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的杂种优势显著,杂交种比常规种增产,且抗逆性强,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当前,辣椒杂交制种多采取人工去雄标记法,费工时、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妨碍了辣椒杂交一代种的广泛应用。利用辣椒三系法制种能简化制种程序、大幅降低制种成本、最大程度的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因而受到育种家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利用引进的辣椒雄性不育系,采用测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成功筛选出2个保持系和3个农艺性状较为理想的恢复系,并大量进行雄性不育系的回交转育,以期选育出优良的不育系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自交 测交 回交转育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香稻香两优875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杂交香稻品种在贵阳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的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35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香两优875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厩肥1000 kg/667m2作基肥,4月5日播种和秧龄50 d的条件下,施纯氮6.9 kg/667m2和栽插1万株苗/667m2的处理产量达681.8 kg/667m2,获得较好结果。并对香优875在高海拔1200~1400 m地区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会-2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的试验方法,建立产量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大于施氮水平,当施氮水平在212.25~384.90 kg/hm2,密度在36 698.70~84 040.80株/hm2范围时,理论产量可达27 555 kg/hm2左右。[结论]草原类草地的最佳施氮水平为212.25~384.90kg/hm2,栽培密度为36 698.70~84 040.80株/hm2。


不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冬作马铃薯高效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N∶P2O5∶K2O为1∶0.5∶2的肥料配比,氮素基准设4个水平:90、1351、80和225 kg/hm2,不施N肥为CK,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主茎数、株高、块茎数量与产量差异显著。主茎数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株高表现出"U"形变化趋势,N肥水平为180 kg/hm2时植株最矮;N肥水平为135 kg/hm2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64.9%。其次是90 kg/hm2,增产8.0%。[结论]该配方肥中N肥水平为90~135 kg/hm2时,对马铃薯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草莓新品种红颊的引种试验研究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现有大棚栽培品种较单一,且主栽品种鬼怒甘果实偏酸,着色慢,果基部长时间维持绿白色,冬季畸形果多,上市期相对较晚。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草莓的风味和品质的要求,我们特引进了草莓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鉴选出了新品种"红颊",该品种生长势强,休眠浅,早熟性好;花茎粗壮,花序连续抽生性强;果大,着色快,色泽鲜红,肉质脆,香味浓,口感好,果实硬度适中,较耐贮运;耐低温能力较强,在冬季低温下连续结果性较好,可在贵州省推广应用。


水稻杂糯间栽模式对优质糯稻控病与抗倒伏效果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间栽对优质糯稻控制稻瘟病和抗倒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2个籼型杂交稻和2个地方优质糯稻品种分别按4∶1的比例组成4个间栽组合,在湄潭县和雷山县进行了搭配种植控制稻瘟病和糯稻抗倒伏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籼糯搭配间栽种植能够较好地控制优质糯稻稻瘟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对糯稻抗倒伏有显著的作用,间栽糯稻叶瘟、穗瘟的发病率分别比净栽糯稻降低0.8%~1.6%和14.1%~15.4%,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19.31%~50.17%和89.22%~93.30%,抗倒伏率达100%。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指纹技术所检测的是基因组DNA水平的差异,适合于品种资源、育种材料和杂种的鉴定工作。本文简要叙述了DNA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概况、特点,常用指纹图谱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以及这些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另外,对目前指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