对小麦粒宽、株高和小穗数影响较大,低氮对小麦株高和穗长影响较大。在干旱、低氮和正常水肥3个条件下,小麦千粒质量与粒宽、粒长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粒宽对小麦千粒质量的贡献率大于粒长,粒长与粒宽之间相关性较弱或无相关性;小麦穗长与小穗数相关性较高,而小麦株高与穗长、小穗数之间相关性较低。干旱处理条件下小麦材料的沉降值高于正常水肥条件下,而低氮处理条件下小麦材料沉降值较正常水肥条件下显著降低。对于湿面筋含量,干旱处理条件下的小麦材料最高,正常水肥处理下的次之,低氮处理条件下最低。该研究筛选出多个产量或品质相关性状稳定且突出的品种(系)如德宏福6号、乐土909、山农055849等。综上,干旱和低氮条件下小麦产量性状均受到显著影响;干旱胁迫可以提高小麦品质,而低氮会降低小麦品质。


盐胁迫对冀谷37和38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河南科学 》 2025
摘要:为了选育耐盐谷子品种,选取0、50、75、100 mmol/L NaCl溶液对冀谷37和冀谷38谷子幼苗进行盐胁迫,以抗逆高产品种沧谷3幼苗作为对照,检测谷子幼苗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来研究其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冀谷37和冀谷38幼苗的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不断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冀谷37和冀谷38幼苗的生理指标与沧谷3幼苗在不同盐胁迫情况下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各项生理指标分析,冀谷37幼苗的耐盐性高于冀谷38幼苗,但二者的耐盐性均大于沧谷3幼苗。
关键词: 盐胁迫 耐盐性 冀谷37 冀谷38 谷子幼苗 品种选育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